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2020年刺激經濟方案已出,會影響房價麼?


(沒有廢話,直接開始)1月31日我寫了《新冠病毒疫情對2020年的經濟影響分析》一文,文中我講了七條最有可能的經濟刺激政策,截止3月1日,有13個省市出臺了2020年刺激經濟的項目投資計劃,總投資金額超過35萬億元。



我們來看看這35萬億都會投資哪些項目?刺激經濟的邏輯是什麼?

1、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主要包含有交通、市政、水利、生態環保、能源、通信。

這個沒毛病,我國地域遼闊,基礎建設有很多地方,特別是西部有很多的紅利還沒有釋放完。

加上基礎建設涉及的產業鏈很長,勞動工人很大,能夠最大化穩定就業。

所以,只要刺激經濟,目前來看,這都是首選。


2、適量的公共衛生建設項目。主要是醫院的新增、新建、擴建、改造;還有應急管理、物質儲備等項目。

其實這個力度我覺得還小了,全國各地都應該對醫院加大建設,通過大量醫院的建設,促進學醫的就業難度,減少老百姓看病難問題。還可以刺激消費,一舉兩得。

3、物流基礎項目。主要是冷鏈物流是主要方向。

冷鏈物流的春天才剛剛開始,未來十年這個領域將是誰的天下,誕生千億級的企業很正常。

4、服務農村經濟的項目。主要是新農村建設、城鄉統籌、新型城鎮建設、鄉村振興等項目。

喊了很多年了,今年要刺激經濟,錢不敢亂花,這個機會很好,大家要把握。

5、產業轉型項目。主要有創新驅動、高尖科技、新能源、環保科技等項目。

這些項目是政府主導,一般老百姓暫時看不到,但是對國家長遠經濟發展十分重要,也是控制房地產的終極法寶。



這樣看好些不會對民眾最關心的房地產放水,但是我認為以上這些項目不足以拉動經濟整體發展。

房地產:

1、直接放水的可能性很低,總體“住不投資”的原則不會動,不然前功盡棄。

我為什麼認為中央不會直接放水?是因為控制房價對於穩定經濟、民生、通貨膨脹、增強幸福感有很大作用,加上前面幾年做了很多工作,如果放棄就會全面失守,未來處理起來更麻煩。

加上現在我國體量大,可以用的手段其實很多,房地產已經不是最重要的手段。

不放水,就意味著房地產企業的債務將壓垮一堆企業,2020年房產促銷將是常態化。

但是政府肯定不能忽視房地產當前在我國經濟的支柱地位,所以我認為不可避免的會有一些地方性的幫扶政策,畢竟房地產背後的產業鏈最長,就業人數當前也是最多的,穩就業來得最快。

一句話,國家層面不會有利好,地方會有一些政策。

哪些城市會放水?二三線和省會城市最有可能。


如何實現經濟刺激?

直接通過大量基礎建設,變相發錢給相關人員,解決幾億人就業的同時刺激經濟是最快的手段,比拉動消費的手段要快得多。


所以,今年我認為肯定會用基建來拉動經濟,35萬億不夠,我預計將超過60萬億,為什麼呢?因為60萬億不是一年支付出來的,假設有60萬億,實際分5年兌付,一年只有15萬億,減去積蓄,能形成流通的大約只有10萬億,流轉三次,實現GDP30萬億。

30萬億GDP對沖此次疫情的影響就差不多,還可以在去年的基礎上實現4-5%的增長,對沖越少自然增幅越低,如果沒有巨大的基建,今年降低3%以下都有可能的。



今年經濟的主要方向是什麼?


刺激內需,其實是疫情之初我是認為要大力開拓國際市場的,但是目前的形勢來看,國際市場今年的經濟影響不會小於我國,從事外貿經濟的今年會非常難,應該比貿易戰還要難。

需要今年經濟只有一個主要方向,就是刺激內需。

刺激內需肯定不能隨便花錢刺激,一定要穩妥一點。如何穩妥一點。

新農村、振興鄉村就很穩妥;另外已經有很多省份開始振興城鎮了,這也是穩妥的辦法,只要控制大城市的房地產,拉昇城鎮的經濟,這就很穩妥。

所以鄉鎮經濟誰能做得好,今年應該是高光時刻。



這麼多錢,從哪裡來?會不會帶來通貨膨脹?

哪裡來?國家財政撥付是一部分,我估計不會超過30%。

因為印錢的傷害國家是很清楚的,所以必須合理的發行貨幣。那剩下的錢怎麼來?

發行各種債務,不管是一般債,還是專項債還是平臺債,還是地方債,這部分佔比不會低,達到50%都有可能。

最後一部分,是吸收民間投資,今年應該會有很多大型國家項目吸收民間資本的,一些有大量現金儲備,政治乾淨的企業機會來了。



會不會通貨膨脹?

不管專家說什麼,我堅定的認為一定會。

有多少?我認為不低於5%。當然這是我個人判斷,僅供參考。



還會有其他刺激經濟的方式麼?肯定的!


下面是1月31日文章的節選,有興趣的可以翻看前面的文章。


總的來講,疫情已經對經濟產生了不可逆的壞影響,那麼我國有可能會怎麼樣刺激經濟增長呢?

1、最直接的可能是放鬆貨幣政策,注入市場更多的資金流動性。

2、估計會在稅收上做文章,降低中小企業稅負,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3、應該會支持互聯網經濟,刺激線上消費。

4、可能會加大道路、橋樑等大型基礎建設投入,解決更多人的就業。

5、借疫情擴大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比如多建醫院、學校等。

6、鼓勵城市創業、鄉村創業等創業項目,出臺創業支持政策。

7、放鬆貸款政策,比如貸款免息、減息政策以刺激居民消費和企業發展。



實戰派營銷培訓諮詢師 曹慶兵 2020年3月4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