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历史上都有哪些好爸爸?

陕西和校园


中国历史上皇权争斗,父子相残的彼彼皆是,帝王中有哪些好父亲呢?

赵武灵王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变革千古流传。赵武灵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公子章,小儿子赵何。赵武灵王因为喜欢赵何的母亲吴娃,就把王位传给了小儿子赵何,自己称主父。后来赵武灵王看到大儿子要给小儿子屈尊叩拜,心里不忍,就想也给大儿子公子章也弄个王做做。可以父亲是好父亲,儿子未必就是好儿子了。大儿子想杀小儿子夺位,结果小儿子反杀了大儿子,好父亲赵武灵王最后被小儿子活活饿死了。

诸葛亮



诸葛亮有三个儿子,亲儿子诸葛瞻,养子诸葛乔,还有一个就是刘禅。诸葛亮给亲儿子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名声,诸葛瞻长大以后只要稍微做点成绩,就被人夸大传播,最后还娶了公主。养子诸葛乔,诸葛亮虽然对他管理严格,但是也为他娶了公主,可惜最后早死了。诸葛亮对皇帝儿子刘禅最好,自己劳心劳累,刘禅却只需要安心享乐就行。

李显



唐中宗李显,曾被武则天贬为庐陵王,被贬期间和韦皇后同甘共苦,还生下了安乐公主李裹儿。后来李显发动神龙政变,再次登基。对待安乐公主可是宠的不行,神圣的圣旨,李裹儿直接遮住内容让李显批准。后来甚至要做“皇太女”,把太子都给逼反了!李显反而更加宠爱她。可惜女儿的权力欲望泰大,传说甚至毒死了自己的父亲。

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



朱祁镇因为土木堡之变,失去了皇位。孙太后立朱祁钰为皇帝,但是仍然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但是朱祁钰不满足,为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不惜废皇后,得罪太后。朱祁镇本来已经认命了,自己被困可以忍,儿子被废不能忍,果断发动“夺门之变”,再次夺回自己的皇位,儿子太子之位。


汉征西大将军


历史上的好爸爸有很多,唐太宗李世民绝对算得上一个。

唐太宗李世民共有14个儿子,为了教育好诸皇子,培养出大唐合格的接班人,他专门写了《帝范》、《戒皇属》、《自古诸侯王善恶录》,发给皇子们阅读。

常以“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来教育训诫诸皇子。

有一次太子石庶子李百药见李承乾嬉戏过度,作《赞道赋》用来讽谏。李世民见了遣使对李百药说:“朕于皇太子处见卿所作赋,述古来储贰事以诫太子,甚是典要。朕选卿以辅弼太子,正为此事,大称所委,但须善始令终耳。”于是他奖励给李百药骏马一匹,彩物三百段。李世明强调尊师重教的同时也鼓励师宝对太子的过失言论谏言。

我们现在的很多家长也应该学习一下唐太宗李世明的做法,虽然我们的子女不是什么皇孙太子,但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娇生惯养。使得有些孩子在学校里不够自立,遇到一点小事就哭闹,甚至还不尊重老师。

这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可以借鉴唐太宗李世明的做法,支持教师的工作,特别是支持教师对孩子进行严格要求,严格教育。

说话说“严是爱,溺是害”严格教育,不过分纵容孩子才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作为家长,为孩子选择好的教师和好的教育环境,也是特别重要的,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