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建议:降低教师职称比重,提高绩效工资

关于教师职称一直都让人吐槽不已,同时参工的教师晋不晋级每月工资相差竟达千余元,严重打击了未晋级老师的积极性。更重要的的是晋级的老师未必就比未晋级的老师优秀多少,甚至要差。只因岗位太少,不同学科的差别也很大,有些学科可能就是到退休也晋不了级。

我们这里有一所初中是这样规定的:女教师39岁,男教师42岁才有资格晋升一级职称,而年龄到了,又因晋的人太多还得继续排队等候。

建议:降低教师职称比重,提高绩效工资

建议:降低教师职称比重,提高绩效工资

教师职称在设立之初,是为了激励教师努力工作、立足本职、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希望教师不断学习、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增强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在本学科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降低职称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权重,或者是解决目前职称矛盾的不错方法。

职称制度问题重重

然而随着职称评审制度的推进,产生了很多的问题跟矛盾,而且日益突出。由于职称跟工资挂钩,职称受岗位数限制,达到晋升条件的人数比例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问题与矛盾凸显出来。材料造假、潜规则屡见不鲜,因职称问题,老师之间、领导之间矛盾频频。

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一劳永逸。但有些高职称老师却在工作上拈轻怕重,不思进取;而奋斗在第一线的大部分中青年教师,由于常年等待无望,职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他们也逐渐失去了斗志,失去了对教育工作的热情。所以职称问题常常为广大教师所诟病。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大家评论区q1点赞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