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有些人表示县令熬了一碗治胃疼的粥给慈禧喝,县令父亲知道后自杀了,有何历史依据?为什么县令父亲要自杀?

林峰仪


清朝统治的晚期,朝廷没落吏治腐败,列强入侵民不聊生,国家风雨飘摇。在这不太平的世道里,事态发展,生杀予夺大权还是集中在皇宫的贵族们手中。

在民间一位县令的父亲,只因为儿子说了谎话而只能选择上吊自杀。这件事的中间发生了什么?就从此事件发生前慈禧太后西逃(所谓的西狩)说起。

在清朝末期,列强欺凌,激起我国百姓愤恨,学习神打的拳民组织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号召兴起。

当时,清政府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信任愚昧守旧的大臣,相信义和团能“神灵附体”“刀枪不入”,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五月二十五日对八国宣战。在部分朝廷亲贵支持下,义和团便大举进京勤王,在处理“教案事件”时还大肆杀害外国人及教徒,烧教堂、拆电线、毁铁路,并攻进天津租界。

为扑灭义和团的反帝斗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英、美、法、俄、德、日、意、奥八国组成的侵略联军,于同年6月,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出发,向北京进犯。

光绪二十六年(1900),慈禧太后和亲贵大臣仓皇离京,先逃至怀来县,后辗转至大同、太原。最后到达西安。刚开始落逃的慈禧,仓惶狼狈,颠沛流离,沿途没有人接应,吃一顿饱饭都成问题,落魄到嚼食秸秆解渴,为保命隐藏自己,也换上农家老妇的衣衫。

但从太原到西安的途中,跟从北京向太原的境况大有不同,各省贡献的银两陆续送达,浩浩荡荡的人马官兵随行,地方县令官员也接到了圣旨。慈禧为笼络人心,大赏随行宫监、随从人员等。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慈禧西逃落魄至此,但在等级意识根深蒂固的时代下,溜须拍马的官员还是接踵而至。本是逃难的慈禧,在众人的阿谀奉承又回到了当初的奢靡本性。

到了西安后的慈禧没有想着要怎么解决八国联军的问题,却办起了一个给她的筹钱机构,叫供支局,以提供她的后勤保障。

当地一个叫孙多祺的官员听说了这事,就希望自己能进去做事情,以讨好慈禧加官鬻爵从此一步高升。献殷勤的他目的就是为自己谋了个负责后勤伙食的官职。

孙多祺的官职就是当时花钱捐来的,本性不改,为了更接近慈禧,之后他又贿赂了慈禧身边的太监李莲英,花了不少银子走后门,让自己在慈禧行宫后花园做浇花差事。慈溪赏花时看到他,随口便问了问他的家庭情况。

或许是为了显示自己比较可怜吧,就谎称家里只有一位老母亲。从慈禧的个人经历来看,二十六岁守寡,三十九岁丧子,可以说是少年离家,青年丧夫,中年丧子的命运,可能对他亦有一份同情。

由于“西狩”,习惯了锦衣玉食的慈禧的生活质量就下降了很多,水土不服,肠胃不适,便生病了。孙多祺知道了这是个好机会,便连连几天给慈禧送粥,这粥也正好合太后的胃口。

就问他,这粥怎么做的?他回答说是自己母亲起来熬的。慈禧听后十分感动,就给他家送去了刻有“福”和“寿”两字的金镯子。孙多祺得到赏赐很高兴,但他的父亲却不明白怎么回事。待问清来龙去脉后,孙父便说:“吾尚在,而汝但云有母,吾其死矣!”其父一怒之下便悬梁自尽了。


他父亲这样做其实是舍身救子。在观念中,如果父亲在世的话,孙多祺这样做就是欺君大罪。儿子的一句话,断送了他父亲的性命。可见当时的官员的腐朽无能,造成不能挽回的悲剧。晚清社会,贵族统治集团已经走向没落,却还是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而百姓迷信权威,生活困顿,已经可以看出晚清的没落之势。


邓海春


这是一位叫作孙多祺的县令做出的荒唐事。

八国联军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携光绪、皇后等人逃亡西安,途经山西,最终于10月26日抵达陕西西安。作为大清实际掌权的最高统治者,竟然因为外敌入侵,不组织抵抗,自顾自的逃跑,真是让人感到可笑。我们也能想象到慈禧西逃时的狼狈相。这一路走来,估计慈禧也会看到自己的大清国真正是什么样的,民不聊生,荒无人烟,这哪是自己口中所说的大清国。当然慈禧眼中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只要自己吃好喝好玩好就可以了,她哪管民间老百姓的死活。

慈禧西逃

在逃到西安之后,慈禧这回可以安心了,西安离北京较远,八国联军一般会达不到这,何况还有大臣主动去议和送银子,回北京是早晚的事情。听到老佛爷逃到西安,整个陕西的官场人人兴奋,都想借此机会一睹老佛爷的真容,再溜须拍马升个一官半职的,其中就有一个县令孙多祺,他为了能见到慈禧,贿赂李莲英,最终谋得了花园浇花的差事,因为老佛爷经常来花园赏花。

有一天,慈禧像往常一样来到花园赏花,突然看到一个陌生的面孔在浇花,就问李莲英是谁,孙多祺趁此上前介绍自己,慈禧问题家中还有谁?孙多祺说家中还有一个老母亲与他相依为命,而实际上他家中还有父亲。这样的孝子让慈禧对之高看一眼。

之后一次慈禧生病,孙多祺熬好药放在粥里给慈禧喝,喝完之后果然效果很好,在得知是孙多祺送来的,便问这粥是谁熬的,孙多祺说是自己母亲亲手熬的,慈禧非常感动,特赐给他可有福和寿两个字的金镯子。孙多祺磕头谢恩如小鸡啄米。

回家之后,父亲问他这个镯子的来历,他如实告诉的父亲,他父亲听完之后,对他说,我还没有死,你却和老佛爷说母亲尚在,而不说我,这是欺君之罪,如果老佛爷知道此事,必将怪罪,这可是欺君之罪。于是,他的老父亲悬梁自尽。

糊涂的孙多祺为了自己的私欲,对慈禧说谎,而慈父为了避免儿子因欺君被杀,自己上吊而死,可见当时基层官员的人性和品德,大清早已腐朽,灭亡已成必然之势。



1900年,八国联军借口保护外交使节团,踏上了中国大陆。面对列强的入侵,慈禧太后一改往昔的懦弱,终于强硬了一回,她直接向世界宣战,结果是引得八国联军兵锋直指北京。

关键时刻,慈禧太后没有思考如何御敌,而是表现出丑陋一幕,带着傀儡皇帝和一部分贴身的宫女太监,舍弃京城,一路向西逃去。

因为走得匆忙,一路上狼狈得连慈禧太后都不敢相信。

尽管如此,一路上还有不少人来迎驾,表现出对慈禧的阿谀奉承。比如说怀来县令吴永。他知道慈禧马上就要来他们县境了,马上率领着众官员穿得整整齐齐地来迎接慈禧。并为慈禧太后一行准备了丰厚的饭菜。

慈禧沿路吃得都是粗粮干馍,连喝口水都是一种奢侈,因此对他的举动很是满意。

吃完了饭,吴永把自己夫人衣物又拿出来献给衣着单薄的慈禧穿,以御寒。穿贯了锦衣的慈禧也顾不得这么多了,穿上后,觉得这粗布大衣很好。

但饶是如此,当他们到了昌平知州时,却遇到了尴尬一幕,昌平知州执著地坚持要看军机处开的单子或者证明他们身份的物件。

吃了闭门羹的慈禧太后一边派人去京城取这些东西,一边绕过这个昌平继续向前。

后来,慈禧回銮以后,对于阿谀奉承、热情接驾的官员进行了嘉令。比如说怀来县令吴永因为“识时务、懂大体”,热情迎驾而得到了就得到了火线提升,他从一个七品直接蹦到了四品,连升三级,其升官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这在大清朝也是罕见的。

此外,对于“冷落”的官员给予严惩,比如说昌平知州因为没有迎接圣驾被慈禧除名,永远不得为官。

当然途中也有“弄巧成拙”的故事。比如说慈禧在西逃的过程中,到了峻县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峻县县令为了好好表现自己,他不但及时接驾,并且给慈禧找了一间特别好的民房,想让他们一行早早歇息。

然而,先行人员一看傻了眼,惊得云里雾里,原来县令百密一疏,他事先缺少勘察,竟然没有发现这间民间房子里面放了几口大棺材!

眼看事情弄成这样,县令吓得跟什么似的,赶紧磕头如捣蒜,先行人员赶紧叫他火速把棺材搬走,不要让慈禧太后知道这件事了。

县令头脑转得很快,他赶紧送了这些先行人员大量银两。结果这些人拿了钱财很是高兴,跟慈禧太后汇报时,说这些棺材是县令的一些善举,专门给没钱购买棺材的百姓用的。

慈禧一听大为赞赏,非但没有让他们把这些棺材抬出去,而且嘉奖了县令。

无独有偶,到了这慈禧太后跋山涉来到了古城西安后,慈禧太后在这里受到了西安文武官员的隆重接待。

在西安的慈禧太后住上了行宫,又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

负责太后的日常所需是西安的一个叫孙多祺的县令,他特别善于阿谀奉承,他知道能接近太后就是一次升官的机会,为了能在慈禧面前表现自己,他想尽办法接近太后,讨好太后,于是孙多祺收买了慈禧身边的太监李莲英,得到了出入慈禧行宫的机会。

有一天慈禧看到了孙多祺,问他多大年纪,家中还有什么人, 孙多祺毕恭毕敬地跪倒在地,回答了这样一句话:家中尚有老母,今年已经78岁 了。

一次,慈禧病了,孙多祺趁机通过李莲英给慈禧献了一碗素粥,慈禧赏了一口,觉得十分美味,她吃腻了山珍海味,喝了这碗素粥,顿觉神清气爽、十分美味,就问孙多祺这粥是谁做的,孙多祺回答依然是一句话:“老母亲得知太后生病,她亲自下厨为太后熬的粥。”

慈禧很是感动,于是破例亲手写了“福”“寿”两个字和一对金手镯赐给他母亲。并给孙多琪也封了一个比较高的官职。

孙多祺得到封赏后喜不自胜,回家后手舞足蹈,他的父亲得知情况后,却痛哭流泪起来:“你两次在太后面前都只提到母亲,没有提到我,我只有去死的份了。”当晚,他父亲就上吊自杀了。

孙多祺的父亲为什么要自杀呢?这其实与孙多祺给慈禧献粥无关,而是因为孙多祺在回答慈禧时,明明其父还丰,他却说家中只有老母亲,并没有说家中还有父亲,这已经犯了大错——欺君之罪。要是日后被人知道,这可是满门抄斩的重罪。

为了不连累家人,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子背上欺君这等杀头的重罪,孙多祺父亲选择了自杀,是明智之举,也是不得已之举。

孙多祺的一次献媚换来的竟然是这样的结果,想必他一定会后悔不已吧,毕竟他所得的封赏又怎及一家人平平安安、其乐融融更幸福快乐呢。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1900年五月十一日,慈禧接到亲信荣禄的密报,西方各国要求她还政于光绪,结束她的垂帘听政。慈禧一听这消息,完全不顾一个女政治家的形象,咆哮着像一个乡村泼妇般的吼道:“让老娘放权,没门”。她盛怒之下,决定向“十一国”列强宣战。



▲慈禧

慈禧其实是外强中干的人,以当时清朝的实力,对抗日本尚且不能取胜,遑论“十一国联军”了。她也不过是狐假虎威罢了。大话说过了,该跑还得跑,还没等“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惶惶如丧家之犬一般逃往了西安。

慈禧在西安“官邸”住了下来,当地的知府、县令可慌了神,老佛爷亲自驾临,人人都想表现一番,实指望慈禧回京后提拨自己呢。当时西安华县县令孙多琪就是个善于拍马屁之人,有这样大好机会他怎么能放过呢!可是自己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如何才能巴结上慈禧呢?

孙多琪虽然在管理政务上没有水平,但弯弯绕的鬼心肠比谁都多。他于是用贪污的银子,贿赂慈禧身边的太监李莲英,让他在慈禧面前美言和推荐自己。



▲慈禧西逃

李莲英收了老孙的银子,有道是“收人钱财,替人办事”,李莲英极力在慈禧耳边吹风,说西安华县有个大孝子,曾为母治病割肉做药引子,其实这些话都是孙多琪教给李莲英这样说的,孙多琪是个怎样的人,李莲英怎会知道呢!

这样的话听多了,慈禧逐渐对孙多琪有了好感,于是就召见了孙多琪。老孙乐的屁颠屁颠的去了,慈禧让他讲讲他的孝母的故事,孙多琪一阵“山吹胡勒勒,”说什么自己小的时候,父亲早亡,和母亲相依为命苦度时光,家中没有钱,母亲得病想吃点鱼肉,大冬天的时候,他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竟效仿古人“卧冰求鲤”的办法,在河中得到了一条鲤鱼,最终为母亲做了一顿红烧鲤鱼,母亲吃后很快恢复了健康。

慈禧听了孙多琪的故事,感动的热泪盈眶。孙多琪一看自己有望升官了,于是更加努力的编排自己孝母的故事。

话说有一天,慈禧由于前几日在路上逃亡,吃不好睡不好,一下子病倒了。主要是胃疼没口味,啥也不想吃,李莲英让御厨做了许多山珍海味,慈禧看都不看,更不想吃了。

这事不知道怎么让老孙知道了,老孙心想,老佛爷这是着急上火,心火太大,她肯定对山珍海味没食欲了,我何不为老佛爷熬点玉米粥,这东西她肯定没吃过。想到此,老孙于是熬了一碗“添加治疗胃病药材的粥糊糊”,做好后,亲自端给了慈禧。



▲孙多琪

还别说,慈禧吃过大鱼大肉,还真没吃过别有风味的粥糊糊,慈禧喝完后,感到肚里很舒服,就问孙县令,这粥是你熬的吗?

老孙的脑子一动,说,这是我母亲熬的,我母亲听说老佛爷病了,亲自下厨熬了她拿手的“药粥”。老孙觉得母亲形象“高大上”了,自己也会水涨船高。清朝是皇权至上的朝代。讲究“父父子子,君君臣臣”。

果然,慈禧对老孙的母亲崇敬有加,说有“其母必有其子,为了表扬其母,当场提升孙多琪为西安知府,择日上任。同时把自己手上的金镯子拿下来,赏给了老孙的母亲。

老孙名利双收,喜气洋洋的回了家,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父母一说,母亲乐开了花,夸儿子是个聪明的孩子。而老父亲当夜就上吊死了,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他父亲听他说自己已经死了,他就知道儿子闯祸了,晚清当时被汉族同化了,儒家思想已经深入人心,父亲在没有母亲的发言权,儿子为了突出孝心,把老父亲说死了,父亲才是一家之主。欺骗慈禧,一但老佛爷知道后,这是被诛三族的欺君之罪,孙多琪为了拍马屁,逼的父亲上吊自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