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阿卡波糖,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减小全天血糖波动,降低餐后血糖

阿卡波糖,是目前常用的降糖药,一种微生物来源的假性四糖,可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是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只作用在肠道,生物利用度仅为1%-2%,其降血糖的机制是:在小肠上皮,抑制水解碳水化合物的α-葡萄糖苷酶(参与双塘、寡糖和多糖的降解)。

阿卡波糖,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减小全天血糖波动,降低餐后血糖

不使用药物的情况下,葡萄糖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较快,在空肠达到高峰,在回肠基本吸收完全。

在服用阿卡波糖后,阿卡波糖竞争性抑制位于小肠的各种a-葡萄糖苷酶,使淀粉类分解为双糖、双糖分解为单糖的速度减慢,使糖在小肠上段的吸收被抑制,吸收部位向中、下段延伸,故吸收面积减少,吸收时间后延。

从而减慢碳水化合物水解及产生葡萄糖的速度,并延缓葡萄糖的吸收。单独应用或与其他降糖药合用,可降低病人的餐后血糖。也有报道认为可降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并且由于平衡了葡萄糖从肠道的吸收,减小了全天血糖的波动,使平均血糖值降低。

阿卡波糖,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减小全天血糖波动,降低餐后血糖

一项前瞻性、随机、安慰剂对照的双盲临床试验(治疗3-5年,平均3.3年)结果显示,在1429例糖耐量降低患者中,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了25%。同时这些患者中,所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下降了49%,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下降了91%。

上述作用已被一项荟萃分析所证实。该荟萃分析来自于7个有关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共2180例患者,1248例服用阿卡波糖,932例服用安慰剂)。分析显示,这些患者中,发生任一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减少了24%,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减少了64%。这两种变化都有统计学意义。

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服药期间应增加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并限制单糖的摄入量,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阿卡波糖,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减小全天血糖波动,降低餐后血糖

在服用阿卡波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如果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占50%以上,则降糖效果更为明显。由于药物只作用在肠道,不吸收入血,长期使用不会失效。
  • 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药物随餐服用,削峰去谷,改善血糖波动。若与其他降糖药合用出现低血糖时,应将其他降糖药减量。
  • 有明显消化和吸收障碍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禁用。患有由于肠胀气而可能恶化的疾患(如Roemheld综合症、严重的疝气、肠梗阻和肠溃疡)的病人禁用。严重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25ml/分钟)的患者禁用。
阿卡波糖,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减小全天血糖波动,降低餐后血糖

  • 个别病人,尤其是在使用大剂量时会发生无症状的肝酶升高。因此,应考虑在用药的前6~12个月监测肝酶的变化。但停药后肝酶值会恢复正常。
  • 阿卡波糖可使蔗糖分解为果糖和葡萄糖的速度更加缓慢,因此如果发生急性的低血糖,不宜使用蔗糖,而应该使用葡萄糖纠正低血糖反应。
  • 服用阿卡波糖治疗期间,由于结肠内碳水化合物酵解增加,蔗糖或含有蔗糖的食物常会引起腹部不适,甚至导致腹泻。
阿卡波糖,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减小全天血糖波动,降低餐后血糖

  • 阿卡波糖具有抗高血糖的作用,但它本身不会引起低血糖。如果本品与磺酰脲类药物(如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喹酮等)、二甲双胍或胰岛素一起使用时,可能会出现低血糖,故需减少磺酰脲类药物、二甲双胍或胰岛素的剂量。否则,在个别病例会有低血糖昏迷发生。
  • 个别情况下,阿卡波糖可影响地高辛的生物利用度,因此需调整地高辛的剂量。 服用本品期间,避免同时服用考来酰胺、肠道吸附剂、和消化酶类制剂,以免影响本品的疗效。
  • 因为缺乏有关本药在妊娠妇女中使用的资料,妊娠妇女不得使用本品。哺乳期大鼠服用放射性标记的阿卡波糖片后,在其乳汁中发现了少量的放射性物质,在人类尚无类似的发现。即使如此,由于尚不能排除乳汁中阿卡波糖片对婴儿的影响,原则上建议在哺乳期妇女不使用本品。
阿卡波糖,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减小全天血糖波动,降低餐后血糖

  • 鉴于尚无本品对儿童和青春期少年的疗效和耐受性的足够资料,本品不应使用于18岁以下的患者。
  • 对于65岁以上老年患者无须改变服药的剂量和次数。
  • 阿卡波糖需要遮光、密封、在25℃以下保存。当温度高于25℃,相对湿度高于60%时,没有包装的药片会发生变色,因此,药片取出后应立即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