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历史上的严世藩是怎么死的?

孔143297732


严世藩可不是坑爹一代啊,反而是“挺爹”一代,他老爸严嵩能当二十多年的首辅宰相,还是这个聪明的儿子在背后帮的忙,不过挺爹过头了就是坑爹了。这个自诩明朝最聪明的人之一的严世藩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做事太过嚣张和高调,最后被徐阶设计,嘉靖皇帝以谋反的罪名杀了严世藩,当然严世藩没有谋反,是冤死的,不过被严世藩诬陷谋反而死的人多了去了,严世藩那是报应啊!



严世藩是个独眼龙胖子,眼睛瞎了一只,可能身体缺陷,大脑聪明吧,的确严世藩是聪明的,心机也深沉,他在背后帮老爸严世藩出谋划策,严嵩能这么多年当首辅严世藩是出了不少力的。最关键的是严世藩摸清了嘉靖皇帝的心思,擅长揣测皇帝的心思。嘉靖很多时候给臣子的旨意都不是直接说出来,而是一句诗词,或者一段不知说什么的话,而严世藩很厉害,在这云山雾罩之中猜出了嘉靖真正的意思,这一点很厉害,不过他遇上了心机更深沉的徐阶,徐阶为了铲除严嵩父子那是蛰伏了很多年了,徐阶明白,要想干掉严嵩,必须找把严嵩的智囊严世藩给干掉,等了多年,徐阶至终于等到机会了。


嘉靖皇帝越来越不满严嵩了,不过养一条狗养了二十多年还是有感情的,所以嘉靖也没有要干掉严嵩的意思,严世藩仗着老爸的权势,他又是工部侍郎,趁着做工程的机会贪污受贿,大捞钱。嘉靖建宫殿,严世藩也敢贪污捞钱,嘉靖出了名抠门小气,连我的钱都敢贪,太胆大了,活得不耐烦了吧!嘉靖于是处罚了严世藩,把他发配到边疆充军,严嵩上书要求嘉靖把儿子换个好地方流放,嘉靖不同意。最有意思的是严世藩在流放途中,居然逃跑了,没办法,谁叫很多官员都是严嵩一党的呢。最牛的是严世藩不仅逃跑了,还大摇大摆回到自己的江西老家,这也太猖狂了吧,简直把法律当儿戏嘛!严世藩为什么那么猖狂,因为他猜出了嘉靖皇帝是不想杀他的,因为用贪污的罪名杀了他,那嘉靖不就是担了个昏君的骂名吗,嘉靖很注重名声,所以严世藩只要不太过份,嘉靖也就不会杀他,只是严世藩没想到他遇上了比他更有心机的徐阶,徐阶也摸清了嘉靖的心思,因此对症下药,设计干掉了严世藩。


逃跑回到老家的严世藩,被江西的官员报告给了徐阶,徐阶为了掌握更多情况,就派了心腹去江西摸清情况。刚好徐阶的心腹去到了严世藩的老家,而这时的严世藩正好盖大楼享乐呢,你一个逃犯还盖房子太猖狂了吧,于是徐阶的心腹和严世藩起了冲突,严世藩嚣张啊,用砖头砸了这个人,还扬言一定要干掉徐阶,这就惹祸了,徐阶知道情况后,明白干掉严世藩的机会到了。徐阶马上跑到嘉靖皇帝的宫殿里,抱头痛哭,大喊皇帝救命啊,那眼泪就像流水一样,哭的那真是肝肠寸断万分悲痛啊,徐阶的演技真不错呢!嘉靖皇帝正在睡觉,被徐阶的哭声吵醒了,一看到徐阶痛哭流涕喊救命的样子很不解了,问道你怎么要我救命啊,谁要杀你啊?徐阶于是把严世藩逃跑会老家的事情一一说了出来,最后说严世藩扬言要取自己的命,所以痛哭要皇帝救自己的命。嘉靖听了非常愤怒啊,你严世藩这么嚣张,你以为你是皇帝吗,我才是皇帝,徐阶是我的首辅,有资格杀徐阶只能是我这个皇帝,你严世藩一个逃犯爬到我的头上了,看来是留不得了。嘉靖劝解了徐阶,要他不用担心,有我嘉靖在,没人敢杀你。徐阶的演出终于成功了,终于让嘉靖对严世藩起了杀心,当然还有最后一步,就是给嘉靖杀严世藩的借口。



随后徐阶指示手下的官员上书弹劾严世藩,说严世藩打算谋反,私藏兵器,连龙袍都制订好了,要集中了几千人的土匪打算谋反,嘉靖看到了上书,决定杀严世藩了,对于嘉靖来说,严世藩是否真的谋反不重要,关键是以什么借口杀他,以贪污的罪名杀他,污了嘉靖的名声,谋反的借口就不一样了,嘉靖可以维护自己的名声,这个借口非常好!徐阶就是掌握了嘉靖的心态,把最好的理由送给了嘉靖,嘉靖什么都能忍,就是唯独不能忍谋反挑战自己的权威,最后严世藩被以谋反的罪名砍头,严嵩被贬回老家,最后活活饿死了!



历史神秘人282698251


我们了解严世蕃可能最多的就来自于《明朝那些事儿》和《大明王朝1566》了。

影视剧中的严世蕃形象不错,但是历史记载的他形象不佳。

严世蕃死于嘉靖四十四年,也就是1565年。

在张廷玉等著的明史奸臣部分中,严世蕃的形象是“世蕃,短项肥体,眇一目,由父任入仕”,写的清清楚楚,他脖子短,身体胖,盲一目。

严世番靠着父亲的地位平步青云,但是他也自己给自己挖了坑。

严嵩掌权时年事已高,很多主意都是严世番定。对严嵩的评价有如“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很低。嘉靖皇帝不怎么管事,大权就落在了严家。

(《大明王朝1566》中的严世番剧照)

严世番贪赃枉法,乃天下是大贪,卖官自肥。他甚至连裕王(未来的皇帝)的钱都敢收,那为什么裕王方面给他钱呢?因为已经三年的岁赐没发放了。严世藩还能管到户部发钱这个事。

严氏父子的很多罪行都是取悦于皇上才做的,因此徐阶等人想要对付严家需要好的办法,避开皇帝。

“龙文又招直(明代有两个名人汪直,一个是西厂汪直,一个是海盗汪直)余党五百人,谋为世蕃外投日本,先所发遣世蕃班头牛信,亦自山海卫弃伍北走,诱致外兵,共相响应”,意思是罗龙文招集汪直的余党五百人,策划为世蕃外投日本。这是件非常严重的事。有人也弹劾他“江洋巨盗多入逃军罗龙文、严世蕃家”。这些最终断送了他的性命。

嘉靖皇帝和严嵩的相处中其实也越来越不喜欢,逐渐偏好徐阶。这也是严家倒台的一个方面。


泊图泊途


严世藩是被嘉靖皇帝赐死的,但是处死严世藩的罪名都是子虚乌有的,也可以说严世藩是被冤死的。严世藩真正的死因是自己咎由自取,“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话最适合用在严大公子身上。

严世藩和父亲严嵩最大的罪行就是把持朝政、陷害忠良。严嵩当了内阁首辅二十年,期间也有很多大臣上疏参劾严嵩。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一心炼丹成仙的嘉靖不但不理会,还处死了很多弹劾的大臣。其中以锦衣卫沈炼和兵部武选司员外郎杨继盛最为惨烈。但是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与严嵩同为官场老手的徐阶迎来一个搬到严嵩的大好机会。


古代皇宫最为怕火,因为皇宫建筑都是砖木结构的。嘉靖四十年皇宫就迎来一把大火,皇帝居住的西苑宫殿化为一片废墟。严嵩当时可能年过八十精力不行,提出一个让皇帝迁往南苑(重华宫)的建议。这个南苑是曾经关押过前皇帝朱祁镇的监狱,你说本来就迷信炼丹的嘉靖皇帝能愿意吗?徐阶逮住这个机会向嘉靖弹劾严嵩,结果皇帝一不高兴:勒令严嵩退休,严世藩也受到了牵连被赐流放边疆。

严世藩要是好好的去边疆也不至于被处死,但是严世藩开始作死了。不但偷偷跑回老家,而且在老家欺压百姓、大兴土木延续之前在京城的豪华生活。这就引起了当地官员的不满:俗话说“墙倒众人推”你老爹都下台了,你还有什么可牛气的?纷纷上书朝廷,弹劾严世藩在老家聚众通倭准备谋反,嘉靖得知后派兵捉拿严世藩送进大牢。

进来大牢的严世藩继续作死,提出了当年锦衣卫沈炼和郎杨继盛的案子。目的就是翻出旧案好为自己开脱,但是严世藩没想到是,这些案子都是嘉靖皇帝自己办死的,要是翻案不是把皇帝自己也绕进去了吗?

在嘉靖皇帝的授意下,大学士徐阶最后给严世藩定了三大罪责

第一:严世藩勾结倭寇、聚集海匪,四处劫掠百姓钱财,后企图里通外国,逃往日本。

第二:严世藩在老家招募兵丁、训练私人武装、图谋造反。

第三:私站百姓土地、并且占用皇家王气土地、藐视皇权,罪大恶极。


虽然这些罪名严世藩都没有做过,是被冤死的。但是严世藩一生也做了很多坏事,被处死也是罪有应得!


爱历史说野史


看有意思,有内涵的历史分析;这里是—————“廖十四化生”

就像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样,有人的地方也有斗争;在明朝的嘉靖年间有着一位叱咤风云掌权了15年的权奸严嵩,我们先不管此人是有多奸多恶,但看此人掌权之长便知道严嵩的手段是何等的高明和厉害。



可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另一位韬略高手,他就是严嵩的儿子严世藩。说起严世藩,不仅是喜欢读明史的人知道他,而且常常看一些历史领域文章的朋友也会知道他;此人有名就有名在年纪轻轻,可对于权术韬略很是精通,他的父亲严嵩将严世藩作为智囊带入内阁办事,所以严世藩在严嵩掌权时被人们称为“小阁老”。

大家可能只是知道严世藩的厉害和聪明,可您知道有关体现他聪明的具体事例和细节吗?今天就让“爱看历史的廖十四”来为您通过一件事情来分析吧!

在嘉靖四十年的时候严嵩倒台了,作为儿子及其智囊团的严世藩也在嘉靖四十三年的时候被弹劾入狱,在嘉靖四十四年的时候有人列举严家父子的罪状,想要将严家父子的力量在这一场政治斗争中消失殆尽;正所谓人走茶凉,墙倒众人推,严家父子今天的这一遭遇可能早就预想过,面对这发生的一切,严嵩这个八十多岁的老翁,一个饱受宦海沉浮的权臣,在如今,他的心里很是平静。严世藩还是年纪轻轻,虽然已经锒铛入狱,但对于反击政敌和对政权的迷恋却没有因为这次打击而消减。当时的严世藩心中还是很得意的,因为他知道只要死死的咬住自己只是贪污受贿这一项,他还不至于会死。并且严世藩在狱中还曾经得意的说“任他燎原火,自有倒海水”。为了实现自己重回政坛的想法,为了洗刷这次博弈的耻辱,严世藩精心策划的了一起阴谋,这个阴谋便是让自己的门生在街上散布“只要状告严世藩和严嵩陷害沈炼和杨继盛的事实,严嵩父子一定会永世不得翻身,一定会死”的谣言。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严世藩不但没有救自己,还为敌人想出如此坑陷自己的方法呢?大家先别急,您慢慢往下看,看这曾经的“小阁老”严世藩心里到底打的是什么注意。

当时的刑部尚书和其他两位官员一听到这些从街上传出的话后,便觉得有道理,于是连夜便起草了一份状告严世藩坑陷杀害的沈炼的很多罪状,为了万无一失,他们拿着这个草书去找了徐阶,徐阶看后只是一句“各位想严世藩生还是死?”这时我们的刑部尚书便呆住了,连忙问徐阶为什么这么说,徐阶不紧不慢的答道:“各位在罗织罪名时一定要想清楚啊!”



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严世藩的阴谋。散步看似不利于自己的消息引诱这些急于报复自己的人上钩。其中的玄机便是严世藩利用了皇帝的特性来帮助自己东山再起。大家要知道皇帝作为古代的最高统治者是拥有很大权力的,所皇帝在做什么事时是不会承认自己犯错的,这不仅不利于自己权威形象的树立,还有害怕落人口舌,不利于统治,最重要的便是没面子。其实当时严世藩和严嵩在设计陷害沈炼和杨继盛的时候,特意拟以“白莲教徒”和“诈传亲王升至”的罪名呈给皇上,皇上看到这样的罪名很是大怒便很顺理成章的治了罪,杀了人。可以说沈炼和杨继盛的死是严家父子在请示皇帝后,皇帝点头才杀的,所以这一切的责任便是皇上的,他严家父子只是提出了方案,嘉靖皇上在看后同意并实施了。如果刑部尚书以这样的罪状来呈给皇上,嘉靖皇上可能碍于自己的面子和统治,不要说释放严世藩,从新启用严家父子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这件事情的核心便是刑部尚书一行人将“皇帝已经同意了的事”来作为至严世藩死地的理由,这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



在中国历史久远的长河中想要在皇帝面前弹劾一个人,不仅要考虑到自己弹劾这个人的事件有没有“致命性”,或是会不会牵扯到皇上或皇族。在古代如果你以一个人的贪腐来弹劾,是绝对弹劾不下来这个人的,例如在雍正时期的年羹尧,在后来功高盖主,虽然后来自己知道了有所收敛,但还是被喜欢算账的雍正皇帝算到了头上,最后为了保命不断的建造大宅子,不断的贪污受贿,为的就是要把自己欺君罔上或是造反的罪名给抹除掉,将所有人的眼睛只盯到自己的贪腐上来,因为年羹尧知道,只是贪腐,在雍正皇帝那里是不会被砍头的。



所以在古代如果想要除掉一个人,在弹劾的时候应该往造反、欺君罔上、干预皇家皇储和结党营私上靠拢。要知道皇帝担心的只是自己的权力有没有受到威胁,其他的鸡毛蒜皮是不会放在心上,也不会过问的。

所以,最重一代“大韬略家”严世藩则是因为自己的计中计而陨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