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豆瓣评分9.3教育类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带来的教育启示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治愈人心的电影,从高达9.3的豆瓣评分就可以看出它的优越口碑。影片主要讲述了马修老师来到"池塘底学校"任教,发现这里的校长一直用蛮横、专制的态度对待学生后,决定用心关爱这群学生并改变这些孩子命运的故事。马修老师感受到了孩子们需要关爱,并发现他喜欢音乐,其中有些人还颇有音乐天赋,于是带领他们组建了一支合唱队。

豆瓣评分9.3教育类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带来的教育启示

这部讲述了爱与师生关系的电影让我们感动之余,也能得到许多教育启示,从而在生活中促进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共同成长。

豆瓣评分9.3教育类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带来的教育启示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获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教育学中将师生关系的类型分为了三种:专制型师生关系、放任性师生关系和民主型师生关系。其中最理想的师生关系类型便是民主型师生关系。在《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中,马修老师和学校校长则分别与学生形成了民主型师生关系和专制型师生关系。

专制型师生关系是以命令、权威、服从、疏远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的。简单来说,在专制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不理解学生,常采取强硬、蛮横、专断的方式管理学生;而学生也不了解老师,师生缺乏交流,从而产生对抗情绪。

影片中校长与学生间的关系一直是处于紧张状态的,可以说有校长的地方就会出现高声的谩骂或者强硬的责打:学生犯错误时从不问缘由,也不问清事情经过就对学生做出惩罚;觉得蒙丹是个坏孩子便一口咬定就是他偷走了钱。

豆瓣评分9.3教育类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带来的教育启示

孩子们调皮是事实,校长不问缘由的责罚也是事实,这种情况的持续只会让双方的关系愈加恶劣,让学生形成表面服从、内心抗拒的状态,从而更高频率的做出与校长期望相违背的事情。学生的逆反、调皮与这种师生关系和教师管理方式大有关系。

相反,马修老师的到来让校长眼里"无恶不作"的孩子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们一改对抗校长的态度,减少了捣乱的次数,也逐渐听从马修老师的教导。显然,马修老师与学生们建立的便是民主型师生关系。

民主型师生关系是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师生的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的。教师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理解喜爱老师,从而形成师生间积极的交流和互动。

当得知学生弄伤神父的眼睛时,马修老师并没有像校长一样不问缘地采取强硬的惩罚措施,而是让学生去照顾被他弄伤的受害者。马修也没有因为校长对这些孩子的评价而放弃他们,他依然用心爱着孩子们。在发现他们有音乐天赋之后组建了合唱队,真心的希望他们可以得到好的发展。而这些,孩子们其实都是能感受到的,他们自然会尊敬、喜爱马修老师。

豆瓣评分9.3教育类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带来的教育启示

与校长不同,马修老师教会了学生什么是责任,做错了事情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让孩子们知道有人真的用心爱着他们。而校长的专断只是提高了学生继续捣乱、反抗的频率而已。

豆瓣评分9.3教育类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带来的教育启示

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发展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每个教师都该做的事情。

对学生抱有适当的期望是格外重要的。心理学上对于教师的期望行为有一个著名的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该效应由罗森塔尔等人对教师的期望进行研究而得出,又称"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因而该效应又称"期望效应"。

通俗来讲,该效应表明教师对学生应抱有合理的、积极的期望,从而使学生根据教师的期望向好的方面变化发展。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一直传达消极的概念和行为态度,则学生也会朝着教师所认为的不好的方向发展。

豆瓣评分9.3教育类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带来的教育启示

这一点在校长和马修老师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在"池塘底学校"的孩子们一直都处于校长专制对待的阴影下,每一个人都被无形中贴上了"捣蛋鬼"、"有问题"、"不正常"等等消极甚至充满恶意的评价的标签。校长坚定地认为这些学生缺乏教育,尤其缺少惩罚,而他的行为正是在无意中让学生一遍遍地在心里刻上自己就该调皮、自己就是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印记,这也正是促使学生们做出顽劣行为的隐形催化剂。久而久之,他们就真的成为了校长口中有着恶劣行为的少年们了。

而马修老师显然没有受到校长对这些孩子们的评价的影响,他从心底里觉得这些孩子们只是缺少关心和正确的教育方式。影片中也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他从未对任何一个孩子进行过充满恶意的评价和不问缘由的惩罚,他看到的都是学生们身上的闪光点,他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现出他们应有的价值:他发现了皮埃尔的音乐天赋,而且发现他是一个单亲、缺少爱的孩子,于是在培养他唱歌特长的同时给予他应得的关爱;组建合唱队的时候,小贝比诺不会唱歌,马修也没有否认他的价值,而是让他暂时作为合唱队的助理......

种种暖心的事迹,让学生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马修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也正是马修老师让他们知道,他们也是有价值、有长处、值得被爱的好孩子。

马修老师用合理的、积极的期望与行动融化了学生们心中在校长消极的态度下形成的寒冰,让学生们得到了真正的身心上的发展。

豆瓣评分9.3教育类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带来的教育启示

赞美和鼓励是充满力量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得到应有的赞扬。纵使学生可能会犯错误,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其优点和长处。作为教师,用爱和积极的期望与行动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才是正确的选择。


豆瓣评分9.3教育类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带来的教育启示

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我们一直说马修老师的教学理念是正确的,那么他的教学理念究竟来自于哪个学习理论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影片的背景。

影片的时代背景是1949年的法国乡村。既然安排马修老师这个来改变当时教育理念的角色,那么自然也会对应当时所兴起的教育理念。而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兴起了一种心理学思潮——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为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的学习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教育改革。其注重的是过程而不仅仅是教育的结果,注重的是"知"和"情"的协调发展,而不仅仅是"知"的发展。

学生中心的理论也是人本主义学习观的一部分,它倡导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教师单方向的知识灌输。

与校长相比,马修老师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他不是一味地完成校长要求他进行的教学任务,他会细心地观察孩子们的兴趣和特长,并且关心他们身心方面的健康,照顾到学生们的情绪。

豆瓣评分9.3教育类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带来的教育启示

他会在组建合唱队时让每一个人都有适合他们的位置,在学生受罚不能见来探望的家人时替他打掩护,会保护年龄尚小的学生不让他被人欺负......

这样的马修老师亦师亦友,用真心换来了孩子们的尊重。只有真正用心希望学生们得到好的发展、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才能做到促进学生发展,使其得到更好的成长。

结语

这部影片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将其对学生的影响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马修老师离开的时候,孩子们用纸飞机表达了对马修的爱与不舍。马修在学校的这段日子让孩子们脸上重新有了笑容,甚至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通过马修老师的态度和行为,我们可以清楚的感知到用心爱学生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而我们所说的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进行"知"与"情"的教育与培养皆建立在对学生的爱的基础上。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

作为教师,不应该辜负如此高的评价。用自己的爱和修养去促进学生的发展,关心学生学习、生活的各方面,做到充分了解学生,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使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