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多建公益性墓地,終結“暴利墳地產”

多建公益性墓地,終結“暴利墳地產”

資料圖:鄭州一墓地內,市民在祭奠亡人。圖/視覺中國

清明即將到來之際,高價墓地再次引起關注。據報道,當年輕人還在感嘆高房價時,作為“身後事”,殯葬服務這一產業正靠著高毛利率、高成長性的優勢“悶聲發大財”。一殯葬公司的負責人稱:“像北京或者上海這樣的城市,一個墓地售價已經超過10萬元。每平方米的價格比房產還貴。在最受歡迎的天壽公墓,最貴的墓地大約要100萬人民幣。”

而高價墓地背後,是“墳地產”的暴利。有數據表明,在港股上市的殯葬企業福壽園和萬桐園,近年以來墓地銷售的毛利都穩定在80%以上;國內殯葬行業的後起之秀福成股份,2018年殯葬業務毛利率更高達87.96%。這些墓地供應商的毛利超過房企毛利2倍多,“墳地產”秒殺房地產,已是不爭的事實。

“墳地產”的暴利,無疑是建立在普通民眾痛苦之上的,也因此成為了輿論關注的民生痛點之一。也正因此,終結“暴利墳地產”,正在成為社會普遍的共識。

“暴利墳地產”繁榮的背後,是民眾根深蒂固的厚葬觀念。入土為安,風光下葬,在絕大多數地方依然是難以改變的傳統。在這種觀念之下,催生出對於墓地的龐大需求,造成墓地供不應求,搶墓地、炒墓地成為風氣,必然為“暴利墳地產”推波助瀾。

近年以來,綠色殯葬理念也開始在一些地方流行,但總體而言,仍然是叫好不叫座。究其原因,是綠色殯葬服務總體仍然比較粗放,民眾也對綠色殯葬缺乏文化認同。此外,綠色殯葬的激勵機制也乏善可陳,許多地方几百上千元的補貼,難以喚起民眾參與綠色殯葬的熱情。

在綠色殯葬難以全面普及的當下,為滿足民眾殯葬需求,理當建設更多公益性墓地,以緩解供需矛盾。但現實中,一些地方相關殯葬公共服務供給卻嚴重不足,公益性墓地成了稀缺品,而有的大城市,為了節約土地,更是早就叫停了公益性墓地。

沒有廉價的公益墓地可供選擇,民眾唯一出路就是購買市場上的高價墓,這樣的情形下,“墳地產”的興旺就成了必然,墓地價格因此被越炒越高。然而,一方面為了節約土地,停建或少建公益性墓地;另一方面,“經營性公墓”卻可以坐擁大量土地,建設各種豪華公墓,造成驚人的土地浪費。這顯然有悖於叫停公益性墓地以節約土地的政策初衷,也無助於現實問題的解決。

“暴利墳地產”猶如一面鏡子,照出了殯葬公共服務的不足。就政府部門而言,首先要對綠色殯葬的推廣改變枯燥的說教,創新方法,培養民眾的心理認同,同時健全激勵機制,提高綠色殯葬的吸引力。而在綠色殯葬普及之前,公益性墓地建設不能減少,更不能被叫停。公益性墓地應被視作一種民生基礎設施,應該是地方政府民生保障工作的重要項目。只要公益性墓地供給充分,不難打破墓地經營企業的壟斷,從而對“暴利墳地產”釜底抽薪。

去年9月,《殯葬管理條例》啟動了自1997年實施以來的首次大規模修訂,相關征求意見稿提出,國家建立基本殯葬公共服務制度,提供遺體接運、暫存、火化、骨灰存放以及生態安葬等基本殯葬服務。通過法律的修改,改進和提升公共服務,早日徹底終結“暴利墳地產”,讓民眾不為殯葬而憂,這是社會共同的期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