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法治營商|一紙判決為何能創造千萬稅收?

法治營商|一紙判決為何能創造千萬稅收?

【要點】

這個案件的訴訟費才10塊錢,標的雖然有幾十萬,因為是勞動爭議,所以按標準只需繳納10元,判決書雖然洋洋灑灑4000多個字,最後的判決卻只有簡單一句。當事人也沒什麼特別的,原告是一位離職的員工,被告是一家沒有太大名氣的公司,庭審的過程相當平靜,雙方的律師雖然針鋒相對,但大體上還是就事論事。

無論怎麼看,這都是一件不起眼的“小案件”,以及於當我們問起主審該案的民一庭副庭長王璟時,她需要想上老半天才能想出來點大致的情況。畢竟,她一年要辦好幾百個案件,這種案件屬於那種不值一提、判完就忘的範疇。

當事人卻不這麼看,特別是那個涉案的公司,他們說:就是因為這個案件,企業吃下了增資擴產的定心丸,他們把周邊縣市的業務全部集中到了高郵來。2019年,這家企業在高郵繳納了1500萬的稅款。

而這一切的起點,就是這場10塊錢訴訟費的官司。

【案情】

今年1月,金某將遠洋公司告上法庭,認為遠洋公司違法終止勞動合同,要求給付賠償金等近50萬元。

此情此景,很容易讓人想起大公司欺負小員工的畫面。電視劇通常都這麼演。居高臨下的大公司,蠻橫陰險,各種坑蒙拐騙,悽慘悲涼的小員工,最終被掃地出門,各種無可奈何。然後群情激憤,小員工憤然拿起法律武器,誓死維權……

法治营商|一纸判决为何能创造千万税收?

王璟法官平常不看電視,沒這閒功夫,但她知道現實遠比電視裡演的還要精彩。接到訴狀的遠洋公司卻是一頭霧水,感覺比竇娥還冤。去年眼看金某的勞動合同就要到期,幾次催他續簽合同,都沒有得到回應,合同期滿後,他一天都沒多呆,拔腿就跑。怎麼到頭來變成了自己違法,還要賠這麼多錢?

公司很憋屈,平常千小心、萬留意,一次次地強調人力資源管理的合規性,可還是避免不了官司的發生,更讓人擔心的是,這上上下下好幾千名員工,大家都在看著,萬一這官司要是輸了,賠錢事小,再引發什麼連鎖反應,可就真是吃不了兜著走了……

【裁判】

原告金某的訴求很明確,我在公司任高級船員七年,最後一份勞動合同約定工資是:船上每月28000,船下每月1500,合同期至2018年3月16日屆滿,實際上3月17日才下船待工,後遠洋公司拒發工資、拒繳社區,構成違法辭退。所以,被告應給付2N,即兩倍於7個月工資(28000*7*2)的賠償金,共計39.2萬元,加上加班、福利等等其他應得權益,要求判令被告給付近50萬元。

被告的答辯意見講了另一個版本的故事,原告原本就不想繼續跟公司續簽勞動合同,公司提前數次要求續簽,均未得到積極回應。原告的合同2018年3月16日到期,到期後原告不辭而別,主動離職,還在電話溝通中明確表示不再入職。所以,被告並未辭退原告,也沒有違反合同和法律規定,原告的請求沒有依據。

法治营商|一纸判决为何能创造千万税收?

雙方的爭議一目瞭然,簡單說如果是公司辭退了金某,那就要支付賠償金,如果金某主動離職,那公司就不需要賠償。

看到原告提交的證據,遠洋公司倒吸一口涼氣:原告的船員證表明交班下船的時間是合同期屆滿的第二天3月17日,原告還有一份公司出具的解聘證明。原告認為,合同屆滿後自己仍為公司服務,雙方的勞動關係仍然處於持續狀態,而解聘證明則證實了公司違法辭退的事實。

經歷最初的慌亂之後,公司向法庭提交了另一組證據,證明金某實際於合同到期當日交班下船,即使原告工作到第二天,這也是合同中約定高級船員“必須完成倒班”的義務,並不影響合同期限屆滿的法律效力,亦不能視為此後雙方勞動關係的當然存續。公司出具證明是應原告要求方便其辦理社保手續,相關人社機構亦證明原告主動離職的經過。另外,原告從公司離職後並未失業,多次登船工作,事實上已經為其他公司提供勞務。

綜合雙方的主張和證據後,王璟法官認為,原、被告勞動合同於2018年3月16日屆滿,雙方未續簽,原告認為被告違法辭退缺乏充分的事實依據,其訴求不能成立。據此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原告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二審維持原判。

【評析】

法治营商|一纸判决为何能创造千万税收?

什麼是營商環境?世行有一套詳盡細緻的評價標準,能打出具體的分數,得到精準的排名,但這只是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整體評價。這個評價當然很有價值,可以成為投資經營的參照座標,但對於一個具體的企業或公司而言,這個評價仍然不夠具體,不夠直觀和感性。

在企業看來,營商環境就是一種感覺,一種人身和財產上的安全感,一種通過平等的市場競爭和公正的法治供給營造出來的安全感,一種“只要合法經營、合規管理,就不用擔驚受怕、顧慮重重”的安全感

本案中,遠洋公司在訴訟開始時的憂慮,其實就緣於這種安全感的缺失。面對日漸苛刻的輿論環境,對於這種小員工狀告大公司的糾紛,企業不知道法官會怎麼看?更不知道法官能不能頂得住?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企業在勝訴後立即追加投資,這些投資又很快轉化為稅收,就是因為安全感的迴歸。

所以,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有時候對於法官而言,審理好一件10塊錢訴訟費的案件,就會收到出人意料的結果。

素材報送|民一庭

主審法官|王 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