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病重的苏轼,给自己的自画像题了一首诗,读来不禁泪目

苏轼一生不知为多少画作题了诗,以至于当时有几个画家,作品画好后,从来不题字,就留在那里等苏轼题诗后再落款。苏轼呢,也是乐此不疲。但是,苏轼为自己的自画像题诗,只有一次。一首小诗,彰显了苏轼人格的伟大,确实跟一般人不一样。

病重的苏轼,给自己的自画像题了一首诗,读来不禁泪目

公元1100年六月,苏轼教过的皇帝,也是把苏轼贬得最远的皇帝哲宗一命呜呼,徽宗继位。把持朝政的章惇失势。这个特别喜欢贬苏轼的宰相,也被贬去了海南岛。朝廷呢,又想起了有天纵之才的苏轼,于是,苏轼得以奉诏北还。

其实,年以花甲的苏轼,早就不想什么仕途了,在儋州也习惯了。像东坡这样达观的人,不管到哪里,都能安身立命。看人,在他眼里没有一个不是好人,看地方,在他眼里没有一个地方不是好地方。

但是,朝廷命令来了,就得执行。于是,他离开儋州北上。当时儋州无数人送别,哭声一片,可见苏轼在儋州人缘太好了。他沿水路北上,每到一个地方,都有很多民众围观。特别是到常州时,围观的者数以万计,连苏轼自己都说:莫看杀轼否?可见人之多。

病重的苏轼,给自己的自画像题了一首诗,读来不禁泪目

那时候,民间都在传苏轼将出任宰辅。从仁宗朝到现在,苏轼这个一直被传的宰相,却一直没做宰相,百姓都认为这次苏轼一定是宰相了,可以干一番事业,造福百姓了。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东坡竟然病倒了。起初他自己并不怎么在意,自己给自己开了药,直到后来才感觉到病体很重了。这个时候,除了应酬来探病的人以往,就躺在床上,望着墙上的一张画出神。

这张画是当时著名的画家李公麟所画,东坡倒不是看那画,因为画的就是他本人。他看的是画上题的那首诗。这首诗也是他自己所题,他很喜欢这首诗。确实,这首诗非常值得欣赏。我们来看看这首诗: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诗的意思很好理解,没有一处用典,都是大白话,跟现代诗人写的诗差不多。这首诗应该是东坡为自己一生的总结。我已经心如死灰,身体更像是没有缆绳任命运漂浮的小舟。如果有人问我平生有哪些功业,我只能说三个地名,黄州、惠州和儋州。

病重的苏轼,给自己的自画像题了一首诗,读来不禁泪目

苏轼从仁宗朝高中进士,宦海浮沉四十年,顺境时少,逆境时多。在仕途上,在人生旅途上,他都已经没有了多少热情,心如死灰。这个基调,跟苏轼一生的达观似乎不符。但是,只要想到苏轼此时的境遇,也就能够理解了。写了这首诗不久后,苏轼就离开了人世。这样病重之中,再达观的人,也燃不起火花了。

不知朋友们注意到没有,这首诗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最后一句。一般人在总结自己的时候,不管是一生的,还是阶段的,都是找出自己的亮点。苏轼作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目标的人,亮点不是自己当的最大的官,就是自己政绩最佳的任上。

病重的苏轼,给自己的自画像题了一首诗,读来不禁泪目

苏轼总结自己,按照常人的做法,应该写的是皇帝的老师,是礼部尚书,写杭州刺史。你看唐朝的李白,只要写到自己就是“翰林”,生怕别人忘记了,杜甫张口就是“工部”。苏轼的级别比他们都高,还是值得炫耀一番的,何况还曾经为帝师呢。

但是,我们看到,苏轼在总结时,写的竟然是黄州、惠州和儋州。这三个地方,在一般人看来,这是苏轼的伤心地。他总结自己一生功业时,竟然定位在他的伤心地,这跟常人是最大的不同。黄州,苏轼初贬,“乌台诗案”的惊惧还在,心里的阴影还没有散去。惠州,那是他最不堪回首的地方,在那里,他失去了心爱的女人王朝云和儿子苏遁,这是多么悲恸啊。而儋州呢,这是他贬谪最远的地方,他是打算死在那里的。

病重的苏轼,给自己的自画像题了一首诗,读来不禁泪目

这就是东坡,他是忘不了豪放的,他是忘不了达观的,他是忘不了调侃的。这一句,其实是在调侃自己,用这个句“满纸荒唐言”,来告诉读者,失意也好,坎坷也罢,都是人生,都是值得纪念的人生。这就是东坡的伟大之处,也是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在这对待人生的态度上,他远胜于李白杜甫等才华逆天的大文豪!

大家对于东坡这首自画像的题诗,是怎么理解的,有何高见?欢迎留言讨论。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觉得文章还有一点点价值的话,别忘了点赞、转发、评论和收藏,谢谢您,爱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