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李自成瓦解了明朝後,崇禎帝自縊身亡,竟這樣處理他的遺體

談到末年皇帝,大家更多的會想到無能、昏庸、暴戾等詞彙,但是明朝的崇禎帝就是一個例外。古無不亡之國,每一個王朝在它興起的那一刻,就註定有衰敗的那一天。大明帝國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可謂是氣數已盡。崇禎帝其實有無數個可以翻盤的機會,權都沒有抓住,白白拱手送人。

明朝到了崇禎這個時期,明朝出現了各種天災。瘟疫、鼠疫、蟲災、旱災,民不聊生,社會矛盾激增,盜匪與流民並起,餓死病死的人橫屍遍野,社會處於崩潰的邊緣。

李自成瓦解了明朝後,崇禎帝自縊身亡,竟這樣處理他的遺體

社會動盪不安,農民起義頻發,此時明朝邊境也不安寧,清軍時常攻打,大明朝內外交困,朝廷為賑災也導致國庫虧空。缺乏物資銀兩支持前線行軍打仗,一切的一切都在昭示著上天都不幫忙,大明正在滅亡的路上漸行漸遠。

有人評價崇禎帝有一腔愛民之心,“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可惜崇禎帝本有機會保存實力,東山再起。當年,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前,翰林學士李明睿就勸說崇禎帝遷都南京,以保存實力。因為中國的疆土遼闊,縱深腹地也是一個應急之策。南遷像是一次戰略轉移,是明智的選擇。歷史上王朝遷都之後發展繁榮的比比皆是,例如,唐朝曾遷入蜀中,南宋遷都臨安又存續了百年,當時科技發展迅速,經濟一片繁榮。

李自成瓦解了明朝後,崇禎帝自縊身亡,竟這樣處理他的遺體

南京本就是明朝舊都,當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的時候在南京就保留了一套完整的行政機構,這時遷過去,恰到好處。

況且,敵軍多集中在陝西北方,南下之路,沒有敵軍的攔截,沿途又有大明的官員接應。其實崇禎帝何嘗不瞭解呢?他內心想法也是遷都,可是作為一國之君,崇禎帝不願留下背棄祖宗,貪生怕死的罵名。

李自成瓦解了明朝後,崇禎帝自縊身亡,竟這樣處理他的遺體

現在有人主動提出來,其實崇禎帝是心動的。奈何大明朝此時國力衰敗,南下必定要徵兵,因為,大明的兵力緊缺,大都用來鎮壓起義軍,和清軍了。徵兵需要銀兩,戶部說早就沒錢了,因此南遷計劃就此擱置。大明朝滅亡了。崇禎帝臨死還想著黎民百姓,對李自成說道:“只要李自成放過朕的百姓,朕的屍體任憑他處置”,崇禎帝死得有尊嚴,保得了一個美名。

李自成瓦解了明朝後,崇禎帝自縊身亡,竟這樣處理他的遺體

一個王朝的覆滅,倒黴的就是皇親一族,那些大臣,只不過是換了一個主子。崇禎死後,那些官員一個個不屑一顧,嘴臉十分醜惡,只有李國禎痛苦不已,有人還打小報告給李自成。李自成知道後,非但沒有處罰他,反而十分敬重他。

李國禎哭訴提出了三個請求:“一是明代帝王陵寢不能發掘破壞;二是用天子禮葬崇禎皇帝;三是不能加害太子及二王”。李自成一一答應。由於崇禎帝死得突然,生前並沒有預建陵寢,於是李自成將崇禎帝埋入了田貴妃的墓中合葬。有人說李自成如此善待崇禎後事,目的是收買人心,籠絡效忠明朝的大臣為清廷效力,不管目的如何,李自成的做法也是大氣之人所為,是為人稱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