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晦窗诗话(41-45)

晦窗诗话(41-45)

晦窗诗话(41-45)

晦窗诗话(41-45)(四一) 九江吕贞白先生,学养深厚,识见超卓,书画咸妙,诗词兼工。早年师事张季直与陈星南,建国后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其诗劲折苍坚,幽深邃密,唐神宋格,颇耐涵泳,如《北固山多景楼》诗云:“千古江山一望来,海门初日首重回。天开霜迹留残垒,浪激沙痕没旧堆。怪石有灵仍卓荦,高楼无恙尚崔嵬。云霞幻出迢迢景,对此苍茫数将才。”余尤爱其《春寒》五绝句,录之于下:“湿雨才收卷画帘,繁霜著意压重檐。东风已转平芜绿,叵耐春寒夜夜添。”“楼外阴云任卷舒,天涯延目渺愁予。斜风细雨无佳会,独坐研朱读汉书。”“惺惺常叹亦何聊,冷落雕梁燕子巢。已过百花生日候,春风不著杏花梢。”“细数前因迹已陈,万端赢得一酸辛。吴江浪阔灵山远,不见灯前梦里人。”“刻意寻芳愿尚赊,三分春色二分差。又来夜半潇潇雨,休向天涯问落花。”全诗歌哭无端,寓慨遥深,笔致凝炼,兀傲跌宕。五首之间,若断若续,有峰断云连之妙,真好诗也。贞白先生于1984年辞世,其时余犹旅食江湖,未能挥泪灵前,良可痛惜。壬申秋杪,蒙其女公子吕姮女史惠寄《吕伯子诗存》一册,展读芸窗,缅怀往哲,弥添人琴之恸。

(四二) 余尝作《拆碎》诗云:“拆碎迷离七宝台,当年旧梦费疑猜。临流剩欲梳蓬鬓,怕有鱼龙啖影来。”末二句反用陈简斋“聊将两鬓蓬,起照千丈镜。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及黄仲则“当窗试与燃高烛,要看鱼龙啖影来”之意,盖写忧惧之心也。周振甫先生以为“鱼龙啖影对我无毫发损,而可引起注意,造成影响”,建议改为“临流正拟梳蓬鬓,好引鱼龙啖影来。”如此修改,虽与原意迥异,然情调高昂,一扫悲凉之雾,见出周振老之恢宏气度,令我歆慕不已。

(四三) 苏钵水(渊雷)翁曾集黄仲则句寄怀蔡雄,共十五首,浑化无痕,如自己出,兹录三首于下:“似绮年华指一弹,惊心春色日将阑。柳丝几尺花千片,未许烟波把钓竿。”“可奈离心争一寸,山阳空听笛声愁。天涯几辈同飘泊,岂有生才似此休?”“三春无树非垂柳,再世交情恶别离。寄语高楼休极目,人间何处不相思!”余亦有集两当轩句赠友三绝云:“多君怜我坐诗穷,聚散浑疑一醉中。华思半经消月雾,晓天星影暮天鸿。”“细逐空香百遍行,怀人独是坐三更。看花如雾非关夜,绝似中年以后情。”“岂有生才似此休,惜花无奈听成愁。人间别是消魂事,起看晨星黯未收。”诗初成时,颇有得色;及观钵老之作,不禁惭惶无地矣。

(原载《江西诗词》1993年第1期P.127-131)

(四四)毗陵吕浩生(祖绶)前辈,乃竹村师之尊人,平生颇爱吟咏,因未结集,故多所散佚。前与竹村师闲谈,师偶忆浩生前辈《和友人中秋》一律,昆山片玉,弥足珍贵,亟录之如下:“十五年前东海东,吾侪谈笑早成空。何缘邂逅崇川畔,相与徜徉大道中。堤上垂杨争炫碧,天边斜日尚能红。谁言一醉寻常事,南北奔驰类转蓬。”腹联炼句工稳,寄慨遥深。垂杨炫碧,喻小人之得意忘形;斜日能红,喻志士之壮怀不老,怨而不露,哀而不伤,深得风人之旨。

(四五) 史学家吕诚之先生,诗笔老到,出入于荆公、后山之间,如:“静思世事与棋同,负局支持苦到终。一著偶差千劫定,输嬴毕竟太匆匆” (《次青生韵》),纯乎议论,以识见超卓,转觉意深味永矣。又如:“裙屐翩翩致足多,奇书万卷况胸罗。南宫泼墨饶佳趣,容管高文贱旧科。几辈党人思戊戌,一生心事在烟波。逃名便是沽名者,尘海潜藏意若何”(《萧云画扇见诒诗答之》)。末二句谓身处浊世,亦当进取,不必以退隐自高也。吕诚老《蠹鱼自讼》一文尝云:“我觉得奋斗就是生命,奋斗完了,生命也就完了,从前文人的多感慨,不过悲哀于不遇,奋斗是随时随地,都有机会的,根本无所谓遇不遇”,可作此二句之注脚。赵元成先生以为诚老之诗“奄备众长,不拘一格,藻丽朴茂,兼而有之”(转引自《吕思勉先生编年事辑》),可谓知言。

晦窗诗话(41-45)

熊盛元,字复初,号晦窗主人,笔名郁云,网名梅云,一九四九年元夕生,江西剑邑人。江右诗社社长,江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师从毗陵吕小薇先生学诗古文辞。诗学樊南,词宗花外。有《静安词探微》、《晦窗吟稿》、《晦窗诗话》、《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民国词卷)等。

本期审核:小楼听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