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月经量多、量少、有血块……这样辩证调理

很多女性伴随月经的来临,会出现不同程度或颜色的血块,且常常伴随月经周期的紊乱、痛经、皮肤粗糙、面无光泽、痤疮痘印等,对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因此也成为诸多女性十分关注的话题,月经有血块究竟应该如何调理,针对不同情况下出现的月经血块,该怎么预防和调护呢?

中医认为,月经带有血块,表示体内有瘀血蓄积。脏腑功能失调,气滞不畅,脉道不通,气虚阳虚失于推动固摄,血虚阴虚失于濡养充盈,血寒内盛,寒凝血瘀,血热互结,煎灼津液,均可至血行不畅,瘀血内结。

月经量多伴血块

月经量多伴血块主要病机为气血亏虚,冲任不摄;或血热内扰,迫血妄行,煎灼津液;或瘀血阻滞,血行不畅,血不归经。

月经量多、量少、有血块……这样辩证调理

>>>>脾气虚弱

症状:月经虽量多,但色淡质稀,血块少,伴面色萎黄,精神疲倦,胃纳不佳,舌淡,脉细弱而无力。

选择药物:补中益气丸、宫血宁胶囊。

>>>>血虚不濡

症状:月经量多,且日久不愈,夹杂血块,甚至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脉虚细无力。

选择药物:当归补血丸、宫血宁胶囊。

>>>>血热内扰

症状:经行量多,颜色鲜红或深红,血块粘稠,伴心烦口热,面色带赤,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

选择药物:保阴煎。

月经量多、量少、有血块……这样辩证调理

>>>>瘀阻胞宫,血行不畅

症状:经行量多,持续时间长,色呈紫黑,血块多,伴腰骶或小腹疼痛,面色晦暗,舌紫暗,甚至可见瘀斑瘀点,脉弦涩。

选择药物:失笑散、血竭胶囊。

月经量少伴血块

月经量少伴血块有虚实两端,虚者多见于肾虚和血虚,实者多见于血瘀和痰湿,治疗重在养血行血调经,虚者补肾养血调经,实者通经祛瘀化痰。

>>>>血虚失濡

症状:月经量少,色淡红,质稀薄,血块少,伴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气短,行经期间小腹绵绵作痛,舌淡红,苔博白,脉细弱。

选择药物:

四物汤。

>>>>肾气不足

症状:月经量少,色暗淡,伴面容憔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腹坠痛,夜尿频多,舌暗淡,苔薄白,脉沉细。

选择药物:金匮肾气丸,可兼顾肝、脾、肾三脏的调理,滋而不腻,补而不燥。

>>>>瘀血内停

症状:经血量少,色暗红,夹杂血块,小腹胀痛不适,行经过后痛减,或伴面色晦暗痤疮,舌紫暗,有时可见瘀斑瘀点,脉弦涩。

选择药物:桃红四物汤。

>>>>痰湿内蕴

症状:经血量少,色淡红,质粘稠,伴血块,或夹杂有黏液,形体偏于肥胖,倦怠乏力,带下量多,舌体胖大,带有齿痕,苔白厚腻,脉弦滑。

选择药物:选用二陈丸,在二陈丸的基础上,可加川芎、当归等补血养血活血之药。

月经提前伴血块

月经提前中医称为月经先期,其主要病机为气虚冲任不固和血热血海不宁,治疗原则重在调经止血。

>>>>脾气虚衰,中气不足

症状:经行提前,经血量多,色淡质稀,伴血块量少,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胃纳欠佳,甚至大便稀烂,舌淡红,苔薄白,脉濡缓或细弱。

选择药物:归脾丸、逍遥丸。

>>>>肝郁血热

症状:经行提前,经量或多少,经色带紫红,质稠夹杂有血块,经前乳房及两侧胸肋、少腹等部位胀闷疼痛,伴情绪抑郁,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选择药物:丹栀逍遥丸(加味逍遥丸)。

月经量多、量少、有血块……这样辩证调理

月经推后伴血块

月经后期伴血块主要是体内虚、寒、瘀的表现,严重者甚至可发展为闭经,影响孕育,因此更需积极调理。

>>>>营血匮乏,肾精不足

症状:经行错后,量少,色淡质稀,血块小而少,经行小腹绵绵作痛,面色萎黄,头晕眼花,腰膝酸软,甚至性欲淡漠,舌淡,苔少,脉细弱或沉迟无力。

选择药物:温胞饮。此经方出自《傅青主女科》,以附子、肉桂等君药温补命门之火,同时补益脾肾之气,兼顾养血活血之功,疗效显著。

>>>>寒凝血瘀

症状:经行错后,量少,色暗,夹杂血块,甚至闭经,小腹冷痛胀满,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小便频多色淡,舌暗红,苔白,脉沉紧或沉迟。

选择药物:温经丸、桂枝茯苓丸。

痛经伴血块

痛经伴血块的病因复杂,多与起居失度、情志失调、外感六淫关系密切,导致冲任、胞宫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治疗原则当调理冲任胞宫气血。

>>>>气滞血瘀

症状:痛经,下腹胀痛拒按,经量少,色紫暗,有血块,伴乳房、两侧胸肋部胀痛,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涩。如兼下腹冷痛,遇寒痛剧,得温痛减,则为气滞寒凝。

选择药物:膈下逐瘀汤。此外,元胡止痛片或妇科调经丸也适用此证。气滞寒凝可选用参茸鹿胎丸服用。

>>>>湿热瘀滞

症状:痛经,伴灼热感,腰骶下腹疼痛,经量多,或经期延长,色暗红,质稠夹杂血块,且带下量多黄稠,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选择药物:固经丸。

>>>>气血亏虚

症状:痛经,小腹隐隐作痛,喜揉喜按,量少,色淡,质稀,血块少,面色萎黄,疲倦乏力,或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细弱。

选择药物:八珍益母丸。

>>>>肝肾亏虚

症状:痛经,小腹隐隐作痛,量少,色淡,质稀,血块少,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淡红,脉沉细。

选择药物:归肾丸。

月经淋漓不尽伴血块

非行经期间,月经不止,淋漓不尽,中医称为崩漏,属于较严重的月经失调。具体辨证,可参照以上分型,视具体情况用药,若月经淋漓不尽伴血块,且月经先后无定期,痛经持续超过3个月至半年的女性,应当及时至医院就医,尽早明确诊治。

经期预防与调护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意保持情绪舒畅,避免剧烈运动,劳逸结合;

2、适当增加营养,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及铁、钙等微量元素,如瘦肉、鱼肉、豆制品、鸡蛋、葡萄干、菠菜、苹果等,避免过度食用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3、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血瘀者,经血多暗红夹杂血块,可选用川芎、当归、丹参、桃仁、红花等中药熬水沐足;血虚者,经血多淡红血块少,可选用黄芪、党参、熟地、桂圆等温补平和之品冲沸水代茶饮用;体寒者,多手脚冰冷,经血色紫暗,血块凝滞,可用桂枝、茴香、艾叶捣碎加热封包热敷于腹部,或艾灸气海、关元、中极、三阴交等穴位;

4、经期免疫力相对低下,建议淋浴,避免坐浴,注意经期卫生,尽量避免性生活,以免导致盆腔感染;

5、经期凝血功能相对较差,避免有创医学操作,如手术、拔牙等,避免出血风险。

哪些月经不调必须重视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并咨询妇产科医生,以便及时处理:

1、突然出现的月经量明显减少;

2、月经停止时间达 3-6个月,甚至更久;

3、两次月经中间出现阴道出血,且持续时间长;

4、性生活后出血;

5、月经淋漓不尽,出血不至,持续2个月以上,伴经常牙龈、皮下出血,或有出血倾向家族史者。

(本文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月经量多、量少、有血块……这样辩证调理

订阅我们掌握更多行业动态!“赛柏蓝”是医药行业最大的新媒体平台,拥有百万微信关注人群。如果您对行业相关题材也有心得/见解,欢迎撰稿,稿费=200元+阅读量*0.01元。商务合作、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