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當前市場有哪些風險,後市行情有哪些機會?

A股三大股指震盪收陽,滬指收盤站上3000點,券商股掀漲停潮,南京證券封板,紅塔證券、東北證券、華安證券等快速跟漲。這一走勢完全印證了我們這裡之前的觀點,券商沒受疫情影響,所以必定有行情。當前市場有哪些風險,後市行情有哪些機會?且看下文細細說來。

當前市場有哪些風險,後市行情有哪些機會?

中小創中被瘋炒的個股面臨回調。2月3日大跌,2月4日反轉,創業板指數從1769點上漲到2293點,累計漲幅29.12%,許多個股積累了豐厚的利潤。財新網消息,新冠疫情對服務業造成了極大衝擊。3月4日公佈的服務業PMI錄得26.5,大幅下滑25.3個百分點,中國綜合PMI錄得27.5,大幅下降24.4個百分點,創歷史新低。疫情對製造業帶來的影響不可忽視,對於前期大幅上漲的中小創股票,注意回調風險。

科技股的大幅炒作,須要降溫和技術指標的修復。新基金和ETF的火爆發行,市場對科技股的炒作也炒作太瘋狂了,尤其是那些非主流的行業,沒有關鍵的技術支持,又不屬於成長性優質企業,有的存在嚴重虧損問題,有的面臨退市風險,這類股票炒成一地雞毛是大概率的。投資者須理性對待,及時迴避這類股票的高位風險。

板塊的回調,並不意味行情的結束;3000點須整固,但一定不是頂;科技股的分化,也不意味科技股的終極,真正體現強國戰略的行業龍頭,調整後還會有行情,有的或將繼續創新高。上證50、滬深300中的藍籌,隨時都會有個股的機會,堅信市場不會虧待價值投資者。

3000的突破,須要券商股的鼎力支持。疫情給券商投行業務也是有影響的,相比其它行業來說,券商是第一個開工的行業。針對疫情衝擊的考驗,證監會已明確表示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繼續保持IPO常態化。這給投行業務吃了“定心丸”,值得一提的是,證監會最新公佈的再融資新規利好券商,將帶來定增規模及投行業務收入的擴張。渤海證券預測,今年僅定增承銷收入一項將增加約23億元。

 

以5G、雲計算等為代表的“新基建”概念股行情還將繼續。作為經濟的“晴雨表”,資本市場的種種表現無疑是經濟活動的投射。“新基建”概念股走強的背後有兩點值得思量。一是“新基建”有巨大的市場需求,二是“新基建”符合政策導向,是穩增長政策的發力點,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5G、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新技術的支撐。

三大運營商啟動5G二期招標在即,相關產業鏈公司業績有望超預期。3月3日,有消息稱,在5G等新基建加快推進的背景下,三大運營商即將啟動5G二期招標,時間可能會在4月份。中國電信方面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具體的招標時間需要以公告為準,目前尚未披露。這些都是支持5G及產業鏈發展的重要信息。

免責聲明:以上觀點僅為個人學習心得與筆記,有關信息均摘自主流媒體,據此操作,風險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