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你和李嘉誠之間,只差了“及時放棄”這個思維!

昨天,香港著名富豪李嘉誠宣佈退休:

你和李嘉誠之間,只差了“及時放棄”這個思維!

這位在發佈會上依舊精神奕奕的90歲老人,傳奇的一生,對各行各業的有道投資,對社會的回報反饋,芥末就不一一多說了。我們來討論一下,投資有道的李嘉誠是如何發現商機的。

洞察先機:塑膠花大王成地產大王

中國人都知道,這位華人首富是靠生產塑膠花發家致富的,但如果那一天,李嘉誠沒有見到路邊的一個可樂玻璃瓶,就沒有現在的塑膠飲料瓶;沒有意識到香港地多人少,就沒有後來的長江實業;沒有對新科技發展的關注,就沒有現在的汕大,甚至沒有今日的李超人。

你和李嘉誠之間,只差了“及時放棄”這個思維!

現在總說“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可能我們凡人中很少人能像李先生那般“眼光毒辣”、“殺伐果斷”。但,李超人經商的長河裡,曾經兩度把“發跡的源頭”親手“掐斷”。

1980年,苦心經營了30年的長江塑料廠,被李嘉誠親手結束。

2013年至2017年年初,李嘉誠在大陸和香港拋售地產套現千億,卻在歐洲大量收購供電、燃氣、通訊等公用事業領域。

你和李嘉誠之間,只差了“及時放棄”這個思維!

當然,在中國房價鼎盛的今天,大部分人對李先生的舉措很是不明白。這算是“急流勇退”嗎?價值如斯的中國房子居然比不上歐洲公用事業?

你和李嘉誠之間,只差了“及時放棄”這個思維!

及時放棄 有多少人能做到?

李嘉誠當年回應道:“在決定優先(投資)場所時,有幾個標準對我很重要:法制法規、能保證投資的政治穩定性、寬鬆的生意環境以及良好的稅收結構,

這些都是重要特徵。”這段話,至今也被不少人拆分解讀。

你和李嘉誠之間,只差了“及時放棄”這個思維!

徵收房產稅時代來臨

港真,有錢人的世界,芥末真的不懂。中國房市和投資的未來,我在這寫了估計也是被噴的。但不妨試想下,你和我和其他人中,當看到自己正在從事的行業,正在走下坡路,甚至會在不久的將來會被科技取代時,你在幹什麼?


你和李嘉誠之間,只差了“及時放棄”這個思維!

比如新零售取代人工結賬、商場系統運營;

比如自媒體的合作模式會取代傳統合同模式;

比如人工智能會取代當今社會數不勝數的職位。

你和李嘉誠之間,只差了“及時放棄”這個思維!

但在漩渦當中的我們,全當自己的眼睛都瞎了。

為什麼說沒有汕大,就沒有如今的李嘉誠?有人跟芥末說過:越老的人,就越不肯接受新事物。如果別把自己的貪圖安穩作為懶惰和眼瞎的藉口,自主把握機會,可能你都會成為李嘉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