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历史上有没有谁把自己吹的牛都实现了?

大侃历史


刘秀——

刘秀当年去长安求学,看到禁卫军的威风和见识了阴丽华的美丽,留下了那句“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最后,刘秀不仅仅娶了阴丽华,还做了东汉的皇帝。


陈胜——

陈胜少时和几个友人在耕种。觉得太苦了,就感慨了一句“苟富贵,无相忘”。意思是我以后发达了,不会忘记你们的。然后引得旁人一众讥笑,说你都混到这个份上了,做什么白日梦。陈胜摇头叹息,又是一句千古名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最后,陈胜,吴广起义,建立了张楚政权,虽然最后兵败身死,不过也风光无限。


赵奢——

赵括的父亲。赵国名将。原来只是赵国管理税务的官员。有一次秦军来犯,赵王想让人带兵救援被困赵军。当时包括廉颇,乐毅等人,都觉得此战不可为,但是赵奢站出来,喊出了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之后,没什么带兵经验的赵奢就领兵出发,击败了秦军。


黄巢——

唐末农民运动领袖。在被唐朝政府军到处围堵的时候,写下了《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谁能想到,几年后黄巢真的带军杀入长安。之后建立了自己的大齐政权。


项羽和刘邦——

当年,项羽还只是一个颠沛流离的少年;当年,刘邦还只是乡派出所所长。

在两人看到秦始皇巡幸路过的场景,惊叹于始皇帝的气派时候,两人都发出了感慨。

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耳!最后,就是这两哥们灭了秦,之后楚汉争霸。


朝史暮想,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朝史暮想


有啊,科学家。

我们小时候看的很多科幻小说,现在不都实现了吗!

什么千里眼,顺风耳,打电话能看见和自己通话的人。

在家里能看电影,看大戏。

天天不出门也能尽知天下事。

老天不下雨,咱们叫它下。

炮弹会长眼睛,追着目标打。

打仗为了不牺牲人,做遙控战士,无人机,去攻击敌人。

从机器这边,把牛赶进去,那边罐头就出来了。至于是不是连毛带屎的做,我也不敢进去调查。我怕这鬼机器,把我也做成罐头!


干杯安德烈


人们往往把从现实的条件来看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言论称为“吹牛”,于是毫无根据的吹牛与科学分析判断的预言便鱼目混珠了。但是,即便是毫无行动的吹牛,谁又会说自己是在吹牛呢?“吹牛”与否都是别人判断的推论。

深谋远虑、高瞻远瞩,有时候往往也会被大多数人当成是“吹牛”,因为这种基于更高境界和维度的分析判断,这种超乎寻常的远见性,这种伟大的战略预见,是别人根本不会相信的,他们总认为那简直就是“吹牛”,只有时间和实践证明了,他们才会明白他说的是真的。毛泽东主席就是经常这样被世人认为是“吹牛”的一个人,但他说的都实现了。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1925年秋写作,1927年至1976年,这个书生指点了中国的江山)。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1年1月写作,1949年10月实现了星火燎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1935年春写作,此后实现了党和红军新的开端)

《论持久战》:中国能够速胜吗?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会亡吗?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兵民是胜利之本。(1938年5月写作,1945年8月实现了抗战胜利)

现在是否提打倒蒋介石?做此工作而不提此口号。口号仍是一月十三日停战位置和政协决议。而且消灭他七十五个旅以后,美国还会加强援助,新的困难又会来。因此,不但要准备三年到五年,还要准备十年到十五年。(1946年11月)……对蒋介石的斗争用五年时间来解决,现在不公开讲出来,还是准备长期作战,五年到十年甚至十五年。(1947年7月。但是,随着指示刘邓大军放弃根据地,挺进大别山,打到外线去,以及三大战役的实施和百万雄狮过长江,用了四年的时间(1946~1949),就基本上消灭了800多万国民党正规军和非正规军,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原子弹就这么大个东西嘛,没有这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好吧,我们也搞点原子弹,我看有十年功夫完全可能。(1958年7月毛主席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发言。苏联人知道后说“别说十年,二十年也搞不出来”;美国人知道后说“中国别说十年,就是一百年也搞不出原子弹”。但是,1964年10月,仅仅用了六年多时间,中国的原子弹就爆炸了)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写于1965年5月,现神舟号、嫦娥号太空飞船和蛟龙号潜水器正在逐步实现)。




WILLSON39


不能说吹牛吧,只能说是一个伟大的志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当大家回答“为明理而读书。”“为做官而读书。”“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时,周恩来慨然说出一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此言一出,使得老师不禁赞道:“有志者当效周生。”

十四年后,周恩来进入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

十七年后,周恩来发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将军阀势力赶出上海。同年,共同领导南昌起义,打响共产党人武装夺取政权第一枪。

二十六年后,周恩来主导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十六年后,周恩来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与毛主席共同指挥百万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

三十九年后,周恩来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成功地组织领导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并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此后二十余年间,周恩来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山水水,把五十六个民族的心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他的足迹也遍布了亚非欧兄弟国家,为新中国争取到了107个邦交国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到周总理去世时,中国已经从一个GDP世界排名104,一穷二白的贫弱国家,一举崛起为一个GDP世界排名第八,拥有现代工业体系,航天技术和核武器,赢得广泛国际尊重的东方大国,可以说,周总理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一豪言壮语。


每日一段历史


老爹的看法:

在中国历史上,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梦想、兑现了自己当初说过的话,这样的人物有很多。老爹就随便说个人物,比如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

刘邦当初说过的话:“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还是秦朝的官吏泗水亭亭长的时候,曾经去过咸阳那里服徭役。不巧的是,遇到秦始皇的车架巡行队伍,老百姓们都跪在路边迎接车架。刘邦偷着机会,一边看巡行的队伍,一边看秦始皇的仪容,好不威风。

等到秦始皇的车架巡行队伍走远了之后,刘邦感慨道:“这才是男人该做的事。”他的言下之意就是,刘邦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够像秦始皇这样,出行的时候,老百姓们都跪地迎接,前面有兵士开道,自己高坐车架中,威风八面。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史记•高祖本纪》

后来,刘邦顺应时势,起义反秦,并率先攻入咸阳。最后,在楚汉战争时期,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平定各路诸侯,最终成功登帝,建立西汉政权。

刘邦,也算是实现了,自己当初说过的话。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老爹有话说:你对“历史上有没有谁把自己吹的牛都实现了?”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里,发表你的看法。


老爹有话说


黄巢出生于820年,死于884年,曹州人士,出身与盐商世家,并且善于骑射,精通笔墨具有诗风才气,但是成年之时屡次考试就是不中。

在游览京都长安后写下了《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谁曾想黄巢当时愤恨写下的诗,在十年之后真的成为了现实。

在公元874年,盐贩子王仙芝率先在长垣起义,第二年黄巢便也相应起义,率领着数千农民武装在曹州与王仙芝会师,共同下定决心要纵横天下,推翻这腐朽的统治,实现天下平均的思想包袱,唐朝皇帝得知十分惊恐,立刻调集了五路大军要去围剿义军,黄巢率领着义军杀出了河南,踏入了安徽,横渡长江,占领了江西,势如破竹每到一地都开仓放粮,打豪强,深受百姓爱戴。

黄巢的义军队伍很快发展到了五六十万人,在公元879年,黄巢以义军统领的名义,昭告天下,要兴师北上直插中原,要推翻唐朝统治,两年后成功攻入了皇城长安实现了当年的吹牛,百姓夹道欢迎,黄巢顺应天意在皇宫内登上皇位,国号为“大齐”,改年号为“金统”。

因没有建立根据地的缘故,很快唐军连续攻克咸阳等地杀向长安,黄巢率兵仓皇出逃,被唐军在身后追着围剿,起义军收到重创,开始向唐军投降,黄巢率精锐突破重重包围,向山东撤退,后被困于泰山狼虎谷中誓死不祥,拔剑自刎而死。其后共十年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腐朽统治。


饕餮史海


秦始皇出巡会稽渡浙江,项羽看到宏大的场面,说自己可以取代秦始皇,“彼可取而代也”。后来项羽起兵反秦,焚咸阳,自为西楚霸王,风头比秦始皇更甚。同样是见到秦始皇出巡的场面,刘邦感慨做人当如此,“大丈夫当如是也”,所以后来他击败项羽,建立大汉,实现了当初的梦想。

这种在历史上不少出现,这里主要说一说三国的几个吹牛的人。

刘备。刘备小时候家里穷,织席贩履为业,但人穷志不穷,家里东南方向有一棵五丈高的大桑树,远望如车盖,刘备曾向他的小伙伴吹牛,“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羽葆盖车是天子礼仪,言外之意自然是要当皇帝。后来折腾了四五十年,他真的成为蜀汉开国皇帝。

诸葛亮。诸葛亮年轻时名声还不大,躬耕于南阳,跟他的一众朋友吹牛自己是像管仲、乐毅一般的人物,“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乐毅黄金台拜将,带领燕军差点灭掉同为七雄之一的齐国,可见身为农夫的诸葛亮吹了多大的牛。但最终诸葛亮成为蜀汉丞相,军政一把抓,不但能比肩管仲乐毅,后世更是成为智慧的化身,名气远远超过二人。

袁绍。袁绍和曹操起兵讨董的时候,曾经问曹操如果不成功怎么办,曹操问他会怎么做。袁绍说他将“南据河,北阻燕、代,兼夷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讨董失败后,他夺取幽冀,占领并青,真的就南向争天下了,然后被曹操击败。

曹操。曹操回答袁绍,要“任天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后来他统一了北方,建立大魏王国。还有他曾说如果没有他,天下不知道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北方诸侯几乎都是他平定的。

关羽。关羽视颜良文丑插标卖首之辈,后来就秒杀了二人。但这是小说,正史中只万军中斩杀颜良,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吹牛。


三国逐梦


有,但是我觉得很多吹牛的都是实现了才敢这样说。

流传的最早,也是最广的吹牛可能就是“亡秦必楚”,根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怀王客死于秦国的时候,楚南公就说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我说一说我的想法。

秦国对于楚国的确不地道,但是说实话,秦国早晚都要灭楚国,楚怀王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的号召力,那为什么很多楚国人都怀念楚怀王呢?为什么楚国会喊出“亡秦必楚”的口号出来?

第一:只有楚国还有反抗力量。

先看一看历史典籍。这是《史记·秦本纪》《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

史料记载秦国和其他国家的战争,韩赵魏三晋和秦朝PK,死伤特别惨重。

齐燕又互掐,齐国差点灭掉了燕国,燕国也差点灭掉了齐国。自此燕国再也没有了大动作,齐国也无法和秦国抗衡。

相比之下,楚国好的不是一点两点,战国时代六国里面只有楚国没受到很严重的伤害,虽然也和秦发生了几次大规模战争,但是互有胜负,秦国砍了楚国十几万人,但是始终没能从根本上摧毁楚国的国力,甚至到了后面依然需要60万军队来征服楚国。所以秦朝一统之后,还保留反抗力量的只有楚国。

第二:偶然因素

其实“亡秦必楚”这个口号和“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反清复明”一个性质的口号。秦国灭燕国的时候,肯定燕国人也会说“亡秦必燕”,秦灭赵时,赵国人也肯定说“亡秦必赵”,“亡秦必魏”“亡秦必楚”都是口号,但是灭秦的刚好是楚国的项羽,几百年之后,也就“亡秦必楚”这句口号流传下来了,我毫不怀疑,要是赵国人灭的秦,流传下来的肯定是“赵虽三户,亡秦必赵”这句口号。

所以不是吹的牛都实现了,而是当你成功了之后,你吹的牛都会被崇拜者说成你从小就有远大理想,从小就有高远的志向。

陈胜不成功,谁会记得“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

黄巢不成功,谁会记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

刘秀不成功,谁会记得“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句话?

吹牛不要紧,要紧的是有没有实现它的志向,意志和努力。


陈子帅菌读文史曰


王阳明,从小立志当圣贤,结果还真成了圣贤!


小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长大后,你想成为什么?”,大部分人都会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美好向往说出自己的答案。我想成为老师,我想成为医生,我想成为科学家,我想成为宇航员......

我们的小王阳明绝不落此俗套!什么执金吾,金榜题名这些都太LOW了,王阳明从小的志向就是当圣贤!没错!就是当圣贤!那么问题来了,圣贤具体是个什么职业?成为圣贤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是否成为圣贤谁来评定?谁能评定!我们知道孔孟老庄这样的圣贤千年也难得出现一个,而且他们的圣贤之名大多数是后人尊崇的,当世圣贤谈何容易!


而王阳明偏偏就实现了当初的目标!不仅成为了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更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创立的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来传入日本,在整个东亚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可以说王阳明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圣贤!


当初在别人眼里“吹过的牛”,王阳明还真的实现了。纵观整个人类历史,这样的壮举鲜有人实现!


亘古怀念说史


韩寒:基本上我吹出来的牛都实现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26, "file_sign": "ed3f38f51af60baed79781a3501108c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