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超声医生:临床上的“侦察兵”——访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主任 李玉宏

超声医学科被称为探头下的文武世界,在这个有趣的世界里,一个探头、一些耦合剂,是超声医生的“武器”,在黑白交织的屏幕上,他们用娴熟的操作手法,外加一双“鹰眼”,开展地毯式的搜查,直至锁定目标……

没错,这就是超声医生,被誉为临床医生的“眼睛”,临床上的“侦察兵”。他们犹如公安局破案般,善于抓住超声影像学的“疑点”给予诊断,用手里的探测器“捕捉”仪器屏幕上的蛛丝马迹,为临床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就是这样一支充满活力,拥有精湛医疗技术的超声专业队伍,他们用能力帮助众多的患者弄清了疑难病情,用责任守护着患者们的生命。经过30多年的飞速发展,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已成为辽西地区超声诊断中心,今年又被批准为省重点专科,超声诊断的多项技术处于整个辽西地区领先水平,在一些特色项目的诊断上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独具慧眼,让疾病无处遁形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超声检查凭借其特殊的安全、快捷、直观优势,成为目前诊断疾病的新三大常规检查之一。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主任李玉宏告诉笔者,超声检查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对于临床诊断,更像是第一哨所,根据它的检查结果,确定下一步的诊疗方法和步骤。

“很多人认为超声检查结果是使用超声仪器自动生成的,但事实却不是这样。超声科医生身兼技师和医师的双重身份,他们需要一边操作机器,一边分析图像,并对其快速作出诊断依据。”李玉宏这样描述超声医生的工作。走访中,一个病例让李玉宏主任记忆犹新。一名2岁外院会诊患儿,临床出现心衰症状,李主任检查超声后,断定是小儿心脏畸形,虽然重要诊断已明确,但诊断是否全面、规范,该畸形会不会是某综合症的一部分,这些都是她在一面做检查一面深入思考的问题。最终,李主任判断患儿是一例少见的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心脏畸形,已造成心肌缺血,心衰,如果不及时手术,患儿生命将受到威胁,家属听从李主任建议,及时到上级医院给患儿进行了心脏手术,现在患儿生活状态良好。

“虽然超声科医生不开处方,也不治病,但我们对疾病的了解却很全面,一个综合的超声医生,他每个专科都需要了解、掌握,这就要求超声科医生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才能跟上临床的步伐,不断地精益求精。”从李玉宏主任的话里看得出超声科医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会给患者交出一份满意的超声报告。

谈及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李玉宏主任滔滔不绝,显得格外自豪。她说如今的锦医大一院超声科无论是在管理理念、团队构架、技术力量、服务能力,还是在空间结构、硬件设备等方面都得到整体性提升,科室拥有彩超设备24台,设置心血管超声、腹部与介入超声、妇产科超声、浅表器官超声5个专业学组,年完成超声检查24万余人次。此外,超声诊断的多项技术处于整个辽西地区领先水平,如在辽西地区率先开展经食管超声的临床应用,超声在术中及介入治疗中的监测及评估,三维超声评价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介入超声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超声造影、弹性成像、肌骨超声、三维超声诊断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全切术、肌骨超声临床应用填补了辽西地区的空白。

特色新技术,超声诊断辽西领先

超声一直被老百姓理解为一项检查工具,即肝胆胰脾肾,再加个子宫附件或前列腺检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超声科已经从单纯的检查科室发展到检查、介入诊断、介入治疗为一体的临床诊疗科室。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李玉宏主任带领团队不断拓展思路,紧跟超声医学的发展前沿,积极更新知识,开展多项新技术,极大的满足广大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的需求,尤其是疑难病例的诊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胸心脏超声在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术前评估、术中监测、术后评价的应用使患者避免了开胸手术。三维超声成像,能够获得任意平面的图像,连续动态观察不同切面、有助于对图像进行全面、准确分析;具有精确的体积计算功能;对感趣区进行三维图像重建,与临床医生更好地沟通。超声造影,是一种血池造影,可以实时动态观察造影剂进入和流出的全过程,准确地反映组织器官和病变的血供情况。因造影剂经过肺呼吸排出体外,所以肝肾功能受损伤的患者也可以进行超声造影检查。三维超声评价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先进的高频探头开展周围神经卡压,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肿瘤,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等疾病的常规诊断。

李玉宏主任还特别介绍了超声介入治疗,这种治疗方式是新兴的一种最新的疾病诊疗方法,可以避免某些外科手术,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媲美的效果,并能够最大程度延长患者的寿命。自开展介入超声新技术以来,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由最初的单纯穿刺活检诊断已走向更高深层次的治疗。平均每日治疗术后并发症、急性重症胰腺炎、梗阻性黄疸减黄、肝脓肿、乳腺脓肿、脓肾、重症病例等超声引导下血管穿刺全年完成近600例,治好率达100%;平均每日完成病理穿刺活检5—6例,全年完成近1200余例,应用此项技术治疗疾病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居辽西地区首位。

超声弹性成像可以反映组织的硬度信息,应用和研究领域:乳腺、甲状腺、前列腺、血管等的病变;肝纤维化的诊断,尤其在无创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和临床疗效方面得到临床的高度认可和评价,超声科开展最新的弹性成像技术-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Real-time 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可无创、定量评估肝硬度,如无创评估肝炎后肝纤维化程度以及临床治疗疗效,有望能更准确诊断早期肝纤维化。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如今的超声科在李玉宏主任的带领下,以亚专业学组建设为核心,广范开展医疗新技术,如开展的经食道实时三维超声、超声造影、三维超声、弹性成像等,使我市的超声诊断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超声科也将大力推广超声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不断提升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服务质量,努力将学科建设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基础设施完备、医疗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服务水平一流、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科研创新能力临床重点专科,为辽西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强大团队 优质服务无止境

一个强大的科室,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团队。

“我们的科室是一支基础理论扎实、业务精湛、勇于拼搏、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优秀团队,近年来,超声科以打造“省内一流”的超声诊断与治疗为发展目标,逐步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目前超声科医生团队由教授5人,副教授2人,讲师18人和助教3人组成,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硕士以上学历达80%,博士以上学历15%。”李玉宏主任介绍道。

为其科室拥有这样一群医学精英,李玉宏主任感到无比自豪。作为科室的领头雁,李玉宏主任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在超声诊断天地孜孜以求,在心血管超声、肌骨超声及超声造影等多项技术方面成绩斐然。为让更多的人掌握先进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她帮助科内年轻医生学习并掌握了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技术,先心病、肾动脉、眼动脉的超声诊断,从医多年来,她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全心全意,热情为患者服务。

当介绍起科室中的每位医生,李玉宏主任如数家珍。吴凤霞教授,曾任超声科副主任,从事腹部、浅表、妇产超声工作35年,以高超的超声技术水平诊断了数以万计的疑难病。在辽西地区深受患者信赖。孙志丹教授,副主任,在超声领域工作30余年,主要专研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造诣颇深。冯艳红教授超声科副主任,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深受患者信赖。何秀丽教授,超声科副主任,主要从事腹部及介入超声,现介入诊断及治疗已达辽西先进水平。“科室优秀医生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就是这样一位位医术精湛和经验丰富的医者成就了现在的锦医第一医院超声科,将医院超声科打造成独具超声学科特色、独具超声核心竞争力的医技学科。”李玉宏主任激动地说。

作为科室负责人,李玉宏主任努力给每一位医生创造发展的机会。根据他们的特点,积极为他们谋划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以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同时鼓励他们勇于创新,积极申报国家和省、市级各项科研课题,在新技术的运用上不断有新的尝试和拓展,不断提高诊断质量。

多年来的真诚和责任感,让超声科所有的医生身后都集聚了一大批的忠实FANS,他们中有年过八旬的耄耋老人,也有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年,所以创新运用新技术,让更多的患者健康,在他们的眼中就是唯一的阳光坦途。笔者看到,锦州医科大学超声科这个集体能给予他们的,除了精湛的医术,还有满腔的热情,祝愿他们在我们所无法触及的超声电波中,展医学神威,施仁心仁术,并永驻人心……

宋英姿 王璐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