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培养孩子自律能力:从他律,到自律,父母和孩子要明白这2个道理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变得更好,为此也付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对于改变孩子,我们通常在开始的时候“迷之自信”,然而却总是屡屡碰壁。我们讲道理,批评、责骂、惩罚,能改得了一时,却不能带来持久的改变,在不经意之间,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原点。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改变孩子,改变的是行为习惯,包括:改掉不好的行为习惯,和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不好的行为习惯,是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看上去不堪一击,实际上却和亿万年以来让我得以生存的本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培养孩子自律能力:从他律,到自律,父母和孩子要明白这2个道理

而好的行为习惯,不但要克服本能的力量,还要学会发现和借助一些本能的力量,才能让它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和壮大起来。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改变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想引导孩子积极改变,培养孩子有更好的习惯,需要了解关于习惯养成的两个真理。

一、有意义的行为习惯改变,是很难做到的

积极的改变,巩固成为习惯,从他律到自律,需要有规划、有策略地衡量和跟进,才能实现。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孩子坚持并养成习惯,才能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培养孩子自律能力:从他律,到自律,父母和孩子要明白这2个道理

做一件事容易,持续地做一件事,很难。通过提醒、唠叨,让孩子能够马上去写作业容易,但是如果指望只这样做几次,就能让孩子以后都自动自发地按时开始和完成作业,几乎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然而我们却经常认为做到这些已经足够,孩子再做不到就是孩子的问题了。这样不切实际的期望通常会带来失望,于是我们开始批评、责骂、惩罚,并认为这一切理所应当。

二、无法强迫孩子改变,除非他甘愿改变

教育的目的不是塑造,而是唤醒,唤醒孩子心中成长的力量。不是一大堆看似很低的底线要求,只会给孩子施压,而是让孩子有目标、有能力,这样孩子才会有内在动力。

培养孩子自律能力:从他律,到自律,父母和孩子要明白这2个道理

事实上,我们无法通过诱使或强迫,使孩子能够持久地改变。不管是物质奖励还是打骂,只有短期效果,一旦停止这些手段,孩子还会回到老路上去。更加不好的是,这些方式甚至会妨碍孩子内部动力的产生。

关于这点,很多人并不认可,认为孩子不懂事,只会想着偷懒啊。再说,还有那么多“狼爸虎妈”,严格要求和高压训斥,甚至棍棒逼迫,孩子教育不是也很成功吗?

比如,《虎妈战歌》的两个女儿上哈佛,和妈妈关系也不错。

培养孩子自律能力:从他律,到自律,父母和孩子要明白这2个道理

还有,“中国狼爸”萧百佑,“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三个孩子进北大,一个孩子上中央音乐学院,也很让人羡慕啊。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能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少些抱怨和指责,引导孩子积极改变。

诚如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所说“儿童好像很弱小,其实他内在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潜能,他的发展不需要成人给他增加什么新的内容,只需要给他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是的,我们并不能教给孩子什么,反而可以从孩子的身上学习到很多。所以在这里为各位家长推荐一套书,分别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正面管教》《听孩子说胜过对孩子说》《好性格让孩子受益终生》《好父母不吼不叫》。

培养孩子自律能力:从他律,到自律,父母和孩子要明白这2个道理

这套书能让家长学会倾听、让孩子敞开心扉、帮助家长与孩子顺畅沟通的亲子书,为你提供强力的技巧,以减少家庭冲突,促进合作、尊重和互理解。

你还会学到一些策略,帮助你在泪丧达峰值时管理好自己的压力;掌握实用的解决方法帮助你恢复冷静,能够以让大人和孩子都受益的。

培养孩子自律能力:从他律,到自律,父母和孩子要明白这2个道理

这5本书里面用的,都是最贴合实际的例子,从孩子的学习方法到孩子的性格培养,再到孩子的世界观、金钱观等等。没事的时候看一看、睡前的时候看一看,都可以帮助您随时随地的解决育儿问题。

培养孩子自律能力:从他律,到自律,父母和孩子要明白这2个道理

也就是爸爸4、5盒烟的钱;妈妈几贴面膜的价钱。就可以让您多了解一些不吼不叫就能教育好孩子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您想购买这套书的话,点击下面的商品卡,现在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