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華創電話會翻車背後:第三方專家平臺包裝術與暴利生意

華創電話會翻車背後:第三方專家平臺包裝術與暴利生意

名片成了“名騙”,現實版的“賈專家”又開始表演。

日前,華創證券研究院傳媒團隊電話會議遭到遙望網絡董秘“在線打假”。在定向邀請的電話會議中,一名自稱遙望網絡公司高管的陳總在高談闊論後,被遙望網絡董秘馬超直指其身份虛假,並質疑華創證券兩度邀請公司假高管的行為。

隨後,華創證券研究院發佈對外聲明稱,邀請參會介紹情況的是經第三方專家公司推薦、曾擔任遙望網絡“微小盟”平臺產品經理的顧晨某;現經與遙望網絡進行溝通核實,確認顧晨某已從該公司離職。

在該電話會議事件的第二天,證監會也表態指出,已啟動對華創證券事件的調查核實,觸及法規的,將嚴肅查處。

華創電話會“翻車”事件正揭開第三方專家公司的冰山一角。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專家”也成為了可以變現的商品——在很多專家庫平臺上明碼標價,公開買賣,出場費低的每小時在1500元左右,高的超過萬元。但專家庫中的“專家”卻真假難辨,包裝、誇大亂象頻發,有的產品經理被包裝成業務部門經理,一線銷售被包裝成銷售總監,這背後是平臺高抽成,有的抽成近半。

另一方面,“專家”所提供的“諮詢”等服務有的或涉洩密,如果這些信息被用來操縱市場將面臨嚴重後果。

內部信息需求催生“專家”生意:專家不一定對行業有深厚見解,主要是掌握內部信息

華創證券研究院傳媒團隊電話會議“翻車”引發關注,一時間“假專家”成為熱詞,那麼,華創證券這場電話會議中所提到的“機構平臺的專家庫”是什麼?

據一位券商研究院工作人員小楊(化名)透露,絕大部分證券公司有自己穩定的專家團隊,團隊往往來自於研究員、機構銷售、研究院會務部門等各方面人脈網絡,覆蓋了不同產業和領域。規模越大的機構的研究院自有專家庫範圍往往也越廣,不需要第三方專家機構合作。

與此同時,小楊說,也有一些券商會跟第三方的專家智庫合作邀請專家。這種第三方機構類似於地產中介,服務於券商等賣方機構,比如凱盛專家、51專家(我要專家)等,或主要為買方提供諮詢服務。

小楊介紹,對上市公司高管資源,分析師往往自己比較熟悉,所以一般第三方平臺邀請的專家主要為未上市公司、或涉及產業鏈的研究。

信息的不對等讓這個行業有了存在的價值。另一位在券商研究院工作的曉靜(化名)告訴記者,市場對於專家的需求一直存在,而“專家”不一定是對行業有特殊、或深厚的見解,在業內處於頂尖地位,有時候只要是行業或公司的內部人士,手握其他人不瞭解的信息,就可以被稱之為“專家”。

而往往無論是賣方機構,或是買方機構,甚至是個人投資者,對於信息,尤其是內部信息有著強烈的好奇。或是出於瞭解行業情況、或是為了尋找投資方向,自稱為內部人士所提供的信息,往往會引來大家的關注。

一方面是希望獲得更多內部信息的投資方,以及希望藉此吸引更多投資方的賣方研究機構;另一方面是手握信息的內部人士、或見解獨到的業內大牛。雙方信息的不對等讓為雙方牽線搭橋的第三方專家機構應運而生。

“專家庫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甚至利用包裝手段不斷製造專家,是因為市場對專家的需求和認可”, 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陳曉薇說。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國內較為知名的第三方機構包括凱盛融英(凱盛專家)、商霖華通、大牛家、領路、在行、51專家等。除了凱盛等主要服務於企業客戶,還有在行等平臺,服務於個人用戶。

凱盛專家在官網中這樣寫道:目前,凱盛融英在全球範圍內擁有 2000 多家客戶,包括中國知名的金融機構,海外對沖基金,跨國諮詢公司及全球各類企業以及高淨值私人客戶。

华创电话会翻车背后:第三方专家平台包装术与暴利生意

專家來源揭秘:渠道來源多樣,有的會使用互聯網爬蟲技術獲取資源,有的號稱簽約30萬專家

那麼,專家庫中的“專家”是怎樣來的?

據業內人士介紹,專家庫的“專家”往往來自於多個渠道,包括公司有償簽約、關係網互相介紹等。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曾經接到來自於專家庫公司的座機電話,邀請入駐專家庫。記者注意到,在多個平臺上,都提供了註冊用戶自己申請專家認證的通道。

在凱盛專家的App“我”的板塊中,在突出位置上有著“專家資料”一欄。為什麼要填寫專家資料?凱盛這樣解釋,準確完整的資料有助於為您匹配更多知識變現的機會,這些機會包括:機構諮詢、個人諮詢、演講等。

專家資料會被誰看到?凱盛專家稱,我們的隱私保護策略為:工作經歷,僅凱盛項目人員、極少數特定諮詢客戶可見。自我介紹、經驗標籤為所有人可見。

記者填寫相關信息後,工作經驗一欄並未被公開顯示。這種工作經歷秘而不宣,是否為“假專家”出現埋下了隱患?

據業內人士透露,一些專家庫公司可能還會使用互聯網爬蟲技術,在各類職場社交平臺中獲取相關領域專家的信息,與其溝通聯繫,簽約為平臺內專家。

有的平臺號稱,其簽約的專家人數已達到數十萬。據凱盛融英資料顯示,公司擁有近30萬名來自各行業領域的權威專家,他們遍佈醫療、金融、TMT、消費、交運、能源、化工、教育、房地產等行業。

“專家”被明碼標價,根據 “抬頭” 不同出場費從幾千到上萬,平臺抽成近半

對內部信息的強烈需求,使得“專家”也成了可以變現的商品,在專家庫平臺上被明碼標價,公開買賣。

曾和第三方機構打過交道的券商研究院工作人員小劉告訴記者,第三方專家庫對專家的標價跨度較大,低的約1500元,高的超過萬元;線上和線下路演價格也會有較大區別。

據悉,電話路演專家價格在1500-2000元/小時,線下路演則在3000-5000元/小時。此外,伴隨著專家職位的不同,專家庫公司會對其進行進一步價格區分,有的專家庫中最貴的專家出場費每小時甚至超過萬元。

儘管出場費高達上萬,但平臺從中抽取的費用近乎半數。有券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其曾經以9000元的價格邀請一位專家參加路演,但很久以後才瞭解到,這位專家到手的酬勞僅僅有5000元。

成為專家庫專家,參與諮詢是什麼樣的體驗?曾任新三板公司高管的吳先生表示,四五年前曾收到陌生的座機電話,說希望能夠諮詢一下關於行業的一些現狀、競爭情況等問題。本來以為是媒體採訪,就答應了下來。

收到後續的郵件才發現,這是一次有償的諮詢服務,是專家庫的一個客戶想了解行業相關情況,並以每小時1500元的價格進行一個小時的電話諮詢。“對方提前準備了問題的大綱,到時候只要接電話跟對方聊聊天就好了”,吳先生稱,在如約完成了諮詢後,很快就收到了佣金1500元。

另一位曾任上市公司高管的楊先生表示,參與諮詢的客戶大多數情況下自己已經有答案,他們需要的是求證,另一方面是答疑,特別是財報數據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不過,楊先生同時指出,在提供諮詢等服務時需要把握好哪些該說哪些不該說,哪些可以深入說,哪些點到為止,而不是完全以滿足客戶的需求為準則。

事實上,不少客戶希望獲取的信息也多為業務機密等不適合公開披露的信息,一旦員工以專家身份對外公開該類信息,就可能面臨洩露商業機密的風險。

如在“翻車”的華創證券電話會議上,“假專家”就對遙望網絡2019年的利潤構成、未來發展目標等給出了明確的說法。即使該專家真的是遙望網絡的內部人士,當時星期六尚未發佈2019年財報,在該時間點披露公司經營核心數據,就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披相關規定。

某中型券商分析師告訴記者,如果在路演中涉及違反金融法的問題,而被洩露的信息被利用操縱股市,將會面臨嚴重的後果。

而專家庫一方怎樣來對平臺專家進行合規控制?據51專家平臺介紹,專家在加入“我要專家”專家庫前,公司專業合規人員會對專家進行資格審查;為專家提供關於各類合規事務的培訓,主要涵蓋:不洩露重要非公開信息、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不進行內幕交易、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及對第三方的責任義務; 專家在參與任何項目前需簽署相關服務條款。

“專家”背後的抬頭包裝術:產品經理有的被包裝成業務部門經理,一線銷售變身銷售總監

除了可能存在合規問題,專家庫簽約專家的真實性也存疑。記者注意到,有人在網上吐槽說,偶然在某個專家庫看到一個自稱對自家公司很瞭解的專家,卻是入職不到半年、試用期都未過的前同事。

曉靜告訴記者,在第三方平臺上,確實存在邀請到假專家的情況。“專家公司作假就很容易邀請到假的”,曉靜說。

有從事諮詢的人士表示,由於專家庫的定價機制,不同“抬頭”下專家諮詢價格差距甚至有數倍之大,也刺激著專家庫對專家進行抬頭的包裝,專家對自己進行誇大、造假。如普通產品經理被包裝成業務部門經理,一線銷售被包裝成業務總監的例子並不少見。

專家庫介紹來的專家也不能說造假,只是很多級別都不是真的,“大家見誰都叫總”,一位基金經理對記者分析,現在第三方專家庫很多,如果事前不做核查,確實有可能有假高管。實際操作中,根據買方的反饋,也有假專家的情況。

“有的時候專家公司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專家的真假”,曉靜說,一般性上市公司,信息會比較公開,不太會有假的成分在,“但是如果是一些創業型的公司,或者在國外上市的企業就不好說了。除非能確保來的人有人認識,要不然還真不好辨別真偽”。

邀請專家的機構怎樣分辨出專家真假?曉靜認為,一般賣方機構會對受邀專家進行試訪,瞭解其水平。“一些專家公司推薦的專家在簡單的溝通後就能感覺到水平的差距,尤其是作為研究機構本身就對行業有一定了解,有些情況很容易分辨真假。但如果被邀請的專家確實對行業有一定了解,單憑分析師的判斷,確實很難確保專家的真實性,所以我們現在也極少通過專家庫來邀請專家”。

一位基金研究員對記者表示,這可能和行業屬性有關,一些數據透明性較差的新興行業可能難以避免邀請專家。賣方在邀請專家時,應當且必須確認對方身份,不然就容易出現類似華創證券電話會議的事情。

“所謂專家,不一定具有高學歷、發表多少論文,但一定是某個領域的行家裡手。如果一味適用論文、學歷等可能會限制掉一些實踐型的專家。所以,對於專家庫的發展,應當承擔起全面審查義務,主要從教育經歷、任職經歷、專業技能、學術研究等方面綜合評判是否符合入庫資格。一旦發現有離職、被取消資格等情況,應第一時間進行公示”。 陳曉薇表示。

律師:簽約假專家,專家庫可能構成合同詐騙罪

提供假專家的專家庫會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陳曉薇律師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專家庫公司與證券公司等簽約,為其提供專家諮詢服務,收取相應的服務費用。如果該專家是“假專家”,那麼專家庫公司要承擔合同違約責任,情節嚴重的,甚至可能構成合同詐騙罪。

而使用假專家參與路演的證券公司承擔的責任可分兩種,陳曉薇解釋,一種是對於“假專家”並不明知,那麼證券公司僅在其審核義務範圍內對機構投資者承擔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該責任相對較小,且最終由專家庫公司承擔。第二種情況是,證券公司對於“假專家”是明知的,或者與專家庫人員共謀聘請“假專家”,那麼證券公司應當與專家庫一起對機構投資者承擔連帶責任,甚至可能構成合同詐騙的共同犯罪。

陳曉薇建議,專家庫要想通過其入庫專家獲得更多收益,公司要想獲得長足發展,一定要摒棄不正規、不合法的“包裝”操作。

新京報記者 張思源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楊許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