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明朝滅掉元朝後,蒙古人為什麼又很快變回遊牧民族,而不是繼續務農?

大美人小智慧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蒙古入侵中原以後,貴族當然是不需要種田的。

然而,底層蒙古人,比如著名的探馬赤軍,本來是蒙古人駐紮在各地的衛戍部隊,都是普通蒙古人。

結果時間久了,這些探馬赤軍的蒙古人逐步開始耕種,和周圍漢人農民沒有太大區別。

其實,此時這些蒙古人也明白了農耕民族的好處,就是穩定、和平。

種地雖辛苦一些,總體以往在草原上你死我活,到頭上討生活要好。

所以,探馬赤軍很快失去戰鬥力,變為和漢人差不多的農夫。其實種地有什麼難學的,照著漢人農夫一樣做,願意吃苦就行了。

然而,為什麼蒙古人逃回大漠以後,又繼續遊牧而不是務農呢?

這是因為,蒙古高原根本就無法務農。

這裡存在幾個嚴重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缺水。

農業生產第一就需要足夠的水,蒙古高原卻沒有水。

它的河流多是季節性的,有時候有,有時候就沒了,不能作為穩定的農耕水源。

靠天吃飯?那就得死。

一般認為,年降水400毫米是農耕的最低標準。然而,蒙古高原上年平均降水量約200毫米,最高的北部也達不到400毫米,南部甚至只有100毫米。

這點點降水量,還種什麼地?種仙人球還差不多。

就一個水的問題解決不了,就沒法種地,只能遊牧。

其實,大家別以為蒙古人像遊牧,遊牧比種地要辛苦的多,不但靠天吃飯,還存在生命危險。

大家聽過烏蘭託婭的《套馬杆》嗎?

為什麼她說套馬的漢子威武雄壯,是真男人?因為套馬是有生命危險的。

套馬以後,如果操作不當或者馬匹過於暴戾,套馬者很容易墜馬。

而套馬的時候,套馬者騎得馬匹也是高速奔跑的,墜馬下來一般不死也殘廢了。

而套馬是蒙古人整天要做的事情,大家隨便想想看就知道。

另外多說一句,其實蒙古人逃走以後,很多已經改種田的蒙古人並沒有逃,只是自稱為漢人,隨後也融入了漢人。

當時中原大地有很多這種蒙古人的後裔,一說他們的體味和漢人不同,可以識別出來。

直到新中國時期,有些地方還有風俗,女方如果發現男方某人有濃重的狐臭,就認為他是當年蒙古人或者色目的後裔,原則上就不能嫁過去。

薩沙說這個沒什麼其他意思,只是客觀說說風俗而已。


薩沙


據說蒙古征服中原以後,大約有40餘萬的移民進入中原。到元朝滅亡後,只有6萬多的蒙古人願意回到蒙古草原,30餘萬的蒙古人留在了中原各地繼續過著農耕生活。所以,留在中原的蒙古人只佔少數,大多數蒙古人還是在蒙古草原生活。

其實,蒙古滅南宋以後,遷入中原的人都是一些貴族階級,人口比例很少。普通蒙古老百姓還是留在了蒙古,繼續過著遊牧民族的生活。此外,蒙古人其政治地位都比漢人要高,他們當時把中國人分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漢人,四等南人。”這個和印度的種姓制度差不多,高等級的蒙古人,一般居住在都會城市享有很高的政治特權。且都是以家族形式的遷移,進入中原的都是富裕家庭。所以,元朝滅亡以後,很多人不願意回去。

蒙古佔領中原,在北方沿襲了金人制度,地方軍閥的勢力範圍基本保持不變,不過元朝都有派蒙古人去督查。元朝時建立了行省制度,由於元朝置中書省總理全國政務,也稱“都省”。加上元朝地域遼闊,重要都會城市設立了十個行中書省,以分管各地區。按照元朝的說法就是“都省握天下之機,十省分天下之治。”在行省設立以後,元朝用中書省和司農司等一系列專屬司機構,使用漢人的統治機構來統治人民,並在朝中任用了大批漢人。當年成吉思汗攻佔中原時,本想把中原人驅趕,變成蒙古的“大牧場”,契丹人耶律楚材建議向漢人徵收大量稅收為由反對這個計劃,成吉思汗才打消了這個念頭。後來,忽必烈滅南宋,只是在地方重鎮派遣蒙古人做州縣的首長。由於蒙古人做官的少竟然不夠分配,很多中亞人還賄賂蒙古官員到中亞當官,可見蒙古移民到中原的人,絕非普通的蒙古人。

上面我們也說到40多萬的移民,只有6萬多人回到蒙古,對於地域遼闊的蒙元來說其實幾十萬人在當時都是一個小數目。所以,移民中原的蒙古人很少。此外,朱元璋滅元朝以後,對歸降的蒙古進行了赦免,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鎮壓。結果幾代人的繁衍生息,大多數蒙古人已經習慣了農耕生活,所以很多蒙古人在明朝滅亡以後不願意回到蒙古草原繼續做遊牧民族。可能有人會問,元朝受中原文化影響,為什麼不把農耕文化帶到蒙古。由於蒙古的氣候寒冷,根本不適合農作物生長,所以蒙古人繼續過著他們的遊牧生活。


謀士說


蒙古人就是遊牧民族,蒙古人建立元朝以後,依然還是遊牧民族,根本就沒有因為佔領了中原而成為農耕民族。

蒙古人建立元朝以後,曾經幹了一個很荒唐的事,就是把中原的良田沃土,改造成草原放牧。因此,蒙古人的遊牧本能,並沒有因為建立了元朝而改變,反而是改變了中原,變本加厲了。

此外,蒙古人在建立元朝以後,迅速成為了統治階層,大量的蒙古人是不用幹農活的。當時由於蒙古人數量太少,基本被分散到各地,成為各地的權貴了。

元朝規定,無論是朝廷還是地方,第一職務都必須是蒙古人擔任,無論有才無才,前提一定要蒙古人。所以,無論是王公大臣,還是普通的縣令士紳,都必須是蒙古人擔任。甚至在鄉村,一些裡甲長都是蒙古人擔任的。而當時的蒙古人數量又不是很多,蒙古人被委以重任的數量可能都不夠,有時候還不得不由色目人充任。由此可見,蒙古人要有務農的機會,是基本不存在的。

此外,元朝還擁有龐大的軍隊,而這些軍隊的主要主力也同樣是蒙古人,這些蒙古軍隊自然也不可能務農。而留守蒙古草原的蒙古人,其接觸到的其實還是遊牧,也談不上務農的情況。

所以,明朝推翻元朝的時候,蒙古人根本就沒有務農,被趕回漠北以後,也沒有務農的本領,因此也只有選擇繼續遊牧了。

此外,蒙古人所處的北方,本來就只適合遊牧,而不適合務農,這種情況到現在也沒有變化。被趕回北方的蒙古人,不遊牧,還能做什麼呢?

不過,明朝建立以後,並不是所有的蒙古人都是不務農的。比如沒有回到北方,而依然還在南方的蒙古人,也就慢慢適應農耕了。


蘇綻


蒙古入主中原之後,向中原各地派駐了不少蒙古軍隊。在元朝時期,這些軍隊在駐地基本上不從事生產,完全靠財政供養,屬於特權階級,但戰鬥力退化也很快,並沒有蒙古早期那麼強。到中後期,元朝稍微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也基本上是依靠漢軍的,只是將領多數仍然是蒙古貴族子弟充任,漢人官吏基本上是承擔輔助功能,比如參謀軍事、籌集糧草等等這種任務。

到明朝興起,徐達率軍北伐中原的時候,蒙古軍隊在北伐主要是三個集團,但軍隊主體同樣已經是漢人為主了,只是將領是蒙古貴族。而元順帝脫歡鐵木兒北逃時所帶的基本上都是蒙古貴族及其家屬,軍隊數量並不算太龐大,因為當時北京能夠用於作戰的軍隊實際上已經沒有多少了,尤其是蒙古人,這時候在北京附近並沒有比較大的集團。

跟隨元順帝及其他將領分別退出中原的幾個大的軍事集團,因為其中漢人比較多,而這些人在逃到蒙古草原之後,並不適應當地的生活方式,所以後來逐步南下向明朝投降了,比如關中地區的一個軍事集團,還有河西走廊的軍事集團,都是如此。所以北元重返草原之後,能夠依靠的主要軍事力量,一開始也是漢人為主,漢人逐步逃回中原地區或者南下投降明軍之後,北元才又依託原本留在草原的蒙古部落,重建了軍事力量。

而且,因為明初的多次北伐,不斷掃蕩北元的殘餘勢力,窮追不捨,很快就控制了長城線以北原本適合農耕的地區,讓蒙古人被迫繼續向北撤退,完全變成純粹的遊牧民族,也就是恢復到入主中原之前的狀態。因此,北元並不控制長城線以北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能夠進行農業種植的地區,只能退回草原,繼續遊牧生活。

原本被元朝派駐內地各地的蒙古族軍隊,在明朝興起時,也基本上分別投降了明軍,之後逐步與當地漢人融合,變成了農耕生活方式。尤其是在南方,因為長期遠離元朝中央政權,也遠離草原,所以在元順帝北逃的時候完全沒有機會、也沒有條件一起逃回蒙古草原,只能留在當地。這其中,除了蒙古人,還有一些被元朝從其它地方徵調而來的其他民族的軍隊,也就是蒙古人說的色目人,比如畏吾爾人等,也基本上都在內地就地逐步融合了。

當然,也有一些地方仍然保持著聚居狀態,而且保持了一些本民族的生活習慣和文化風俗,比如湖南就有一些畏吾爾人,還有云南的蒙古族,也是在元朝時期的梁王下屬的蒙古軍隊。而這些民族即使保留了原來的民族文化習俗,在生產方式上也基本上就地變成農耕為主了。但總體來說,這樣的情況不太多,大多數蒙古人都逐步與當地漢人相互融合,失去了自己原來的民族特徵,變成漢人了。

這和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匈奴、鮮卑、羯族、氐族、羌族情況一樣,也和遼國時期駐紮在漢地的契丹人一樣,和金朝時期的女真人的情況也一樣。原本跟隨王朝進入中原地區的人是本民族中文化上發展程度比較高的那部分人,但也正因此,他們在王朝衰落和滅亡之後,基本上都沒有返回原來的故地,而是留在當地,和漢人相互融合,變成了漢人的一部分。可以說,這是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普遍的現象。

稍微總結一下,回到題主的問題本身:

第一,蒙古人在元朝的時候,留在草原的本來就不會種地,進入中原地區的蒙古人是特權階級,不用種地。

第二,元順帝返回草原時並沒有帶走太多已經進入中原地區的蒙古人,能夠依靠的本來就是留在草原上的遊牧部落。

第三,明朝初期把適合農耕的地區基本上都佔領了,包括河西走廊,留給蒙古人的基本上只剩下草原了,也就只能遊牧。

第四,一部分蒙古人學會種地,是在元朝已經滅亡之後的事情,而且是被迫的,等到他們學會種地的時候,也沒有必要返回草原了。如果不是想繼續遊牧,跑回到草原去幹什麼呢?

第五,蒙古人裹挾到草原地區的漢人絕大多數後來又都返回了中原地區,留下的很少,即便是有,他們也只能跟著蒙古人一起遊牧,而不可能繼續種地。

第六,這種情況是普遍狀況,在農業時代,要種地就只能在400毫米降雨量線以南,進入這條線以北地區,無論漢人還是蒙古人,都只能遊牧。


蕭武


務農也要有條件才行!再說蒙古人的飲食習慣主要是吃肉,小米、小麥、高粱、稻穀等農作物他們也吃不慣。



氣候條件惡劣

明朝把元朝滅掉後,就把以前的蒙古人趕回了大草原,雖然有大草原,但是很多地方還是荒漠,寸草不生,怎麼務農,根本就沒有務農的基礎條件。總不能把大草原剷平了用來種菜,種小麥吧,即使如此,這些農作物也長不好,蒙古地區的降水量少,溫帶大陸性氣候,大多河流還是季節性的,人的飲水都成問題,而且據說以前的蒙古人很少洗澡,一生也就出世、結婚、死亡這三個時期可以洗澡。用水來種農作物,更是想都不用想了。



飲食習慣

大家都知道蒙古人吃的是羊肉、牛肉等肉製品,喝的是牛奶、羊奶。對於米粉、麵食這些粗糧,他們肯定不會吃的習慣。並且蒙古人經常放牧,乾的都是體力活,需要高熱量食品,吃小米、麵食估計很快就餓了,還怎麼好好幹活。這也是他們選擇肉製品作為主食的一個原因。



種植技術

對於整天放馬放羊的遊牧民族牧民,他們的種植技術幾乎為零,他們的內行是養羊養馬,雖然在元朝的統治時期,中原一些先進的文化技術對蒙古人有一定的影響,但是這種影響也是有限的,因為遷入中原的多是達官貴族,他們並不需要勞作,自然也不會關心怎麼種地。甚至還有將耕地改造成草原的案例。他們覺得草原牧馬才是先進的,又怎麼會來接受你的種植技術呢?



雖然在元朝時期,也有一些蒙古人融入並且接受了這種農耕的文化,這種農耕方式更穩定、更持久。但是畢竟是少數,並不能影響到大部分人,加上地理條件、飲食習慣等因素的制約,農耕女織這種模式就被他們淘汰了,繼續過著遊牧的生活。


瘋狂電磁爐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元末蒙古人北遷是遷的哪些人。元順帝迫於形勢放棄中原,北遷蒙古故地,實際帶走的只是蒙元皇族、貴族還有一部分官僚,剩下的基本都是有作戰能力的軍隊,很多普通蒙古族百姓並沒有被帶回漠北。而恰恰這些長期和漢族百姓雜居的蒙古族百姓才具備從事農耕的可能性,皇族、貴族、官僚從事農耕,幾乎是不可能的。至於軍隊,北元得以自保的最後救命稻草,怎麼可能解甲歸田?剩下的蒙古故地之人,除了遊牧,似乎也不會幹別的了吧?



其次,蒙古人入主中原近百年,但是實際上漢化程度並不高。皇族、貴族如此,普通蒙古族百姓亦然。他們雖然佔據了廣大的農耕區,但從事農耕作業的蒙古族百姓其實並不多,甚至可以說很少,從事農耕作業的大多還是漢族百姓。換句話說,就算元順帝帶走了所有的蒙古族百姓,這其中的大多數人也不懂得農耕作業。



再者,還有自然因素。農耕生產是靠天吃飯,需要充足的雨水,農作物才能正常生長。這就是為什麼400毫米等降水線成為遊牧、農耕地域分界的原因之一。蒙古高原屬於高緯度地區,位於400毫米等降水線以北,降水稀少,其氣候根本不適合從事農耕作業。即便勉強為之,也根本無法養活自身。因此,迴歸蒙古故地的蒙古人繼續從事遊牧活動也是不得已的選擇,畢竟得先養活自己再說啊!


農民工歪說歷史


中國歷史有個誤區:中國曆來是農耕民族。其實在元代,人們不種地,而是大量放牧。因為無法種地的人太多,元朝人大規模屠殺漢人。在元朝,中國人自古種地為生的日子差點斷代。

之所以是差點,而不是斷代,因為不到百年。這期間有兩個重要的人物,一個是朱元璋,一個是魯明善。

朱元璋時代,人們是不種地的。一方面國家不支持。更重要的,中國農業技術極高,比如大型水利、種質優化等內容,需要人才補充,一但斷代很難補充。朱元璋要恢復農業就出現了人才斷代的問題。

魯明善和朱元璋不是一個時代人,魯明善是維吾爾族人,他寫了一本書叫做,是元代三大農書之一。說白了就四個字:以農治國。朱元璋在世的時候,魯明善已死。但是朱元璋看到,十分高興,大量推廣。朱元璋九字真言中的廣積糧,就是靠這本書實現的。和朱元璋同時代的人實現不了的重要原因,就是別人不重視農業。

明白了這些,再回看蒙古人。蒙古人在元代本來就沒種過地,幹嘛回到草原種地?明白了朱元璋費勁的恢復種地,就明白了蒙古人不種地的原因——蒙古人在中國就沒種過地。


夢香寒冰


一說起蒙古,不得不提的就是成吉思汗和他的帝國軍隊,他曾領導著一支戰鬥力極強的騎兵部隊,橫掃亞歐大陸。

而忽必烈即位後,把國號改為元,在滅亡南宋後,蒙古開進了中原地區,為了方便自己的統一管理,其在中原駐紮了很多軍隊。

由於蒙古族人數相比於漢族人來說太少了,想要統治著人數多與自己的外族人,就不得不招募數量龐大的漢軍,但是高級的將領還是依舊由蒙古族人擔任。

沒有學耕作技術

其實這些蒙古人來到中原以後,幾乎是完全依靠漢人的勞動來供養,並沒有自己親自去耕地,或者是學耕地。

在朱元璋帶領部隊北伐後,蒙古人逃回了草原,而元順帝逃跑時所帶的基本都是蒙古族的貴族和他們的家屬,肯定不會帶多少底層漢人,即便帶的親信漢人也是和他們一樣養尊處優的,也不會耕地。

那有人估計會說?不是有漢人軍隊嗎?軍隊也不要了嗎?當然不是。但要知道以漢人為主的軍隊,大多心本來就不在蒙古那,一般早早就向朱元璋投降了。

所以剩下的逃回蒙古的一些人都是曾在中原養尊處優的,根本沒有務農的經歷,更別提種地了。

被明所迫,不易耕地

即便真有懂耕作技術的過去了,但這依舊很難實現,因為條件並不允許。

後來這些蒙古貴族逃回到自己原來生活的蒙古部落,靠著僅存的一點力量或許慢慢恢復了些許軍事力量,但他們卻一直無法安穩下來。

因為大明朝對他們進行了多次討伐,蒙古大量人馬要來組織軍事力量,壓根不能用來積蓄勞動力發展生產。而農作物生長也需要安定的環境,時不時的戰火侵擾,顯然是不適宜的。


草原環境不適合耕種

其實說了這麼多,地理因素才是最為重要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古代的耕作條件差,先不說種地用的工具沒有,就是最基本的水源與土壤,就很不適合。

中原還好,降水比較充足,土壤肥力也更好些,但而蒙古人退守的漠北草原,可以不一樣了,那邊的年降水量不僅小於農耕需要的年降水量,土壤可利用率也是奇低的,畢竟是漠北,都是沙漠,哪來的土壤,有的只有草原。其實若降水充足的話,土壤有肥力的話,我想蒙古也不會早就形成了遊牧文明,或許和我們一樣一開始就會是農耕文明。

所以若蒙古人逃回漠北之後,也試過想在中原一樣種地,強行種植的話,很有可能會顆粒無收,最終結果就是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夏目歷史君


蒙古族人在歷史上曾經在歐亞大陸建立過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在冷兵器時代具有強勢,由於蒙古族的人數少,生活方式以牧業為主,文化落後,科學技術落後,儘管蒙古族佔據了特別大的地盤,最後卻被其它民族趕出去,當然,地理條件是其中的一個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在內蒙的地界自然有適合農耕的地方,關鍵是那些地方被看作是保障畜牧興旺的根本。普通蒙古人在中原自然也不會從事農耕,更不會在短時間內被農耕同化,戰後人煙稀少,更適合直接放牧而不是復耕。

一般來說,遊牧民族是遊手好閒的民族,因為他們只是放牧生存,而不是去靠親自勞動獲取果實,如果還需要什麼就去掠奪,中國歷史上進入中原的遊牧民族也不少,最後都融合到了漢族之中,然而由於蒙古族是征服者,有傲慢自大的心理和剝削者的姿態,加上游牧民族好逸惡勞的性格,因此,在元朝時期,一百年間,蒙古人把儒家思想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因此當朱元璋把他們趕走的時候,蒙古人是來時候騎馬,回去時候還是騎馬,什麼都沒有學到,所以現在還在色楞格河放牧。不過也不完全是這樣,遷移到南方的蒙古人就沒回去而是定居下來了,如雲南蒙自的蒙古族就已經是農耕的蒙古族,現在雖然保留了蒙古族的衣著和服飾,但生活習慣已經和漢族差不多了。

古代中華圈以儒家文化為主導,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被強大又先進的中原文化同化是中國歷史的一大特點,比如鮮卑的北魏、契丹的遼、女真的金,但蒙古是一個例外,這和蒙古西征有關,在西征過程中,蒙古人吸收了中亞其他文明的文化,在文化選擇上有了多元化趨勢,因此對儒家文化依賴沒有以前的少數民族強烈,這也是蒙古族沒有被漢文化同化的原因。

元朝不是“甚至不如”宋朝,而是除了領土面積以外,其它任何方面都遠不及宋朝,元朝實在是造成歷史大倒退!。宋朝都快發展到資本主義了,元朝又返回奴隸社會。如果單論科技水平,不僅元朝,後來幾朝也都遠不及宋,而且宋代的數學水平當時遙遙領先於世界。蘇聯時期,也曾幫助蒙古發展製造業,後期已經可以生產電視機了,蘇聯解體幾年後,專家故地重遊,發現他們嘔心瀝血建立的工廠早已荒廢,悉心栽培的弟子,也已迴歸原生態,除了放牧就是喝酒,滿滿的失落啊。

歷史的發展,更多是生存壓力的產物。歷史上崛起於中國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一旦做大,條件實力具備,必然要南下奪取中原。原因無他,對比苦寒的漠北草原,富饒的內地對遊牧民族的吸引力之巨大可想而知。僅以人口為對比:在21世紀的今天,即便是憑藉高度工業化生產,內蒙古自治區,人口為2470萬(2017年統計),而蒙古國就更慘了,只有三百萬出頭,而對比內地超過10億的人口規模,不難看出在生存環境上兩者孰優孰劣。而歷代遊牧民族表現彪悍,不說在歷史上中原王朝只要恢復正常表現就能碾壓遊牧民族,比如漢唐,就說為何遊牧民族會表現強悍:在古代社會,草原地區對各種天災人禍的抵抗力比小農經濟的內地更低;“風吹草地見牛羊”不過是後人的浪漫描繪。

現實是所有的牧民為了生存必須抱團,不然你凍死餓死被殺死的概率就遠大於內地,在生死存亡的壓力下,脫穎而出的部族統合度都很高,不高的都被滅了。《狼圖騰》裡把遊牧民族說的是生來就彪悍,這種說法也不能說錯,但不嚴謹,因為任何再這一地區經歷優勝劣汰後,不可能不強悍,說到底還是生存壓力的問題。明朝剛北伐建朝時,確有部分人來不及逃。朱元璋中期功臣包括藍玉劉伯溫等奏報元殘餘軍民異族情況安置。從明太祖晚年很多移送回蒙古西域,留下的已沒有部落地域願意留下的歸順明朝都是少數,到明英宗時基本結束。遊牧生活始終好過農種,當時科技農種辛苦,明著民間書會有記裁。


歷史深度揭秘


元朝退出中原之後,蒙古人為什麼又很快變回遊牧民族,而不是繼續務農?這個問題挺好的,其實在元朝時期是有相當數量的蒙古人遷居中原的。而元朝滅亡之後,有記載表明當時在中原的差不多40萬蒙古人裡,願意回到草原的有大約6萬人,而最後留存中原的則有30多萬人,而從中原回去的那些蒙古人怎麼沒有繼續在中原的農耕生活,又重回遊牧生活方式了呢?

哪有地可種?

其實這個原因也是很簡單的,因為從中原回去的蒙古人根本沒地可種。說到這裡可能一些朋友傳說,怎麼可能沒地可種?草原那麼多地,不能開墾荒田嗎?但石頭君要告訴大家,真不能!因為農耕的生活方式,真的不是你想去這樣做就能這樣做的,它有一個必備的條件,只有你生活的地區達到了這個條件,才有開展農耕的可能。

圖中橙色區域和淡粉色區域就是400毫米年降水量分界線,也是中國古代無法逾越的遊牧和農耕文明分界線


這個條件就是年降水量400毫米,只要一個地區的年降水量超過400毫米,這個地區就有開展農耕的條件,而如果一個地區的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這個地區就沒有進行農耕,成為農耕文明的可能。

在全世界範圍內,基本上400毫米的降水量的分界線,都是農耕與遊牧文明的分界線,而在中國,這條線基本上就是長城-大興安嶺這條線。這條線以南是農耕文明,這條線以北就是遊牧文明。

400毫米年降水量分界線在中國基本就是長城-大興安嶺線

所以在蒙古人退回漠北之後,雖然有一些曾經在中原農耕地區生活過的蒙古人會種地,甚至可能也想種地,但卻完全沒有種地的條件。他們所處的草原地區降水量過少,不具備將草原轉變成耕地的最基本條件,如果強行種植農作物,結果也只能是乾死,幾乎沒法獲得收成。

400毫米降水線影響了中國古代文明進程

所以在中國歷史的演變中,這條線才成了中原農耕王朝和北方遊牧民族的天然分界線,而且在中國古代,沒有任何一個民族能夠將自己的文明跨越這條線帶到對方的區域。也就是說,在中國古代,只要一個民族進入長城,它唯一的選擇就是轉變為農耕民族,在中國古代的社會環境中,這個轉變就是漢化。

在古代,一旦哪個民族進入了中原農耕區,唯一的終點就是漢化,沒有任何別的可能

而同樣,即使中原王朝能夠征服北方遊牧民族生活的區域,也沒法將農耕文明移植到草原地區,將遊牧民族轉化成農耕民族,進而和內地實現一體。而這種因為自然環境造成的天然差別,才是中國古代中原王朝和北方遊牧民族幾千年衝突融合的根本原因。

所以瞭解了這一點,也就很好了解網上許多人經常問的“為什麼蒙古族沒有漢化”這個問題了。因為在留存內地的蒙古族確實是漢化了,大多數已經融入了漢族,極少部分分佈於河南、四川和雲南等地還保留了蒙古族身份的蒙古族,也都從事農業幾百年,完全和周圍民族融為一體,根本不會蒙古語,自己不說別人也根本不知道他們是蒙古族了。

但退回草原之後,再繼續漢化就完全不可能了,這是古代生產力水平制約決定的

而那些退回草原的蒙古族,因為完全脫離了農耕區,所以也只能重拾遊牧生活方式,當然也就不可能漢化,因為漢化是社會環境綜合作用的結果,沒有了中原農耕文化的環境,當時的人是不可能長期保持和生活環境不符的文化的。

但這裡石頭君還是要說明一點,這裡說的農耕與草原的巨大差異是近代社會出現之前的情況。而進入現代社會之後,其實無論是農耕地區還是遊牧地區都已經或多或少地進入了工業社會,無論是農還是牧都在不同程度地實現工業化,所以雖然差別還是存在,但已經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礙了,所以在現代長城內外形成統一文化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