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開普雲:從數據業務化走向業務智能化,國內領先的大數據服務商

身處萬物互聯時代,大數據的演進已經成為不可逆的浪潮。

從人人講概念,到商業化應用典型案例出現,大數據正肉眼可見地逐步落地。但A股市場歷史上卻鮮有真正的大數據公司。

最近,剛剛披露招股書的科創板擬上市公司開普雲,走到了聚光燈下。

起於數字內容管理,依託核心產品統一信息資源庫,開普雲現已完成多個應用場景的覆蓋。這種從單點切入,迅速完成產品化的打法,很符合企業服務公司做大做強的核心邏輯。全球知名企業管理和協同化電子商務解決方案供應商SAP、Oracle當年的成長路徑也是如此。

隨著應用場景的疊加,數據積累越來越多,客戶需求逐漸從單純的數據管理走向業務智能化,公司又進一步延伸出了大數據服務業務,探索大數據與傳統產業協同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過去兩年,開普雲大數據業務增長迅速,複合增長率高達18%,毛利率也保持在高水平的77.91%以上。

開普雲做了什麼得以達成如上成績?如何理解統一信息資源庫的價值?大數據業務高增長的邏輯能否延續?下面我們就從招股書中探尋答案。

研報概覽

1.「數字政府」趨勢帶來近百億增量市場。為打破不同部門之間由於數據閉塞所形成的"信息孤島",政府大力推行互聯網智慧門戶集約化建設和政務服務平臺一體化建設,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體系,推進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兩者均帶來了可觀的行業增量。粗略估計,該增量市場規模近百億。

每個垂直領域背後都是一門深厚的學問和經營積累。隨著訂單向頭部項目集中,頭部項目向頭部供應商集中,行業內多數中小型玩家將被出清,市場集中度將會有極大提升。未來,核心戰場將歸於開普雲等頭部企業。

2017-2019年,公司的收入分別為1.57億、2.28億億和2.98億,複合增長率達37.8%。

2.數字內容管理技術接近國外先進水平,借力國產化替代浪潮。隨著國家對信息安全的要求不斷提高,具有全球競爭優勢、信創產業生態體系逐步建立,為國內數字內容管理公司創造了新機遇。

從技術角度來說,以開普雲等為代表的國內廠商的數字內容管理平臺在擴展性、可靠性和高性能等方面的表現與Oracle、Microsoft、IBM等為代表的大型跨國企業已較為趨近。另一方面,中國企業在本土市場具備成本優勢和精準把握客戶需求的能力,中國IT服務市場的特殊性也使得本土企業有無可比擬的競爭優勢。

目前,開普雲已經在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的智慧門戶領域獲得這些頭部客戶的高度認可,這證明開普雲與大型跨國軟件服務商如Micorsoft、Oralce、IBM的同類產品相比不落下風。

3.過去兩年,公司大數據業務複合增長率高達18%,高增長態勢未來有望延續。隨著客戶需求從數據平臺建設轉向數據應用,開普雲的大數據業務迎來高速增長。2017-2019年,開普雲的大數據服務收入分別為4548.45、5858.67萬和6328.13萬,複合增長率高達18%。

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開普雲大數據業務有望延續高增長態勢,增長點主要來自於:(1)大數據業務產品的豐富;(2)數據服務範圍的擴張;(3)用戶群體的增長;(4)數據類型的延展。

4. 運營數據向好,精細化運營優勢顯現。從淨利率上看,2017-2019年開普雲的淨利率呈現提升趨勢,分別為22.91%、27.53%和26.26%,根據公司招股書,報告期內可比數據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開普雲:從數據業務化走向業務智能化,國內領先的大數據服務商

經營性現金流表現優異。2017年-2019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4391.25萬元、5529.93萬元和4889.2萬元。其中2017年,開普雲經營性現金流表現高於淨利潤。

過去三年,開普雲的員工數量分別為399人、528人和618人,對應的員工人效分別為39.27萬、43.18萬和48.23元,複合增長率為10.8%。考慮到公司業務尚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員工人效尚有較大提升空間。隨著員工人效的不斷增長,公司的盈利能力還將進一步提升。

行業概覽

1.數字政府軟件、服務市場規模達1846億,部分細分領域迎來發展契機

1.1網站集約化、政務一體化浪潮帶來近百億增量市場

信息化滯後導致我國數字政府建設滯後,近幾年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心,由智慧城市轉向數字政府。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8年我國數字政府軟件、服務的市場規模累計達到1846億,在2015年-2018年間複合增長率為18.3%。

開普雲:從數據業務化走向業務智能化,國內領先的大數據服務商

數字政府的軟件、服務市場又分為互聯網辦公、電子取證、電子簽名、電子醫療等多個領域。目前開普雲主要佈局互聯網智慧門戶建設和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兩者均在近期迎來發展契機。

為提高基礎設施集約化水平,促進政務信息資源共享,推進各地區各部門政務服務平臺規範化、標準化、集約化建設和互聯互通,形成全國政務服務"一張網",政府大力推行互聯網智慧門戶集約化建設,並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兩者不僅能夠解決政府不同部門之間的數據閉塞導致的"信息孤島"、"數據煙囪"現象,同時也帶來了可觀的行業增量。

根據客戶數量和合同單價計算,互聯網智慧門戶集約化建設帶來的市場增量至少在27億以上。

而政務服務平臺一體化則是一個更大的增量市場。大致推算,各省地市級、中央部委的客戶需求總量是500個,按單個項目平均規模1250萬元計算,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的潛在市場規模超過62億。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數字政府建設還處於初級階段,部分省份的內部數據尚未打通。在未來,隨著我國數字政府建設的持續升入,政務服務平臺建設也會不斷升級,從而帶動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市場規模的不斷上升。

1.2網站集約化、政務一體化帶來行業集中度提升,利好開普雲等頭部企業

隨著網站集約化、政務服務平臺一體化建設逐步深入,市場集中度將會極大提升。核心原因有兩個:訂單金額向頭部項目集中,頭部項目向頭部供應商集中。

過去,政務領域存在建設分散、數據不通、使用不便等問題,於是政府著手建設基於統一信息資源庫的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以信息資源共享共用帶動試點地區政府網站整體服務水平提升。

在這一背景下,整個行業的訂單金額向頭部項目集中。

另一方面,網站集約化技術門檻提高,一批技術和產品不達標的企業被淘汰出局。同時,由於訂單金額較大,客戶更青睞具有高技術水平的大型企業。這一趨勢將極大利好開普雲等頭部企業。

目前,行業集中度提升的趨勢已經顯現。可以預計,隨著網站集約化和政務服務平臺一體化全面鋪開,開普雲的市場佔有率和訂單規模將進一步提升。

政務服務平臺市場同樣如此。網站集約化和政務服務平臺一體化是數字政府建設的一體兩面,兩者底層技術相通只是呈現形式有所區別。開普云為客戶提供集約化建設服務後,可以大大縮短服務其一體化建設項目的磨合期。

2. 政策催生融媒體行業的巨大風口,開普雲有望佔得先機

2.1融媒體軟件市場高達250億,市場規模有望大幅提升

政策催生出了融媒體行業的巨大風口。

2014年,《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獲通過,融媒體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近兩年政府陸續出臺了關於融媒體建設的多個文件。融媒體建設需求在這一時期集中爆發。

財政方面,2019年中央補助地方公共體系建設專項資金預算達147.1億元,主要用於支持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該預算比2018年執行數增加18.1億元,漲幅達14%。

融媒體的產業鏈主要由上游產品與服務提供商、中間服務集成商、融媒體設計規劃商、行業代理商與行業經銷商組成。

開普雲屬於上游產品與服務提供商的軟件服務商。目前,行業內軟件公司的訂單金額一般在700萬左右,按各級政府的數量乘以平均訂單金額推算,現階段融媒體軟件的市場規模在250億左右。

但融媒體建設在當下仍屬於初期階段,主要費用投向人員、組織的整合和硬件採購,隨著這一階段發展成熟,融媒體軟件市場才將迎來高速增長期,屆時融媒體的市場規模有望大幅提高。

2.2開普雲的競爭優勢:產品標準化、內容管理經驗豐富、技術能力積累深厚

以智慧門戶起家的開普雲,具備豐富的內容管理經驗和技術能力。在融媒體建設中,核心環節為內容管理,包括內容的採、編、發、審、管五個環節。這正是開普雲的優勢所在。

開普雲完全有可能將此前在互聯網內容安全領域的內容安全服務、異構服務等標準化產品遷移至融媒體領域。即,依託於雲平臺、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底層技術,開普雲基於新興市場的需求,打造應用場景的延伸。

標準化產品的遷移可以使開普雲比友商更快速進入市場,從而在為融媒體客戶服務的競爭中佔得先機。

3.大數據核心產業規模達443億,政務大數據監測從無到有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2019年我國大數據核心產業規模達443億元,過去五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9.8%。

目前大數據核心產業主要由硬件、軟件、服務三部分組成。其中開普雲主要涉及的是軟件和服務市場,規模約208億元,佔大數據核心產業規模的69.5%。

開普雲:從數據業務化走向業務智能化,國內領先的大數據服務商

政務大數據監測是大數據行業的一個細分領域。近幾年,國務院辦公廳不僅陸續發佈關於政府網站建設的政策,也對每季度出現問題的網站進行通報。政府網站徹底告別無人監管狀態,各級政府監查自身網站內容成為剛性需求。

開普雲:從數據業務化走向業務智能化,國內領先的大數據服務商

基於海量數據積累,開普雲已從政務數據內容管理切入大數據行業。目前開普雲在政府大數據監測領域一枝獨秀,以服務用戶數量為口徑計算市佔率,其在省級政府的市佔率高達64.52%。

網絡效應一直是互聯網行業引以為豪的特性之一。政務大數據監測也存在類似的網絡效應,即客戶數量越多,獲取的數據越海量,算法越精確,產品越優質,反過來憑藉產品優勢又能吸引新用戶。政府在選擇大數據服務商時,優先考慮的就是產品優勢和性能,因此開普雲很容易憑藉產品優勢壟斷市場。

4.業務具備協同效應,資本優勢有望延伸至銷售環節

開普雲目前主要有兩大業務:一是互聯網內容服務平臺建設,包含互聯網智慧門戶、政務服務平臺、融媒體平臺等板塊;另一個是大數據服務,主要包含雲監測、內容安全等。

兩項業務存在一定的協同效應。當兩個業務服務的客戶相同,業務之間可以相互引流,這在政務領域尤為明顯。相比於競爭對手,開普雲是為數不多在互聯網內容服務平臺和大數據服務領域均有建樹的公司。

此外,上市會給開普雲帶來品牌優勢和資金優勢。2019年,開普雲在西南地區的業務發展突飛猛進,西南地區收入佔比由2018年的5.25%上升至去年的9.94%,部分原因在於公司加強了在西南地區的客戶開發,配備了相應的銷售人員和技術人員。

開普雲上市後獲得的資金優勢有望助其在華東、華中等經濟發達的地區複製這一策略,從而帶動收入規模進一步提升。

國內領先的數字內容管理平臺:依託核心產品,"一橫一縱"完成場景延伸

1. 技術驅動型公司,數字化時代下的領導者

2016年12月,國務院發佈了《"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國正式進入數字化時代。

在統籌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背景下,黨政機關、大中型企業、媒體單位正積極向數字政府、數字企業和數字媒體轉型升級,隨之帶來了一大波數據平臺建設的浪潮,開普雲正是其中的代表公司。

開普雲依託於數字內容採集、分析、存儲和應用全生命週期管理的六大核心技術,運用人工智能前沿的自然語言處理和深度學習技術對大規模文本內容進行實時處理和分析,先後開發出互聯網內容服務平臺和大數據服務平臺兩大業務支撐平臺。

互聯網內容服務平臺是"互聯網+"時代政府和企業向數字政府、數字企業、數字媒體轉型升級的基礎支撐軟件系統,協助客戶打破"數據孤島"和"信息煙囪",幫助其完成數字資源的共享共用和有效治理,最終使客戶實現數字化轉型。

目前,開普雲在數字內容管理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公司先後參與了國家標準《XML在電子政務中的應用指南》的制定,國務院辦公廳制定的《政府網站發展指引》的課題研究工作,北京市、海南省、湖南省、廣州市政府網站集約化相關標準規範的制定等項目。同時,公司也是國務院辦公廳首次進行全國政府網站普查的平臺建設和技術支撐單位。

從應用場景來看,公司在數字政府、數字企業、數字媒體領域均有佈局。

在政府領域,公司承擔了北京市、海南省、四川省、湖南省的省級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建設。在企業領域,公司服務了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等公司。

2.從單點切入,完成產品化,是企業服務做大的核心環節

本質上,開普雲是一家產品型公司。

提供場景化解決方案是大數據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業務的開展,很多技術變現模式和數據變現模式的公司,都在朝場景化解決方案變現模式轉型。這使得很多公司的業務不再僅僅停留在平臺、技術或者應用層,而是橫跨兩層或者三層;這種轉變主要取決於客戶需求,客戶需要將大數據與業務結合,而不僅僅是工具或數據的獲得。

對開普雲而言,統一信息資源庫正是其完成產品化的具體表現。通過10多年來在內容管理行業的服務經驗,以及對客戶需求的充分認知,開普雲開發出了統一信息資源庫。

完成產品化將使開普雲的場景延伸成本大大降低、業務毛利率大幅提高。

從服務場景來看,目前開普雲內容管理的業務場景主要有三個,分別是互聯網智慧門戶、政務服務平臺和融媒體平臺。

開普雲場景選擇的邏輯是從政務領域延伸至企業服務。核心原因是,相比於企業客戶,政府擁有大量數據但整合效果欠佳,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之下,客戶的需求被點燃,市場爆發得也更早。

基於場景延伸,過去幾年開普雲內容服務平臺業務增長迅速。2017年-2019年,開普雲內容服務平臺收入分別為9479.92萬、15034.56萬和20172.65萬元,複合增長率達45.87%。

此外,產品化帶來的效果也體現在一些與毛利率相關的數據之上。

首先,開普雲產品化率不斷提高。產品化率是指單個項目中人力佔比有多少。過去三年,公司互聯網內容服務平臺業務的人工成本佔比呈現下降趨勢,分別為50.05%、43.16%和32.85%。

其次,開普雲內容服務平臺業務的毛利率始終處於50%以上。2017-2019年,公司內容服務平臺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50.54%、51.24%和51.88%。考慮到過去兩年公司新進入融媒體領域,早期定製化程度較高,毛利率較低,而在公司成熟的智慧門戶業務上,公司的毛利率始終處於較高水平,符合標準的產品型公司的特徵。

站在更高的角度來看,全球知名企業管理和協同化電子商務解決方案供應商SAP、Oracle也經歷了從單點切入,迅速完成產品化這一核心環節,從而將企業服務做大。

某種程度上說,開普雲已經完成了這一階段的使命。

3.數字內容管理技術接近國外先進水平,借力國產化替代浪潮

隨著數據日益成為重要的生產資源,政府機構、新聞媒體、金融機構等各類組織越來越需要對內容和數據進行全生命週期管理。

過去,國內的數字內容管理領域大都由Oracle、Microsoft等國外場景佔據。隨著國家對信息安全的要求不斷提高,國產化替代為數字內容管理行業帶來新的增量。

從技術角度來說,隨著國內信息技術水平快速發展,以開普雲等為代表的國內廠商的數字內容管理平臺在擴展性、應對海量異構數據的可靠性和高性能等方面的表現,與Oracle、Microsoft、IBM等為代表的大型跨國企業已較為趨近,正在逐步實現對其同類產品的替代。

另一方面,中國企業在本土市場具備成本優勢和需求把握能力,加上中國IT服務市場的特殊性,本土企業有無可比擬的競爭優勢。IT服務的諮詢、實施、運維等全流程都需要基於客戶當地的語言和業務實踐進行,而中國企業客戶複雜的業務、多變的需求、與國外不同的消費習慣、重定製化,都需要IT服務商對行業有深刻的理解,對國內客戶需求有準確的把握。因此,國外的IT服務龍頭在進軍國內市場時很容易"水土不服"。

目前,開普雲已經在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等大型央企的智慧門戶領域,成功實現了對大型跨國軟件服務商如Micorsoft、Oralce、IBM同類產品的國產化替代。

4.頭部客戶覆蓋率行業領先,燈塔效應明顯。

運營水平是影響和衡量一家企業服務公司變現能力的核心因素。簡單來說,就是公司能否拿下行業標杆客戶。

開普雲的表現值得稱道。

開普雲的客戶中不乏行業頭部客戶。其互聯網內容服務平臺的客戶裡,省級政府數量佔比總數量的32.26%,服務的國務院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數量佔比總數量的21.05%。

搞定行業標杆客戶的價值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標杆客戶付費能力強。一個省級政府集約化網站建設投入至少在千萬級規模。因此服務標杆客戶,客單價高。

第二,標杆客戶考驗技術和產品。大客戶的業務量大、需求複雜,十分考驗大數據公司的技術穩定性和產品功能性。如果大數據公司可以滿足標杆客戶的需求,那麼未來大數據公司向同行業推廣時會事半功倍。這在融媒體這樣的新興市場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第三,標杆客戶提升品牌影響力。ToB市場相對封閉,依靠廣告營銷很難打動客戶,標杆客戶是大數據公司最好的背書,有助於減少獲客難度,降低獲客成本。

5.增長邏輯清晰,"一橫一縱"完成場景延伸

開普雲互聯網內容服務平臺的增長預期錨定兩點:1)政務領域,從早期的智慧門戶服務向更深度的政務平臺業務延伸。2)隨著企業需求爆發,從政府客戶逐漸切入企業和媒體用戶。

政務領域,從早期的智慧門戶服務向更深度的政務平臺業務延伸。基於現有的客戶資源和其統一信息資源庫核心產品,開普雲可以抓住數字政府建設的大趨勢,為客戶提供更深度的內容管理服務。

服務"縱深"直接帶來客戶服務單價的提升。2017-2019年,開普雲內容服務平臺的單個訂單規模從59.62萬增長到111.45萬,翻了接近一倍。

而從政務領域向企業客戶切入的邏輯更好理解。相比於政務市場,企業領域內容管理服務的潛在市場規模要大許多。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卡位優勢明顯,開普雲從業務數據化走向業務智能化

1.人工智能賦能,大數據業務走向智能化,過去兩年複合增長率18%

大數據行業主要經歷了兩個階段,業務數據化和業務智能化。

早期,當企業開始認知到數據價值,金融、電信、政務等行業開始建設大數據平臺,收集並存儲企業業務產生的數據,一批幫助企業完成大數據平臺建設的公司相繼誕生。

開普雲也是起家於這一業務數據化階段。無論是智慧門戶,還是政務服務平臺,本質都是在搭建大數據平臺,從而完成數據採集、存儲、管理。

隨著大數據平臺建設完善以及企業精細化運營的需求不斷提升,單純的數據展現難以滿足企業需求。大數據開始與業務場景結合,進入到業務決策階段,即從機器形成數據報表或者數據報告,業務人員進行決策,轉變為機器直接給出決策建議。這就是業務智能化。

當大數據行業從業務數據化走向業務智能化,擁有海量數據的開普雲迎來了新的機會。

公司的大數據服務平臺運用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全方位、立體化地對全國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等內容數據進行採集、處理、存儲和分析,為客戶提供雲監測、內容安全、雲搜索等一系列大數據SaaS服務。

目前,公司已經構建了異地多點多線路的分佈式採集集群,能夠實現大規模、多形態內容數據的實時採集和分析,對全國400萬政府網站欄目進行實時監測,監測頻率從5分鐘到24小時不等,每天網頁採集更新總次數超過2億次,積累了全面、準確和及時的政府網站內容數據。

同時,公司運用人工智能前沿的自然語言處理和深度學習技術對大規模文本內容進行實時處理和分析,加上閉環數據、場景(行業知識)的深度結合,使得其大數據業務逐漸走向智能化。

人工智能應用正逐漸進入場景為王的時代,知識驅動的認知智能的發展與場景結合得日益緊密。而開普雲擁有領先的語義識別技術,成熟的圖像和音視頻處理能力,能夠將語義智能賦能予公司全線產品、解決方案和在線大數據服務,最終應用於不同行業的眾多業務場景中。

2.垂直行業的數據中臺呈現寡頭格局行業,開普雲市場份額領先。

在政務大數據監測領域,開普雲的市場份額遙遙領先。

2019年公司大數據服務的客戶涵蓋64.52%的省級政府、42.11%的國務院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以43.71%的地級政府,市場佔有率位列行業第一。

不出意外,開普雲的市場佔有率還將持續提升。原因在於,垂直行業的數據中臺終將呈現寡頭格局。

因為數據中臺的能力最終由匯聚的數據種類和數量決定,並影響其承載的業務中臺能力。同時,業務中臺之上的業務系統產生的數據,也會持續反饋給數據中臺。因此,數據中臺的能力會越來越強,具備很強的馬太效應。

這一特點在垂直行業中尤為突出。業務量越大,數據越多,系統的智能化程度會越高,反哺業務進一步增長。因此,頭部企業承載業務的數據中臺天然具備優勢,能力會越來越強。

3.大數據業務想象力大,增長主要來自4個方面

公司大數據業務未來的增長點預期主要來自於:(1)大數據業務產品的豐富;(2)數據服務範圍的擴張;(3)用戶群體的增長;(4)數據類型的延展。

第一,大數據業務產品的豐富。目前開普雲的大數據業務尚處於初級階段,僅侷限於監測和搜索業務,未來可以進行更多業務場景的延伸。

比如,通過數據採集能力,幫助政府健全輿情收集和回應機制。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信息傳播方式的深刻變革,社會公眾對政府工作知情、參與和監督意識不斷增強,對各級行政機關依法公開政府信息、及時回應公眾關切和正確引導輿情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政策發佈後,政府可通過開普雲的政策輿情報告,明晰群眾態度,進而提升治理能力。

第二,監測對象從政府自查擴展到全網監測。目前政府的大數據需求,僅侷限於對自己網站的自查,但隨著政策監管趨嚴,各級政府全網監測需求日益成熟。屆時,開普雲的大數據監測業務將由監測政府網站,向全網監測延伸。

第三,用戶群體由政府用戶覆蓋至企業用戶。當開普雲在政府領域取得壟斷地位後,可以將前期服務政府所積累的海量數據封裝賦能企業用戶,為其提供相關的政策推送。

第四,監測類型從文本檢測過渡至音、視頻監測。目前開普雲仍主攻文本監測,尚未涉及到視頻、音頻監測。

從技術上講,文本監測的難度遠高於音、視頻。目前文本監測的準確率不到92%,而後者基本能達到98%以上。這是因為文字屬於認知類事物,學習難度高於感知類的音、視頻。

但是音、視頻對抓取、存儲空間要求大,增加音、視頻監測要增加服務器和帶寬數量,而政府網站對音、視頻監測需求並不大,因此在監測對象未形成規模時,貿然增加音、視頻監測會造成投資回報率低。但未來客戶拓展到企業領域後,該項業務完全可實現進一步延伸。

4.運營效率不斷優化,營業利潤率處於行業較高水平

上市以來持續高增長。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公司的收入分別為1.57億、2.28億和2.98億,複合增長率達到37.8%,顯著高於IT服務行業增速19%,體現出公司強勁的內生增長動力。

營業利潤率處於行業高水平。從營業利潤率(Operating Margin)上看,過去三年,開普雲的營業利潤率分別為26%、31%和30%。可比報告期內營業利潤率均遠遠高於中軟國際和埃森哲。

開普雲:從數據業務化走向業務智能化,國內領先的大數據服務商

這得益於產品化帶來的高毛利率和頭部項目的標杆效應。

在毛利率方面,開普雲通過產品化的方式,極大提升單個項目的標準化程度,使得其項目毛利率始終維持在高水平。其次,公司基於海量數據資源,衍生了毛利率極高的大數據服務業務,2017-2019年公司大數據業務的毛利率均在80%左右。

從綜合毛利率來看,2017-2019年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62.87%、60.36%和59.06%,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開普雲從頭部客戶切入的打法,使公司在後續客戶開拓上投入的資源大大減少。這一點可以從開普雲的費用率變化情況體現。

開普雲:從數據業務化走向業務智能化,國內領先的大數據服務商

2017-2019年,隨著收入規模的增長,開普雲的費用率從37.27%下降至29.5%,下降近7.77個百分點。

經營性現金流表現優異。2017-2019年公司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4391.25萬元、5529.93萬元和4889.26萬元。其中,2017年開普雲的現金流表現優於淨利潤。

究其原因,開普雲採用了謹慎的收入確認政策,項目制業務收入確認時間嚴格以項目完成最終驗收為準,而在此之前,開普雲已經在項目實施過程的不同節點,收到了項目的部分款項。現金流在前,收入確認在後,現金流表現自然優於利潤。

2017-2019年,公司的應收賬款分別為2299.22萬、2707.97萬和8878.13萬元,佔比分別為14.67%、11.87%和23.3%。這樣的應收賬款表現在TO G行業中是非常優秀的。要知道,安防行業龍頭的海康威視在2018年應收款佔比高達33.35%。

另一方面,應收賬款表現也與開普雲的客戶分佈有關。招股書顯示,開普雲收入絕大部分來自華南、華北地區,2017-2019年兩個地區的收入佔比分別為77.38%、81.67%和61.77%。換句話說,公司絕大部分收入都在自經濟發達地區,客戶付費能力更強。

運營效率優化,員工人效持續提升。IT服務公司具有輕資產、人力資源密集的特點,公司收入與員工數量和效率高度相關,因此員工人效往往成為影響IT服務公司效益的核心因素。

過去三年,開普雲的員工數量分別為399人、528人和618人,對應的員工人效分別為39.27萬、43.18萬和48.23元,複合增長率為10.8%

考慮到公司業務尚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員工人效尚有較大提升空間。參考國內成熟的IT服務商,2018年中國軟件收入46.13億,員工人數6669人,平均人效在69.17萬元。對比之下,開普雲的員工人效至少還有60%的增長。

可以預期,隨著員工人效的不斷增長,公司的盈利能力還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小結:開普雲,政務大數據行業領先者

過去幾年,社會發展正身處數字化的價值網絡中,"搭建中臺"、"連接"、"共贏"、"賦能"是這一時期的關鍵詞。帶領政府和企業走出信息孤島,指引信息互通融合的任務落到了開普雲身上,使其進入了高速增長。而大數據的迭代升級,以及以自然語言處理為代表的認知智能發展,為開普雲打開了新的增長邏輯。

從這個角度來說,開普雲無疑是一家值得關注的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