06.20 关于宝宝接种疫苗的知识你都知道吗?

从宝宝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种疫苗,疫苗的保护会伴随宝宝的一生。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为儿童常规接种疫苗,实施全球免疫战略,同时,世界卫生组织还提倡扩大免疫接种疫苗的种类,使用新疫苗进一步降低儿童死亡率。

我们都知道疫苗对保护宝宝健康很重要,但又不免担心接种疫苗可能带来的风险。

小维也经常在后台中收到家长有关于疫苗的咨询:

  • 二类疫苗有必要打吗?
  • 二类疫苗是不是没有一类疫苗安全呢?
  • 疫苗打晚了怎么办?
  • 国产疫苗好,还是进口疫苗好?

今天,小维和大家一起重新认识疫苗,给宝宝更安心的保护。

二类疫苗,到底打不打?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打!

为什么?

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同等重要!

一类疫苗和二类苗,区别在于收费和不收费,而很多家长按照字面上的意思,以为是按重要程度来分的:一类疫苗必须打,二类疫苗可打可不打。

实则不然!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都很重要!

小维举个例子,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现在免费接种的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在2007年以前是需要自费接种的。

小维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自费疫苗会划到免费的行列里。

二类疫苗针对的疾病危害也很大!

一类疫苗已长期在人群中大规模使用,它所针对的传染病的发病率也已经被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了。

而二类疫苗的覆盖率没有一类疫苗高,所针对的疾病发病率相对高,危害相对大。因此,建议进行二类疫苗的接种。

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性价比最高的方式!

有的自费疫苗要数百元,相比免费疫苗,价格确实有些高,可能一犹豫就不给孩子打了。

如果孩子不患上二类疫苗针对的疾病还好,万一传染上,真是后悔也来不及了。看病的花费肯定不止当初的几百元,主要是孩子遭罪啊!

二类疫苗很安全!

也有一些家长觉得二类疫苗不是国家免费提供,可能不安全。

无论免费的一类疫苗还是自费的二类疫苗,都是国家药监总局鉴定合格才能上市,我们不用过多担心二类疫苗的安全性。

关于宝宝接种疫苗的知识你都知道吗?

综上所述,如果宝宝身体条件允许,经济上不差钱,最好给孩子接种二类疫苗。

该给宝宝打哪些二类疫苗呢?

比较适合宝宝的二类疫苗主要有:

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手足口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等。

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一下:

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是世界卫生组织最为推荐的两种疫苗之一,能预防13种肺炎球菌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肺炎、中耳炎、鼻窦炎、脑膜炎、菌血症等),适用于2月龄-15月龄的健康宝宝。

推荐程序:

关于宝宝接种疫苗的知识你都知道吗?

其中,1-3剂为基础免疫,第4剂为加强免疫。起始月龄应该≥2月龄,6月龄以内完成3剂次基础免疫,基础免疫各剂次之间至少间隔1个月(≥28天).

如果宝宝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在推荐的时间内完成接种疫苗,我们可以根据下面的建议“补救”。

延迟接种建议:

  • 延迟接种适用于各种原因在6月龄以内不能完成基础免疫的,年龄在12月龄以内的健康婴儿。
  • 免疫程序按照基础免疫3剂次,加强免疫1剂次完成。基础免疫要在12月龄以内完成,加强免疫可以在12-15月龄之间完成。
  • 基础免疫各剂次之前至少间隔1个月(≥28天),加强免疫与基础免疫最后一剂之间至少间隔2个月。
  • 常规于2月龄开始接种,确因特殊原因者,最早可提前至生后6周龄开始第1剂接种。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

世界卫生组织最推荐的两种疫苗,另外一种就是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染,会造成肺炎、脑膜炎和其他侵袭性疾病,该病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儿童,特别是婴儿。接种疫苗是预防绝大多数Hib严重病例的唯一公共卫生措施。

世卫组织建议Hib疫苗应从6周龄开始接种。因为不同厂商的Hib疫苗免疫程序不同,家长给孩子接种Hib疫苗前要详细咨询防疫或医护人员。

手足口疫苗

满6月龄的宝宝就可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EV71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

对于5岁以上儿童,由于大多数已经被自然感染,不推荐接种EV71灭活疫苗。

这里要解释一下什么是EV71灭活疫苗?

由于手足口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而且不同型别之间无交叉免疫,目前上市的EV71灭活疫苗只对EV71所致的手足口病起到预防作用,不能预防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但因为EV71病毒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因此接种该疫苗会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适龄宝宝的家长可以近期考虑给宝宝接种手足口疫苗。

水痘疫苗

说到水痘,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只要得过一次水痘就会终身免疫,甚至不少家长盼着孩子早点儿得水痘,认为得过之后就高枕无忧了。

关于宝宝接种疫苗的知识你都知道吗?

​小维要严肃地提醒大家,这种想法是完全的错误的!

水痘病毒进入人体后,就扎根在身体里不会离开。当人体抵抗力强时,它不敢作祟;当抵抗力降低了,它就按捺不住了,很有可能会出现带状疱疹。

所以,还是要接种水痘疫苗。尤其是很多地区,在孩子上幼儿园前都要检查是否打过水痘疫苗。

水痘疫苗一般是宝宝18个月时接种第一剂,4岁时加强一剂。但如果在4岁后才接种第一剂,那么这一剂和加强剂之间需要隔1个月。

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每年都需要接种,最好在高发季开始前打。以北京为例,9-11月为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期。

6个月以上的宝宝和成年人都可以接种,包括哺乳期的妈妈。对于6个月以下的小月龄宝宝,目前暂无适用的疫苗,所以更加建议作为密切在基础者和看护人接种,形成防护圈来保护孩子。

现在大家已经对一类、二类疫苗有了大致的了解,但真给宝宝打疫苗时,难免还会遇到“意料之外”的问题。下面小维总结了几个最常见的问题,让我们以后给宝宝打疫苗做到“心里有数”。

Q1:孩子打完预防针发烧,与联合疫苗有关系吗?

联合疫苗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原以混合接种的方式进行免疫接种。

以“百白破”三联疫苗为例:

疫苗制剂中除了“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这3种主要成分外,还有防腐剂、稳定剂等辅料。

有些宝宝在接种疫苗后出现疫苗反应,不一定是对疫苗主要成分过敏,或许是对辅料成分过敏。

不少家长反映宝宝打完“麻腮风”发烧,小维在这里解释一下:

有的宝宝接种“麻腮风”疫苗发烧,不是因为所谓的“联合疫苗副作用”,而是 “麻腮风”中的麻疹疫苗,本身接种后发热几率就比较高。无论单独注射,还是注射含有麻疹疫苗的联合疫苗,都比较容易出现发热现象。

关于宝宝接种疫苗的知识你都知道吗?

孩子接种疫苗后出现不适,很有可能不是因为打了联合疫苗造成的,而是与联合疫苗中某种疫苗的特质或疫苗中的辅料有关。

Q2:国产疫苗好,还是进口疫苗好?

无论是进口疫苗还是国产疫苗,有效性是相同的。

区别在于,有些疫苗可能只有进口的,没有国产的;而有些疫苗只有国产的,没有进口的,比如手足口疫苗。

所以说,进口疫苗与国产疫苗没有谁好谁坏之分,我们根据需要选择就可以了。大部分进口疫苗都是自费疫苗。

Q3:有些疫苗要打好几针,比如乙肝疫苗,第1针打完后,第2针过了好久才想起来,打晚了对孩子有没有害处?

这样操作对孩子没有害处,肯定还有作用,相对来讲不如按时接种的保护效果好。

我们应尽量按照推荐时间给孩子打疫苗,如果因生病等原因延迟接种,也不必太担心。疫苗的作用还存在,对孩子也没害处。

每种疫苗接种的间隔时间都不一样,很多家长特别担心忘记给宝宝接种疫苗。

育学园App有免费使用的“疫苗提醒”工具帮你记住疫苗接种时间:只要输入宝宝生日,设置接种时间,系统会在接种日期前1天和当天上午8:00自动提醒。每一种疫苗都有详细介绍(预防疾病、接种月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