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明朝大富翁:王振的富可敌国是怎样炼成的?家产数额让朝廷开心死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太监有文化。一个只念过几年私塾的落第秀才,没成想幸运的苹果会砸在他的头上,潦倒无助时狠心的一刀,改变了大明朝廷的历史走向,他自己也被愚蠢的欲望冲昏了头脑,走向末路穷途。他就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被王公大臣尊称为“翁父”的王振,这位明朝“大富翁”的家产用富可敌国都不足以形容。


明朝大富翁:王振的富可敌国是怎样炼成的?家产数额让朝廷开心死

大明第一代权监王振


受重用,只因为——识字!

王振原本是蔚州(今河北张家口蔚县)的一个秀才,永乐末年在乡下当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平常就是给一群孩子教教写字的基本功,所赚的盘缠仅供糊口。后来读书的小孩越来越少,他自己也屡试不中,生活几乎没有了希望。

要想活命,就得挨刀。一次在酒馆里喝廉价烧酒消愁,偶尔听见旁边人说宫里宦官能吃香喝辣,他一狠心就把自己阉割了,进宫做了宦官。


明朝大富翁:王振的富可敌国是怎样炼成的?家产数额让朝廷开心死

永乐年间王振进攻


明太祖朱元璋有严格敕令,用铁牌子钉在宫门上警示后世子孙,严禁宦官太监干政。因此那时候的官宦大多数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出身,别说读书,入宫前连饭都吃不上,即使入宫以后也不允许他们识字读书。

皇帝经常要让身边人帮着写写画画,烦闷时也需要个识古通今的人聊天儿解闷,那一群大臣虽然都是学富五车,但一方面见了皇帝都要板着张面孔,另一方面也不能随时召唤到身边。在一群文盲和半文盲中间,差不多有初中文化的王振自然就脱颖而出了。

能够说些历史掌故,还有自己的独到看法,几年的乡村教师经历还是让王振有了一些个人思想,加上善于察言观色,明宣宗朱瞻基非常赏识这个“识字儿”的宦官,后来太子出生,朱瞻基就把他派到儿子朱祁镇身边做东宫局郎。


明朝大富翁:王振的富可敌国是怎样炼成的?家产数额让朝廷开心死

朱瞻基


王伴伴+王先生,成就人生的第一巅峰。

王振在朱祁镇身边,不仅是服侍起居,也兼职做太子的启蒙老师,在朱祁镇开蒙入学之前,王振相当于太子的幼儿园识字“男阿姨”。人生第一位老师总是最难忘的,在深宫之中,年幼的朱祁镇得到聪明伶俐的王振教导陪伴,成为太子最信任的人,没有之一。

朱祁镇8岁,父皇驾崩,一个小孩子坐在了大明朝最有权势的位置上。孩子太小,当然需要身边人的服侍照料,被他称为“王伴伴”和“王先生”的太监王振自然就是他最可依靠的臂膀,从一个末名宦官,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这是王振人生的第一次跨越。


明朝大富翁:王振的富可敌国是怎样炼成的?家产数额让朝廷开心死

朱瞻基需要识字的太监陪儿子


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宦官都能被成为太监,在明代,只要最少数的高层宦官才有这样的“尊称”,太监的下一级是“少监”,属于中层管理者,大部分宫中阉人只是普通宦官。位列宫廷二十四衙门之首的司礼监一把手,不仅是太监,还是一个大太监。

在明朝,群臣的奏章先送到内阁,内阁大臣把自己的意见用一张纸写下来贴在奏章上称为“票拟”,再送到皇帝面前。司礼监二把手秉笔太监(或随堂太监)把皇帝的意思用红字写下来,称为“批红”,最后由掌印太监盖章才能颁布天下。有了批红和司印的权利,王振就如同英宗的“内丞相”一般。


明朝大富翁:王振的富可敌国是怎样炼成的?家产数额让朝廷开心死

朱元璋的铁牌敕令成空文


自比周公、愚蠢至极,从峰顶坠落谷底只用了7年

当上掌印太监之后,王振的骄横开始显现,但那时朝中还有张太皇太后制约着他,听说他擅自干政,张太皇太后让人把刀架在他脖子上,吓得王振从此不敢夹起尾巴做人,等到太皇太后死后,王振的跋扈才完全没了顾及。

英宗朱祁镇,对王振是没有底线的信任,被太皇太后收拾后,王振噤若寒蝉,一次皇宫三大殿落成大摆筵席,朱祁镇发现王振没有来就派人去请。正受着太后处分的王振发牢骚说,周公辅佐成王受尽礼遇,为什么我就不能去吃个酒席?朱祁镇听说后,竟然让人打开东华门中间正门请王振前来。

皇帝如此信任,称先生而不呼其名,让王公大臣对王振也不得不谦卑起来,太皇太后死后,群臣不敢称呼其名,纷纷以“翁父”尊之,大臣见了他的面都要大礼参拜。有权有势,王振无所顾忌,谁溜须拍马的好就重用,谁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就杀。


明朝大富翁:王振的富可敌国是怎样炼成的?家产数额让朝廷开心死


有个工部郎中叫王佑,把自己胡子剃了跑到王振那里讨欢心,王振一高兴就让他升为工部侍郎;御史李铎因为见他不参拜,被抓进监牢流放辽东苦寒之地。群臣还要不停的给王振送礼,有人专门做好账目,谁送多少都要当众宣布。王佑就干过这种事儿,谁送礼送得多就升官,谁不送礼就下狱。

国子监祭酒李时勉为人正直不给他送礼,被王振找个理由把李时勉在国子监前披枷示众3日,引起千余名学生的“学变请愿”。千古名臣于谦因为不给他送礼被王振直接判死罪,后来在山西、河南两省官民进京伏阙请愿的压力下,王振才免了于谦的死罪。王振如此跋扈没人敢管,因为朱祁镇就是信任这个“老师”。

上帝让谁死亡,必先让他疯狂。达到了人生巅峰后的王振被冲昏了头脑,他鼓动皇帝像先祖一样文治武功,御驾亲征征讨瓦剌,结果50万明朝大军因为他的数次错误指挥在土木堡全军覆没,皇帝朱祁镇成了俘虏,而王振也被愤怒的士兵杀死。从张太皇太后死到土木堡之变,王振用7年时间实现了对自己的消灭。


明朝大富翁:王振的富可敌国是怎样炼成的?家产数额让朝廷开心死

朱祁镇对王振盲目崇拜


家产比和珅不遑多让,王振替大明“攒下了家底”

“土木堡之变”后,消息传到京城,愤怒的大臣在朝堂之上破口大骂,还把替王振“遮羞”的马顺、毛贵和王长随在朝堂之上活活乱拳打死,可见民愤到达什么程度。英宗弟弟朱祁钰在于谦力荐下继位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诛杀王振全族人并罚没所有家产。

打开王振家的“宝库”,连去抄家的官员都惊呆了。《明史》记载,王振被籍没的家产有几大类:第一是房产,王振在皇城旁有多座宅邸,修建的穷奢极侈堪比皇宫。第二类是“现金”,搜出的金银60余库房。三是器物珍玩,有玉盘百余个,珊瑚高六七尺者二十余株,其他珍玩不可胜数。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抄家官员的贪污和王振生前的隐藏,这些绝对不是他的全部家当,但仅凭这些,也会让后世的和珅叹为观止了。


明朝大富翁:王振的富可敌国是怎样炼成的?家产数额让朝廷开心死

满库金银


在明朝,按照米价比照,1两银子的购买力大致相当于如今的750—800元,明朝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关键问题是,很多百姓到死也没见过真正的银子,平时都是用铜钱做货币工具。

明朝初年到正统年间国家相对富足,每年的财政收入现银加各种实物折算也就是1500万—2000万两,土木堡之变后减少到600万—800万两,后期嘉靖到万历也就400万两。光王振这60余库的金银,就基本是大明国库数年的收入。

玉盘的价格或许不好估计,我们来做个类比。2014年英国有一个老妇人的清乾隆年间玉盘,佳士得拍卖价格是人民币312万元(后业内人士称拍卖价格不高),大臣送给王振的玉盘相信绝对不会是明代的那么普通,一百多个这样的玉盘价值多少钱?

还有珊瑚树,六七尺高的珊瑚树可以称之为“宝物”了,绝对是无价之宝,还有哪些不可胜数的珍玩、数座豪宅、万顷良田,用富可敌国说王振已经不足以形容他的富有。《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税收》一书中介绍,万历皇帝驾崩后,在他的内库里,存银700万两,这已经算有钱的皇帝了,在王振面前,万历充其量算个“小康家庭”。


明朝大富翁:王振的富可敌国是怎样炼成的?家产数额让朝廷开心死

红珊瑚树


让人感叹的是,活着时候锱铢必较的搜刮,结果也只是帮朱祁钰攒了家底,如此贪婪什么也带不走,又有何用?

终大明一朝,若说有人比王振还有钱,那只能说是另一个权监刘瑾了,能够被《亚洲华尔街日报》列为过去一千年全世界最富有的50人之一,刘瑾的家产有多少呢?我们下期再说。


关注笔者,看不一样的历史

关注在上点赞在下,走过路过告诉笔者你来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