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读《纳兰容若》词传:看透兴亡,只剩愁殇也无恙


读《纳兰容若》词传:看透兴亡,只剩愁殇也无恙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大部分人熟知纳兰容若,是因为那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而我进一步对他稍有了解,还因为这一句“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因为这一句,我了解到这位翩翩公子,其实并不以自己出生富贵,少年成名而骄躁,反而总是整日愁绪满怀,当时我内心有不解,也对他满腹的愁绪有不屑。

但,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开始从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人物。


读《纳兰容若》词传:看透兴亡,只剩愁殇也无恙

整本书,情节性不是很强,不像一般的传记类书,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来描述一个人的一生,而是按照少年成名、初婚生活、忘年友情、业余生活、自我定位等不同模块,结合着纳兰词,来展开描述的,更多的是借助词,来展现纳兰的心事为主。

但这种写法,一点儿也不影响读者立体的去理解这么一个人。

他对待只相处三年的发妻卢氏,情深似海;

他对待好友的嘱托,如履薄冰,传出“生馆死殡”的佳话,背后是对“一诺千金”的执着追求,和对待友人的重情重义;

他一眼看穿康熙对纳兰明珠的态度,不仅自身谨慎行事,还时常劝谏父亲收敛行事。

生于1654年,罹患急症死于1685年,在这个世界上,他只停留了三十年,短短三十个春秋里,纳兰快乐的时光也很短暂,十岁便成名,过于早慧的他,看待官场非常的通透。

也许和卢氏如胶似漆在一起的日子,还有在渌水亭里以诗会友的时光,他是真的开心过,可即便如此,这些开心也都是两面性的。比如和发妻的伉俪情深,因其难产离世,陡然更添悲伤。

看透兴亡,只剩愁殇也无恙,就是对纳兰公子最好的描述了。


读《纳兰容若》词传:看透兴亡,只剩愁殇也无恙

我一贯是不喜欢那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姿态,人世间美好的东西如此多,为何要每日愁容呢?

这不是很装吗?内心就不能多一点阳光吗?

这就是没有打开这本书之前我对纳兰最大的疑惑。


读《纳兰容若》词传:看透兴亡,只剩愁殇也无恙

但是当我了解他的背景和经历,切身处地的站在纳兰容若的位置上思考,我就都明白了。

你想,他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家里有权有势有钱,住大别墅,老爸在中央做大官,自己是国家主席的贴身保镖加政客,如果无慧根,可能他会跟着老爸学会了钻营官场,在低段位上左右逢源,炼就一身的圆滑世故。毕竟,家世背景决定了,他在起跑线上,就超过了很多人。

然而,问题就出在他太有天赋了,从小饱读诗书,看透历史车轮背后的兴亡规律,懂得了什么是永恒,什么只是昙花一现。

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可以被世俗外力影响之前,早就在经史诗词中,被构建起来了。

这可能是纳兰明珠在培养这个儿子的过程中,想要捶大腿觉得失算的地方吧,可他又什么办法,只能将错就错,尽量往“正道上”拉自己的儿子。

纳兰想去追逐自由隐居山林,可是位极人臣的处境,并不会给他选择的权利。父亲纳兰明珠权倾朝野,不仅是反对派的眼中钉肉中刺,在为君者心中,也断不会丝毫不被设防的。

这样的家世背景,这样的少年得悟,再加上这样出众的才华头脑,很巧的又遇上了求贤若渴但颇具帝王心术的君主,纳兰的一生,注定就是个悲剧。

为了国与家,他必须入世在浑水中裸泳,委屈自己的同时,为了继续活下去,努力去寻找一些清流和美好。

从这个角度看,纳兰公子是非常可怜的,他没有别的选择,可以说一生都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读《纳兰容若》词传:看透兴亡,只剩愁殇也无恙

诚然,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许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但其实事实并不如此完美,就像著名作家冯唐说的,他关门的同时,还可能会拿门夹你的脑袋。

纳兰仕途不得志,成就了他的诗词地位,但确实也被现实夹的脑仁疼。

虽然说,如果不是他内心的诸多愁绪,如果不是他像哲人般很早就通透兴亡得失,如果不是他过人的诗词天赋,可能现如今我们读不到这么多经典的纳兰词了。

但也不能否认,他经历的这些愁绪,被反复提炼,成为他诗词的灵魂,这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他的早亡。

如果只是机械的呈现纳兰的工作、交友、家庭生活等等,我会觉得这样一本书平平无奇,但是《纳兰容若词传》很出彩的一点在于,作者将对纳兰相关史实描述与纳兰词的鉴赏融为了一体,夹叙夹议不高明,高明的是,作者的议论都藏在了对纳兰词的解读中。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每一首纳兰词,我相信每个读者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在叙述好事实之后,作者都能找到最合适的那首词,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语言还那么美,让我叹服。

这是全新的角度写传记,也是有创意的角度,在品词。

但是它又那么自然。

因为,文学高于生活,又必然是来源于生活的;还因为,纳兰容若,是个性情真挚到极致的人,他的词,哀婉但是不颓丧,真情却不做作。


读《纳兰容若》词传:看透兴亡,只剩愁殇也无恙

读这本《纳兰容若词传》,不仅能让你更加深刻的理解纳兰词,也能更全面的理解纳兰这个人,进而接收到纳兰身上那股佛性的气质。


读《纳兰容若》词传:看透兴亡,只剩愁殇也无恙

我是先通读全书,再一首首赏析纳兰词,最后再回到书中细读一遍。

从此,不仅诗词鉴赏力上升一个台阶,面对每日里的霜雪月楼,内心也更加柔和,一转眼神,脑海里就浮起纳兰的一首词。一转念,便能学着纳兰,看透兴亡。

人如其词,词如其人,春夏秋冬的各样景色里,他仿佛都带着慧眼,看透其中的兴亡更替,再有什么样的情绪起伏,最终都能完美的安慰到自己,内心趋于平静。

所以说,如果你想找寻一本书,唯美你的语言,温暖你的四季,热烈你的哀伤却不浇灭你的希望,那么不妨来读一读《纳兰容若词传》,和纳兰公子,在和风暖阳中,喝杯酒,用诗词聊个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