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沈阳的三经街有什么历史?

青梅煮酒58727816


沈阳有城一说,可追溯到西汉。秦朝建立后,沈阳地区隶属辽东郡,西汉时期在这里建了“侯城”,这是沈阳城的源头。宋辽时期,辽太祖这里修筑土城,并在沈阳设沈州。

1296年,元朝改沈州为沈阳路,开始出现了“沈阳”一名,明朝称为“沈阳中卫”。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1634年,皇太极升沈阳为盛京,后成为清朝的陪都。1657年,清朝设奉天府,沈阳又称奉天。光绪年间设奉天省。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列强瓜分掠夺中国,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东北惨遭劫难,特别是1905年3月的日俄分别集中几十万兵力,在沈阳进行“奉天大会战”,沈阳城及居民惨遭劫难。

俄战败后,日得到了原属俄的南满铁路及其附属地,日又要求中国开奉天商埠,为使其居住、经商方便,允许其租赁或自建房屋、货栈等。

1906年,在沈城小西门、大西门外划定为外国人居留地,西关边门外辟地万余亩为商埠地。

随后,奉天开埠总局在这里开始修路,路名采用了新的命名方式,东西向的路命名为××纬路,南北的路命名为××经路,这些经纬路的出现,就有了欧化的味道。1931年,商埠地共有35条纬路和31条经路。三经街就是这些经纬街路之一。

三经街就是20世纪前半叶的“领事馆街”,是和平区与沈河区的分界,全长3.6公里,洋式建筑较多,三经街也是20世纪沈阳历史的见证,或说是列强殖民史的遗迹。

当年俄(日)驻奉天总领事馆旧址,美国、英国、法国的领事馆、满洲日日新闻社奉天支社等,很多重要的历史建筑都在这条街或附近。可以说,短短的一条三经街,把20世纪沈阳的历史串了起来。

三经街——历史一条街。


郑国柱


沈阳三经街这一片的街道名是非常有特点的,不像是沈阳其他地方的街区,名称都用地名什么的,比如长江街、南京街等,这一片的街道大多数是用经纬命名,一经街、二经街、三经街……九纬路、八纬路、七纬路……这种命名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可以追溯到一百年前。

沈阳虽然一直是大清朝的陪都,但是自身的经济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直到20世纪初,沈阳才有了一个经济体量的飞跃。1906年,根据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通商条约,从今青年大街到和平大街之间划出大块土地,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称作商埠地。沈阳开商埠后,外国的很多领事馆就坐落到了三经街沿线。

后来张作霖大力发展民族经济,于是开发出了北市场和南市场,而三经街就正好北接北市场,南接南市场。

经纬命名就是南北为经路,东西为纬路,后来经路改为经街,以三经济为中心,随着沈阳城的繁荣,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已经有了31条经路和35条纬路。

三经街现在有大约3、6公里长,还保留着不少百年建筑,据不完全统计就有20多座建筑被列入市级保护文物或不可移动文物。仅在北三经街到四经街、八纬路到十一纬路之间就有着8座百年老建筑,当年的老辽博也坐落在这附近。

而沿着三经街北走,在四纬路和六纬路之间,就是当年外国领事馆的所在地。俄国领事馆现在成为了沈阳迎宾馆,美英法领事馆现在变成了市民休闲的八一公园。解放后,以前的辽宁日报和沈阳日报则坐落在三经街的两旁。


辽沈晚报


老沈阳的三经街是仅次于中街,太原街的第三商业文化街,他南北联结南京场,北市场。当初的中苏友谊宫,沈阳艺术宫,沈河工人俱乐部,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领事馆,原汇丰银行(文革时期辽宁省军区)安乐窝沈阳友谊宾馆八一公园等。老建筑几十座,也是中街到太原街的中心地待。三经街沈阳最古老街之一。


铁军7609


三经街除了建筑有特色,还有达官贵族的住宅比较集中。三经街的桃花是一大亮点,当年。《沈阳日报》文艺部编辑胡中惠老兄专门发表了一篇“三经街的桃花”的散文。我也为刚刚入职沈报财政部的李校友、陈校友在三月的桃花树下,拍过靓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