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徐复观:熊十力先生起死回生的一骂

徐复观:熊十力先生起死回生的一骂

(1946年9月熊十力返汉口经上海时在学生朱慧清家与学生牟宗三等合影留念。由右至左为:丁实存、熊世菩、徐复观、朱霈(男童)、熊十力、高纫秋(后立)、朱宣琪(女孩)、张立民、朱雷民、牟宗三)

我决心扣学问之门的勇气,是启发自熊十力先生。对中国文化,从二十年的厌弃心理中转变过来,因而多有一点认识,也是得自熊先生的启示。

第一次我穿军服到北碚金刚碑勉仁书院看他时,请教应该读什么书。他老先生教我读王船山的《读通鉴论》,我说那早年已经读过了,他以不高兴的神气说:“你并没有读懂,应当再读。”

过了些时候再去见他,说《读通鉴论》已经读完了。他问:“有点什么心得?”于是我接二连三地说出我的许多不同意的地方。

他老先生未听完便怒声斥骂说:“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它的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它的好处,再批评它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譬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

这一骂,骂得我这个陆军少将目瞪口呆。脑筋里乱转着:原来这位先生骂人骂得这样凶!原来他读书读得这样熟!原来读书是要先读出每一部的意义!

这对于我是起死回生的一骂。恐怕对于一切聪明自负但并没有走进学问之门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是起死回生的一骂!

徐复观:熊十力先生起死回生的一骂

(约摄于1934年9月,前排左二为徐复观先生)

近年来,我每遇见觉得没有什么书值得去读的人,便知道一定是以小聪明耽误一生的人。

以后同熊先生在一起,每谈到某一文化问题时,他老人家听了我的意见以后,总是带劝带骂地说,“你这东西,这种浮薄的看法,难道说我不曾想到?但是……这如何说得通呢?再进一层,又可以这样地想……但这也说不通。经过几个层次的分析后,所以才得出这样的结论”。

受到他老先生不断的锤炼,才逐渐使我从个人的浮浅中挣扎出来,也不让自己被浮浅的风气淹没下去,慢慢感到精神上总要追求一个什么。

为了要追求一个什么而打开书本子,这和漫无目标的读书,在效果上便完全是两样。


选摘自:《无惭尺布裹头归·生平》作者:徐复观,出版:九州出版社

徐复观:熊十力先生起死回生的一骂

26卷本的《徐复观全集》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徐复观的著作完整整理出版,尚属首次。

全集是第一次全面展现徐复观先生一生著述全貌,其中多种单品均为首次在大陆出版;第一次对徐复观生平著述进行系统编校整理;第一次将徐复观先生生平交谊及其关于教育、文化、艺术、文学、时评等方面著述崭新呈现;另外,约请著名设计师陆智昌先生精心设计,古朴典雅,美观大方,也是其特色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