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孩子在超市摘葡萄吃,被員工大罵"沒素質",媽媽的回懟讓人佩服

對於孩子的教育,向來都是父母最為重視的一件事情,但是有些時候,儘管父母花費大量的心思與精力去教育孩子,也難免會有疏漏的時候。這也正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免不了會犯錯的原因。但是對於孩子的過錯,有些父母或是其他人卻不能給予適度的包容,影響孩子成長與發展。

孩子在超市摘葡萄吃,被員工大罵

孩子偷吃葡萄被罵沒教養

前段時間,鄧女士帶孩子到超市購物時,就碰上了一件讓她氣憤不已的事情。那時候,鄧女士帶著孩子在生鮮區選購水果,孩子一直跟在自己的身邊,鄧女士也就沒有太留意他的行為舉止。這時候,孩子突然從貨架上摘下一顆葡萄吃了起來,而這個舉動鄧女士完全沒有察覺。

一旁的銷售員在看到這一幕後,徑直走上來攔住了鄧女士,告訴鄧女士孩子偷吃了貨架上的葡萄。看著孩子還在咀嚼的嘴,鄧女士才意識到孩子闖禍了。鄧女士正想想開口道歉,沒想到銷售員卻先一步開口:"你難道沒有看到'謝絕品嚐'四個大字嗎?孩子小不識字難道你一個大人也看不懂這四個字?就算你是沒有留意孩子,但他這種行為也足以看出你平時的教育水平。"

這時候,不少的顧客在聽到銷售員的話之後,都紛紛將目光轉到鄧女士的身上。孩子偷吃葡萄固然有錯,但是當眾指責孩子沒教養卻也將鄧女士激怒。不過鄧女士並沒有與對方爭吵,而是告訴銷售員:"孩子第一次跟我到超市買東西,他並不知道這些東西是不能亂動的,是我的教育疏忽。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的孩子缺乏教養。這串葡萄我買下來,也希望你不要跟一個孩子計較。"

說完,鄧女士讓自己的孩子跟銷售員道歉。鄧女士的說辭與做法,引來不少圍觀群眾的認可與叫好,就連銷售員也察覺自己的言論有些過激,主動向鄧女士賠禮道歉。

事實上,諸如此類的情況在生活中常常會發生,父母在應對這些情況時,應該保持冷靜,採取恰當的解決辦法,一方面能夠順利解決糾紛,另一方面能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孩子在超市摘葡萄吃,被員工大罵

公共場合應對糾紛的注意要點

·不能當眾打罵孩子

有些父母在得知孩子當眾犯錯以後,出於對自尊心的維護,會作出當眾打罵孩子的行為,這是絕對不可取的。一方面,打罵只能對孩子進行心理上的恐嚇,孩子依然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更不知道應該如何更正。另一方面,父母當眾打罵孩子,也是對孩子自尊心的一種損傷。

·避免當著孩子的面爭吵

有些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初犯,不應該遭到這樣的待遇,其實這種想法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父母通過與對方爭執甚至爭吵的方法來維護這個觀點,那麼將給孩子帶來不良的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導師,父母在孩子面前的諸多行為都將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今後的言行舉止。如果父母當著孩子的面與對方爭吵,那麼孩子在今後碰到問題時,也會更加傾向於以爭吵解決問題。

·教育孩子將心比心

孩子之所以會作出這些不當行為,歸根結底是在作出這種行為之前,缺乏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的過程。當孩子在做事情之前能夠考慮到他人的感受時,他們就能更好地避免做出一些自私的行為。

孩子在超市摘葡萄吃,被員工大罵

我是鯨魚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