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心声 散文:鹤影远,梅依然


心声 散文:鹤影远,梅依然

岁末渐近,有幸在杭州西湖之畔小住。一夜梨花舞,清晨雪尚飘。我忽有寻梅之念。由此,伴随“嘎吱嘎吱”的足踏声,走入四面环湖、一峰耸立的“湖中山”——孤山。

即便进入腊月,江南并无深寒。面对西湖纷然雪景,我自然会联想到梅花,尤其是见到山北麓的放鹤亭。

入古亭,静环顾。迷离雪景中,我悄然探问——北宋时期,那位举杯长吟、畅意放鹤、赏梅抚琴的和靖先生何在?我与北宋散淡派诗人林逋(和靖先生)才情相比,自然有望尘感。若论先生心存善念、从不违心、婉拒为官、看淡功利的性情,倒是有几分相近。我尤其喜爱和林大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句,那是一种超拔境界。

心声 散文:鹤影远,梅依然

一条蜿蜒雪径,直通近现代文化名流出入的西泠印社。路旁,簇簇梅枝散发醉人清香。一向喜爱在游途钩沉史话的我,轻声探问——林大隐千古留名,是因梅妻鹤子?还是名诗佳句?湖泊不语,倒映岸畔疏枝娇蕾…

遥想林大隐,当年除了吟诗作画、放鹤品酒之外,就是在孤山广植梅树。数年后,孤山深冬,便有十里冷艳、香雪之海。先生每日散步前,把数袋梅子悬于门前,换粮换菜,以度时日。民风淳朴的当时,农户自觉把粮豆、菜蔬放在门前,取走一些梅子,制作美味。多次规避入朝为官、远离商谈的林大隐,面对纷至沓来的赏梅人,竟然微笑接纳!只是在醒目处写下“休教折损,尽许人看,不迎不送,恕我痴顽”16字,往来人深解其意,自觉爱护梅树。孤山上下,从未有折梅、采花现象。西湖畔、孤山下,在雪霁后尤显清丽。玛瑙坡、文渊阁、六一泉、清行宫……静谧若思……莫非,在思忆林大隐不同寻常处?当年鹤鸣远去了,当年诗句残缺了,当年茶酒淡化了,而当年那一番德望,却如今日美梅,百代千朝、冬寒深处,永不失其清丽与清芳……

心声 散文:鹤影远,梅依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