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為什麼術前需要篩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毒等?原來是這3個目的


為什麼術前需要篩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毒等?原來是這3個目的

近些年來許多人都發現在醫院進行手術、胃鏡檢查等介入性診斷治療前都要常規進行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的檢查。這曾被許多患者誤解,認為醫院亂做檢查多收費。還有人誤解為醫院歧視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感染者,不願意為這些患者做手術。今天給大家解釋一下。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都屬於經血液傳播。使用未經規範消毒的內鏡、牙科器械、注射器、針頭、血液透析機以及醫務人員在使用和處理醫療器械過程中導致的職業暴露均為醫院內傳播的重要途徑。手術前和介入性診斷治療前進行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的篩查有三個目的:


一是發現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感染者。對於這些患者所使用的醫療器械要進行專門的消毒或單獨使用,保護其他患者,防止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在醫院內的傳播。


為什麼術前需要篩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毒等?原來是這3個目的


二是保護醫務人員。在對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感染者進行手術等操作時要特別注意防護,避免銳器刺傷皮膚,防止醫護人員感染此類病毒。三是鑑定病人感染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的時間。如果病人在手術前檢查未感染丙肝病毒,而手術後不久發現丙肝病毒感染,則感染可能與本次手術或術後治療有關。


因此,我國發布的《中國丙型病毒性肝炎醫院感染防控指南》中要求:進行外科手術及侵入性診療操作(所有涉及外科操作的內科、內鏡以及婦科、產科、牙科等的常規醫療操作)患者在進行操作前篩查丙肝病毒抗體;血液透析患者首次血液透析前應進行丙肝病毒抗體檢測,丙肝病毒抗體陰性者在血透中建議定期(半年)進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篩查。


為什麼術前需要篩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毒等?原來是這3個目的


有人說:小孩又沒有危險的性行為,為什麼也要查?上次手術前檢查過,都是陰性,才間隔一年再次手術,為什麼還要查?我們以福州5歲女孩輸血感染艾滋病的事件為例:在女孩發現艾滋病感染後,孩子的母親經檢查沒有感染艾滋病毒,排除了母嬰傳播的可能性;女孩手術前檢查艾滋病抗體為陰性,手術輸血後孩子檢查出艾滋病,說明孩子的感染與術中輸血有關;然後才追查到在艾滋病"窗口期"的獻血者。如果沒有術前檢查,女孩感染艾滋病的根源很有可能成為無頭案。而這個女孩如果這次沒有發現艾滋病感染,如果需要再做一次手術或介入性診斷治療,而沒有進行術前的檢查,她就很有可能與非感染者共用一個心臟體外循環機或其他非一次性的醫療器械,就有可能造成艾滋病的醫院內感染。


因此,為了防止經血液傳播的疾病在醫院內感染,手術前和介入性診斷治療前進行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篩查主要是防止這些血傳播疾病的醫源性傳播,並非醫院為多收費。


再補充下什麼是窗口期,以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為例。一般HIV初篩實驗室HIV檢測方法都是檢測HIV抗體,但人體感染HIV後到產生HIV抗體是需要一個時間段的。從HIV進入人體到血液中產生足夠量的、能用檢測方法查出HIV抗體之間的這段時期,稱為窗口期。在窗口期雖測不到HIV抗體,但體內已有HIV,因此處於窗口期的感染者同樣具有傳染性。 自1981年發現艾滋病以來,隨著檢測手段的不斷進步,艾滋病窗口期的定義經歷了多次變化。


為什麼術前需要篩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毒等?原來是這3個目的


最初在80~90年代由於對艾滋病的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全美艾滋病研究基金會在早期的艾滋病研究中提出了艾滋病窗口期為3個月的概念,這是針對當時較為落後的檢測手段而言,該說法被世界衛生組織所採納,同時被編寫入世界各國的醫學教科書。當酶聯法和雙原夾心法等艾滋病抗體檢測手段出現後,艾滋病窗口期已經縮短到最為保守的艾滋病抗體峰值出現的6周。目前隨著艾滋病檢測技術的不斷髮展,就目前廣泛採用的第三、四代雙原夾心酶聯法以及化學發光法等檢測手段而言艾滋病的窗口期可以縮短到14~21天。對此,世界衛生組織WHO明確表示艾滋病窗口期為14~21天。



為什麼術前需要篩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毒等?原來是這3個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