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張居正跟萬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有不正當關係,是真的嗎?

海參崴以西29364926


張居正與萬曆的生母確實有一腿,但不是不正當關係,他們是政治聯盟,相互利用罷了,想有不正當關係,痴心妄想,純屬無稽之談。

萬曆皇帝年幼,孤兒寡母,他們需要一個政治盟友。萬曆十歲登基,李太后是一個強勢的女人,她不希望大權旁若,因此她找到了馮保和張居正,形成了權力鐵三角,他們先幹掉了刺頭高拱,將張居正送上了內閣首輔之位,三人共掌大明帝國的命運。

張居正和李太后各取所需,相得益彰。李太后和萬曆這對孤兒寡母,在司禮監太監馮保和內閣首輔張居正的支持下,保證了大明江山的運轉以及對大明江山的掌控。同時張居正也因此得到了李太后和馮保的支持,才可以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在明朝歷史上這樣的局面是難得出現的,可謂黃金十年,張居正開創了明朝的一個小中興,在明朝歷史上可謂一次難得的轉折點。但隨著萬曆皇帝的長大,張居正的去世,改革戛然而止,恢復如初,張居正也被清算。明朝就此失去了一個挽救自己的機會,但多少也延緩了明朝的滅亡。

明朝禮法嚴格,一個太后和一個內閣首輔有不正當關係,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純屬一些野史為了滿足大眾的獵奇心理而編寫的,大家聽聽就好了,不足為信。各位,你們說呢?


密探零零發


張居正確實是挺可憐的。

他一生為朝政殫精竭慮,極力推行各種改革,卻免不過死後被萬曆清算的下場。現在,還有人給他扣一個跟寡婦通姦的帽子。

確實,民間有過類似傳言:張居正,居正勿正,黑心宰相臥龍床。

但是,你要把這種話當真,那就是蠢到家了。民間的謠傳才不管真假,只注重惡俗。大家就是喜歡“寡婦門前是非多”這種戲碼,喜歡看他們發生點什麼,所以沒事也得給他們編排出事來。

想想看,萬曆登極時李太后還不到30歲,張居正又是一位英姿勃勃的權臣,自然有好事者開始浮想聯翩。就像清朝的孝莊太后和多爾袞之間長盛不衰的緋聞一樣,都是此類心理作祟下的惡俗八卦。

萬曆和李太后對張居正的清算可以說是毫無良心的。

萬曆嗜錢如命,他派人抄恩師的家,其實是想學他爺爺嘉靖對嚴嵩一樣大撈一筆,此舉也得到了李太后的支持。根據《明史·馮保傳》記載:

時潞王將婚,所需珠寶未備,太后間以為言。帝曰:“年來無恥臣僚,盡貨以獻張、馮二家,其價驟貴。”太后曰:“已籍矣,必可得。”

為了操辦小兒子潞王的婚事,李太后竟然支持萬曆的無恥舉動,派人去抄檢馮保、張居正的家。

總而言之,不要用這對垃圾母子侮辱張居正了。就算你不相信人家的人格,也要相信人家的品味吧。


HuiNanHistory


有沒有誰知道呢?帝國最有權勢的兩個男女在一起共事不傳出點緋聞實在也對不起吃瓜群眾的想象力不是?

李太后守寡時也就二十七八歲,虎狼年紀,年輕貌美,張居正也是公認的大帥哥,張居正的政治理念也得到李太后的堅定支持。這些,自然會讓政敵們對二人之間的關係充滿了“遐想”

民間故事裡對二人的“緋聞”也是大加渲染,有一副對聯這樣寫道:

艾自修,自修沒自修,白面書生背虎榜;

張居正,居正不居正,黑心宰相臥龍床。

故事是說一個叫艾自修人沒考上進士,張居正出上聯調侃他,下聯則是艾自修對張居正的反擊。

顯然這是僅僅是個故事而已,不過民間對二者之間的曖昧關係早有傳聞也是有的。


張居正是一個有著強烈政治抱負的改革家,其本身素養也是很過硬的。

國學大師熊十力對張居正的評價是:漢以後二千餘年人物,真有公誠之心,剛大之氣,而其前識識遠見,灼然於國覆種奴之禍,已深伏於舉世昏偷,苟安無事之日。毅然以一身擔當天下安危,任勞任怨,不疑不布,卒能扶危定傾,克成本原者,餘考之前史,江陵一人而已。

公誠之心,剛大之氣。這四個字充分說明了張居正的自身素養。作為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必然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在危機四伏的朝堂中,這種“曖昧”是能致命的,這樣致命的政治錯誤在張居正身上是不會發生的。

張居正死後被萬曆抄家也是得到李太后堅定支持的。若二者真有點意思李太后也不會這麼絕情。

總之,張居正執政後期,驕奢淫逸的行為還是有的,作為一名權臣,政治上沒汙點是不可能的,有點緋聞也是正常的。


老夢Meng


萬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是1546年生,15歲入裕王府,生朱翊鈞,得到裕王側妃的名分。裕王繼位後,冊封為貴妃。僅次於陳皇后。1572年隆慶皇帝35歲卒,李貴妃26歲守寡。萬曆繼位,尊嫡母陳皇后和生母李貴妃同為太后。陳太后活到了萬曆二十四年,李太后活到萬曆四十二年。

張居正生於1525年,此李貴妃大21歲,活到萬曆十年。生前十年首輔,大權在握。死後被19歲的萬曆徹底打倒,到了天啟年間才平反。


張居正不拒絕漂亮女人,據說戚繼光就給首輔送過美女。但張居正不敢和李貴妃有染,一是人多眼雜,不可能不透風,大逆不道的罪名。二是不缺女人。三是李貴妃為什麼要喜歡大二十歲的“大叔”呢?又不是青梅竹馬的愛情。

張居正與李貴妃,及馮保,就是個互相依附的關係,一起掌握大權。朝廷中,對立面也很多,並非“挾天子令諸侯”的地位。


幾葦渡


張居正和萬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是絕對沒有不正當的關係的,我的理由如下

對張居正而言,對李太后巴結都是來不及的。

首先讓我們瞭解一下張居正所經歷過的時代,張居正曾經在裕王府擔任過侍讀侍講官,在嘉靖皇帝逝世以後,裕王繼位,成為了穆宗,而張居正因為裕王府舊臣的身份,也順利的進入了內閣,成為一名輔臣,張居正目睹過嘉靖時期各種各樣的腐敗現象,百姓處於水深火熱當中,從小就心懷大志向的張居正,決心要扭轉這種政治局面。


於是他上書建議穆宗皇帝進行改革,但是張居正與當時的內閣首府高拱發生不合,雖然兩個人都有才幹,但是政治理念不合,無法湊一塊,久而久之,兩人快到了一種水火不相容的境地,此時的張居正不是內閣首輔,許多改革的理念無法付諸行動,所以在聯合太監馮保合力斥逐高拱成為內閣首輔之後,為了更好地推行他的改革措施,他必須得到當今皇帝和李太后的支持。

自古以來母憑子貴,穆宗的正室陳皇后,因為沒有生下一兒半女,身份地位遠沒有李貴妃高,穆宗皇帝去世以後,宮中大權變落到了萬曆皇帝的生母李貴妃的手中。

按照明朝祖制繼位以後的皇帝身邊,


如果還存在著先皇帝的正室皇后,皇后則被尊稱為皇太后,而皇帝的生母只能被尊稱為皇太妃,雖然一字之差,但是皇太后的名號聽起來就明顯給人一種氣派、高大上的感覺。

到了弘治年間先皇帝的正室與繼位皇帝的生母,雖然都可以被稱為太后,但是要在正宮皇后前多加兩個字,以表示區別。萬曆皇帝即位以後,張居正找到了禮部的大臣,讓他們通融一下。

說是既然兩宮都是太后,給皇帝的生母多加兩個字又能怎麼樣呢?禮部大臣覺得有道理,不同意也說不過去,會得罪李貴妃和當今皇帝,也就同意了。尊稱陳皇后為仁聖皇太后,李太后為慈聖皇太后。


這樣一來 李太后對張居正的態度明顯會比之前好很多,加上李太后是女子,依照明朝祖制,無法像武則天那樣垂簾聽政,在百官之中,她覺得張居正是一個能臣,先把大權交給他,也不是不可以的事,利大於弊。經過再三思量,李太后決定把大權交到了張居正手裡。

所以,張居正和李太后絕對沒有野史中那樣說的不正當關係。


飛芸說史





王榮聯1


說一下,民間“黑心宰相臥龍床”的典故首先出於清代李春芳寫的公案小說《海宮大紅袍全傳》。在這部小說中張居正的形象被徹底的醜化為一個膽小、奸詐、生活奢靡的反面人物。最終被正義的化身海剛峰先生打得一敗塗地。

這部書的開篇就寫了張居正在宮中被留下賜宴,但這位當朝太師卻酒後亂性,竟然躺在龍床上醒酒,而且拉住一個宮人輕薄了起來。雖然沒有得逞,但是“黑心宰相臥龍床”的典故就此傳開。

到了最近,又有人把這個“戲說”無限誇大其詞,將張居正所輕薄的對象由默默無聞的一介宮人變成了慈聖太后李老孃娘。甚至,還有南京師範大學的副教授酈波公開聲稱李太后與張居正有私情。而熊召政也在小說中把張居正和李太后之間的關係描寫的曖昧而壓抑,充滿了一箇中年男子對“辦公室戀情”的猥瑣想象。其證據就是——第一,李太后年輕守寡,而張居正儀表堂堂,所以二人很容易“摩擦出愛情”;第二,李太后一直對張居正全力支持,頗有內助之功;最後,張居正身後被清算,李太后十分不滿。

這是充滿了“窮人思維”和無知無畏的三條。

首先,母后孀居,不耐深宮寂寥者有之;公開與外臣為伉儷者也有之。但是李太后和張居正卻絕不會有什麼私情。因為二人年齡懸殊太大,準確的說是張居正年紀太大,他整整比李太后年長二十一歲。歷朝歷代能得到母后恩寵的臣子無一不是翩翩公子,瀟灑遊俠。如秦之魏醜夫、嫪毐;唐之薛懷義、張易之。如果李太后真的有什麼不羈之想,滿朝公子王孫多的是,怎麼也不會輪到一個年逾不惑的老夫。因為,從歷史上看,所謂的對“成熟男性”的審美,實際上是近現代之後,相對貧困加大,滋養了一些中年男子對自己的“經濟積累”等同於性吸引力的謎之自信。而至少在明清之際的中國,即使底層社會的女性對男性的要求標準仍舊是需要像西門慶或者賈寶玉那樣——首先是年輕、英俊,之後才是有錢。

再說李太后和張居正之間在政治上也談不到合作。也就是沒有互撕起來而已 。李太后一開始是用驅虎吞狼之計,聯合張居正整走了高拱。但卻很快發現張居正也非善茬,而且更不好對付。至於張居正也是隔三差五的給李太后穿小鞋、上眼藥。比如萬曆二年十月法司奏審錄罪囚,李太后主張停刑,張居正不同意。明神宗替母后解釋到說:“聖母崇奉佛教,故不忍動刑耳。”也就是說希望張居正給李太后個面子。但張居正卻回絕道:“佛氏雖慈悲為教,然其徒常言地獄有刀山、劍樹、礁舂、炮烙諸刑,比之王法,萬分慘刻,安在其為不殺乎?”年幼的明神宗很有涵養的呵呵噠了一下,之後便降旨處決死囚三十餘人 。這還都是明面上的,暗地裡還有過張居正拿著國丈武清侯收受賄賂的證據(此事頗有欲加之罪的嫌疑)要挾李太后的事件……就這關係,不勢同水火已經是萬幸了,怎麼還可能是“朋友”?

最後就是明神宗在張居正身後將其清算的事件讓李太后十分不滿的傳說也無史料支持,完全是來自於熊召政等人的小說。其實,就李太后和張居正之間的那種一觸即發的矛盾,都很難說張居正身後被清算時,李太后會不會在暗中煽風點火……

至於李太后對張居正最痛很的就是張居正的攝政完全削弱了她作為母后對朝政的影響。而張居正死後,明神宗也早已成人,作為母后的慈聖太后李老孃娘自此也無法過多的干預朝政,本應是大顯身手的一代女帝,卻和海瑞一樣被擱置雪藏,直到自己的時代一去不復返。這,也許才是李太后心中最大的怨念吧!

慈聖太后李老孃娘。






張太嶽先生書法及影真。


陳大舍


張居正與萬曆皇帝母親李太后的傳言,有一副很有意思的對聯:

艾自修,自修勿修,白面書生背虎榜;張居正,居正勿正,黑心宰相臥龍床。

這副對聯,其實已經揭示了這種傳言的來龍去脈。

艾自修,明朝的一名學者,與張居正是同科進士。

嘉靖年間,張居正參加科舉考試,名列二甲第九名;而同科進士艾自修,則位列榜末,快要名落孫山了。

過去,人們將科舉考試排名靠後的進士名單,叫做背虎榜。(張居正劇照)

張居正從小聰明有才,考中舉人時,還年紀輕輕,面對自己的才華橫溢,張居正難免心高氣傲。於是,便對背虎榜的艾自修,隨口說了句上聯:“艾自修,自修勿修,白面書生背虎榜。”

這話,本來就有嘲笑的意思,讓艾自修這樣一個學者,倍感慚愧,自己苦讀詩書多年,竟然考了個背虎榜,再加上張居正的嘲笑,更是感覺難堪。

於是,艾自修和張居正的樑子就這樣接下去了,艾自修一直尋思著,想要報復一下張居正。

但張居正不光學問好,官運也好,能力也強,一路做到了內閣首輔,權傾朝野。

無奈,艾自修多年來,只能屈居張居正手下。但對張居正的怨恨,一點也沒有減少,只要逮著機會,就要報復張居正。(艾自修 劇照)

恰好有天,艾自修上朝的時候,要去拜見張居正,走到張居正的後花園,看見張居正在假山那鬼鬼祟祟,然後便消失不見了。

艾自修不禁好奇,跑去一看,發現張居正跑進了一條暗道,官府的袍子被石板壓了一角。

艾自修不禁喜上眉梢,把張居正的官服剪了一角,當做憑證,隨後就開溜了。

當張居正走了,艾自修又跑去那個暗道,想去查看下,最後竟然發現,這條暗道竟然直通皇帝母親李太后的臥室。(張居正 李太后 劇照)

艾自修驚歎不已,認定,這張居正表面莊嚴肅穆,背地裡竟然做這種偷雞摸狗、敗壞民風的事情,頓時才氣衝頂,對出了下聯:

“張居正,居正勿正,黑心宰相臥龍床。”

隨後,艾自修就將、張居正和李太后的傳言,散播出去了。

最後傳到了萬曆皇帝耳朵裡,又看見艾自修拿出了證據,張居正的官服,卻是少了一角。於是,對張居正這個老師,更加厭惡,最終將他們張家全部抄家。

小結

這件事情的真偽,我覺得是有待考慮的。

張居正自恃才高不夠,開玩笑得罪了艾自修,而艾自修恰恰又是個心胸狹窄的人,再加上當時整個明朝文人內鬥、相互排擠的社會、政治風氣,艾自修為了絆倒張居正,自然是想盡一切辦法,挖空心思的整到張居正。(明朝文官集團 )

那麼,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艾自修很有可能,會鋌而走險,不斷汙衊張居正的清白,說他與李太后關係不清不白。所以,這個傳言可信度不高。

總而言之,為人處世,還會要切記一點,為人有才華,要謙虛一點,不要恃才傲物,最終被小人記恨,被人汙衊,留下奇恥罵名。

另外,小人也不得不防。君子固然清高,但小人總是絕地逢生。

我是七哥,大家可以多多評論,點贊,關注哦

歲七夸父


張居正是明代萬曆朝前十年政策的制定者和實際掌權者,這位明朝的首輔大臣憑藉著一己之力的改革,為日益衰落的大明王朝注入了一針強心劑,積貧積弱的明朝因為他的改革又延續了幾十年的壽命。可以說無論對明朝這個國家還是對於萬曆皇帝個人,張居正都是恩人,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在死後不久卻遭到了清算,不但削奪了張居正的官爵,還對他實行抄家,甚至差點掘墓鞭屍。他的家人親屬,也全部流放到邊疆地區,這其中,不包括張居正年邁的老母親在內,很多都餓死在路上。張居正生前重用的那些官員,萬曆皇帝也都給予削職甚至問罪斬殺的處分。實際上在張居正掌權的十年間,萬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對於張居正還是非常尊重的,李太后稱呼張居正為“張先生”。那麼李太后與張居正的關係到底怎樣呢?

明穆宗隆慶皇帝駕崩時年僅三十六歲,當時的李貴妃才27歲,隨著李貴妃的兒子朱翊鈞登上皇位,李貴妃也得以母憑子貴,與明穆宗皇后陳氏並尊為皇太后。因為李太后守寡時非常年輕,而朝政的事情經常委以張居正,所以一些野史傳聞便說李太后與張居正關係曖昧,更有甚者竟然言之鑿鑿的稱李太后與張居正“有一腿”,甚至於萬曆帝之所以在張居正死後對其進行瘋狂的報復,都是以為張居正曾經睡了皇帝的親孃。實際上這種說法是非常荒謬的。李太后雖然青年寡居,但是其並沒有與張居正發生不齒之事,這種事情也不可能發生,首先當時穆宗的正宮皇后陳太后尚在,李太后雖然與其並尊為太后,但古代嫡庶有別,若是李太后行為不軌,陳太后完全可以召集群臣當場賜死李太后,並且張居正身為臣子,也並不敢與當朝皇太后發生不倫之戀,位高權重的張居正,什麼樣的女子沒有呢?所以,張居正與李太后的緋聞純屬杜撰,不必相信。

雖然李太后與張居正沒有坊間野史傳聞的那些腌臢事,但是這位李太后對於張居正確實是非常不錯的,因為皇帝年幼,兩位太后又不懂得朝政事務,所以李太后便放手把權力交給張居正為首的輔臣,並且對他們非常信任,張居正的改革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放手去幹的,實際上如果沒有張居正十年改革積累下來的財富,恐怕後來萬曆皇帝想折騰也沒有本錢啊。

萬曆皇帝小時候非常頑皮,以至於李太后有時候都管不了他,但是萬曆皇帝卻非常害怕張居正,每次萬曆皇帝胡鬧時,李太后便用張居正嚇唬他,時間長了,在年幼的萬曆帝心裡,張居正成了一個陰影性的人物,這也為後來萬曆帝整肅張居正埋下了伏筆。

後來萬曆皇帝清算張居正時,張居正已經去世了,自己的兒子對於一個死人的清算,實在沒有必要出面阻止,萬曆皇帝清算去世的張居正,就如同漢朝時的漢宣帝在霍光去世後清算霍光一樣,這種事情雖然是一種洩私憤的報復行為,但是實際上是給活人看的,所以這種既得罪人又對自己沒好處的事情,李太后沒必要做。除此之外,李太后還深知,作為首輔的張居正掌控朝廷中樞那麼多年,無論如何,都有意無意的培植了一個忠於自己的勢力集團。而剛剛親政的萬曆皇帝要自己做主,要加強中央集權,就必須打擊這個勢力集團。只有把這個勢力集團打壓下去了,萬曆皇帝的皇位才不會受到影響。這也是李太后沉默的原因。


歷史課課代表


萬曆母親李太后與張居正有沒有拎不清的關係,這個歷史上並無確切記載。野史上倒不少,關於他倆的野段子也有很多,就那個黑心宰相臥龍床的版本就有好幾個,我這裡不能亂加猜測,只有根據有關史料進行分析了。

一、李太后和小萬曆的精神依靠為張居正。李太后出生很貧賤,原名李綵鳳,因生活所迫被賣到皇親國戚家當丫環。李綵鳳有兩個特點,一是長的漂亮,二是聰明伶俐。被嘉靖的大兒子(上面有兄長,早夭,追封衝太子)裕王走親戚時看中,生下小萬曆。李綵鳳母以子貴,裕王繼位後為貴妃,可見李綵鳳並不是正宮娘娘。結果李綵鳳的老公幹皇帝多久便駕崩了,小萬曆繼位。這時的小萬曆還處在教育成長階段。張居正為首輔,能力強,有學問,忠於大明,人長的又帥。李綵鳳便讓張居正當小萬曆的老師,張居正為此組成了一個班子專門負責小萬曆的教育,張居正還親自編寫教材,可謂盡心盡力。這樣李綵鳳便將大明的天下和皇室的家事都託付給了張居正,張居正也不把自己當外人,對萬曆的管教極嚴,以致後來在萬曆的心中留下了極大的陰影,見了張居正小萬曆便不自覺的打哆嗦。小萬曆有次和太監玩的不亦樂乎,有些過分,張居正替小萬曆起草了罪己詔,召告天下,讓小萬曆非常沒面子。張居正推行萬曆新政,使大明起色很大,有起死回生的景象。張居正被封為太師太保太傅,為大明獲得這三頭街,且人還活著的第一人。張居正父親去世,按規定張居正應該回家丁憂三年盡孝,但適逢推行萬曆新政的關鍵時期,小萬曆的教育也離不開張居正。李太后排除阻力,以皇帝的名義讓張居正奪情留任。張居正自然成了大明以及李太后及萬曆的精神依靠。

二、張居正知恩圖報。歷朝歷代皇帝死了只能為其皇后上尊號,即太后只能有一人,且必須為正宮。張居正克服阻力為李綵鳳也上尊號,即萬曆的嫡母和生母都是太后,為一宮兩太后開了先河。後來大清有樣學樣,同治、光緒朝就有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大明皇室的錢與國庫的錢是分開的,管理很嚴格。皇帝的個人開銷也是有限制的。李太后拜佛施捨要花大把的銀子,張居正就無限制的給萬曆補助,萬曆小,還不知錢為何物,有何用處,實際上是在間接的補助李太后。

三、李太后和張居正至少是精神上的戀人。李太后當時二十多歲,正當年,年輕新寡。張居正正當盛年,文化水平高,風度翩翩。李太后與張居正為國情家事,幾乎天天見面,兩人沒有碰出點火花,估計沒人相信。但那時宮內規矩繁多,兩人又是萬眾矚目之人,很難獨處,或者說獨處的機會不多。瓜田李下的,至少那時沒有人說他們的閒話,也可能看見了也不能說,亂傳太后首輔的緋聞是要殺頭的。

四、後來張居正死後不久,萬曆便馬上翻臉,廢了新政,清算張居正,就差掘墓鞭屍。史上記載李太后沒有出面阻止,至少是默許。如此大的事情,萬曆不可能不與母親商量。由此看李太后與張居正並無拎不清的關係,至多是個精神上的戀人吧。在兩人的接觸中互相多看幾眼有的,相互的問寒問暖應該有的,估計僅此而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