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慘了!前私募亞軍聯手公募基金經理搞“老鼠倉”,趨同買入8億獲利超4000萬,最終雙雙被判入獄

3月5日上海高院的一則刑事判決書揭開了曾經的私募亞軍雲騰投資的業績秘密,判決書中披露,2009年4月至2013年2月間,雲騰投資姜維君頻繁與時任泰信藍籌精選股票型基金經理的柳菁交流股票投資信息,柳菁利用職務便利將獲取的未公開信息洩露給姜維君,或聽從姜維君的意見使用泰信藍籌基金的資金買賣特定股票,姜維君則使用控制的股票賬戶進行趨同交易,其中趨同買入金額達8億元,最終獲利4619萬元。而云騰投資涉案的那隻私募基金一度登頂當年的“私募亞軍”。最終東窗事發,兩人雙雙入獄。

聯手公募基金經理搞“老鼠倉”

3月5日上海高院的一則刑事判決書揭開了曾經的私募亞軍雲騰投資的業績秘密,判決書中披露,這起“老鼠倉”的主角是前“私募亞軍”雲騰投資,另外一位是時任泰信藍籌精選股票型基金經理的柳菁。

據判決書披露,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指控被告人姜維君、柳菁犯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一案,於2019年6月14日作出刑事判決,原審被告人姜維君、柳菁不服,提出上訴。

而原判認定,2010年12月,被告人姜維君設立上海雲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2011年3月,姜維君設立“雲騰一期”私募基金,並通過該私募基金從事證券交易。2009年4月至2015年1月,被告人柳菁擔任泰信基金公司基金經理,管理泰信藍籌基金,負責該基金的運營和投資決策。2009年4月至2013年2月間,被告人姜維君頻繁與被告人柳菁交流股票投資信息。

柳菁明知姜維君經營股票投資業務,仍將利用職務便利所獲取的泰信藍籌基金交易股票的未公開信息洩露給姜維君;或使用泰信藍籌基金的資金買賣姜向其推薦的股票,並繼續與姜交流所交易的特定股票,從而洩露相關股票交易的未公開信息。而姜維君則利用上述從柳菁處獲取的未公開信息,使用所控制的證券賬戶進行股票交易。在上述時間段內,姜維君控制的楊某某、金某、葉某證券賬戶及雲騰一期私募基金證券賬戶與泰信藍籌基金賬戶趨同買入且趨同賣出股票76只,趨同買入金額7.99億餘元,趨同賣出金額6.08億餘元,獲利4619萬餘元。

其中楊某某個人證券賬戶雙向趨同交易的股票買入金額1.93億餘元,賣出金額1.56億餘元,獲利1708萬餘元;金某個人證券賬戶雙向趨同交易的股票買入金額0.47億餘元,賣出金額0.40億餘元,獲利336萬餘元;葉某個人證券賬戶雙向趨同交易的股票買入金額1.35億餘元,賣出金額1.29億餘元,獲利1566萬餘元;“雲騰一期”私募基金證券賬戶雙向趨同交易的股票買入金額4.22億餘元,賣出金額2.82億餘元,獲利1006萬餘元。

“雲騰一期”獲當年私募亞軍

值得注意的是,雲騰投資曾經在2012年名噪一時,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雲騰投資旗下的雲騰一期因為業績突出,獲得2012年私募亞軍。而從該私募產品的淨值數據來看,在2012年11月30日,雲騰一期的單位淨值尚在0.7844元,而到了2013年1月18日,淨值迅速躍升至1.064元,淨值在短期內突然拉昇,而這段時間正是在雲騰投資實施“老鼠倉”操作期間。根據判決書中所稱,“雲騰一期”私募基金證券賬戶雙向趨同交易的股票買入金額4.22億餘元,賣出金額2.82億餘元,獲利1006萬餘元。

從私募排排網留存的數據來看,雲騰投資共發行了兩隻私募產品,其中包括“興業信託·雲騰1期”和“興業信託·雲騰2期”。其中雲騰1期的淨值在2015年6月12日曾達到4.2055元的高點。此後遭遇急速回撤,目前該產品已經清算。資料顯示,雲騰投資成立於2010年12月,註冊資本1000萬元。2019年5月,雲騰投資被列入中基協第27批疑似失聯私募名單。2019年12月底,中基協公佈了註銷第十二批公示期滿三個月且未主動聯繫協會的失聯機構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名單,上海雲騰投資赫然在列。而據基金業協會信息顯示,雲騰投資在2019年12月30日被基金業協會註銷私募基金管理人資格。

據判決書披露,被告人柳菁如實供述了主要犯罪事實。被告人姜維君在一審庭審後認罪。姜維君、柳菁在一審期間分別退繳違法所得300萬元和150萬元。原判認為,被告人姜維君、柳菁違反規定,共同利用柳菁擔任基金管理公司從業人員職務便利獲取的未公開信息,從事相關證券交易活動,非法獲利4,619萬餘元,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均已構成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且系共同犯罪。依照相關規定,以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分別判處被告人姜維君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並處罰金四千萬元;被告人柳菁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並處罰金六百二十萬元;違法所得予以追繳。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所謂的“老鼠倉“就是私募基金人員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股票的行為,近年來,“老鼠倉”案例在券商、保險和私募等領域開始增加,尤其是隨著私募行業的快速發展,私募“老鼠倉”案件數量逐步上升,而這類行為違反了基金管理人的信義義務,同時還存在著很強的隱蔽性,目前是監管層重點打擊的違法行為,在行業不斷髮展的過程中,監管部門也通過監督、處罰等多種手段,為私募行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