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力量训练之后,第二天肌肉不酸痛,是不是没练到位?

刘敏1195314362


首先力量训练后,第二天肌肉是否酸痛和训练效果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我们在训练肌肉的过程中会造成目标肌群的肌纤维损伤,但这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因为肌纤维通过运动损伤之后,我们再通过补充蛋白质让它修复,肌纤维就会变得比损伤之前更加粗壮,也就是肌肉生长的基本原理。

一般这种延迟性肌肉酸痛会持续2-3天,也会有3-5天的情况,健身初学者会疼上更久,7天也是有可能的(一般出现在腿训后)。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有一定训练经验后,肌纤维也会逐步适应我们的训练强度,所以也并不会每次都使肌纤维损伤的数量一样多,因此有时我们甚至可能感受不到明显的肌肉酸痛。

那么训练后第二天没有出现肌肉酸痛,是不是代表训练没有效果?

1.其实训练有没有效果取决于你的目的是什么?

比如采用力量举运动员的训练方式,并不是为了增加体内肌肉量,而是为了提高力量(力量举训练大多是大重量低次数,每日进行同样部位的训练),那么他们并不追求所谓的肌肉酸痛感,只要能提高力量就可以了。

如果你的目的是增肌,而且训练也是按照增肌的方式进行(中等重量中等次数),那么肌纤维损伤的可能性就要大于力量举运动员的训练方式,也极易出现肌肉酸痛的感觉。

2.能不能感觉到肌肉酸痛和肌肉是否增长并不能完全画上等号。

例如中高阶训练者的肌肉承受能力都在训练中获得了极大的提高,虽然肌纤维在训练中也会受损,但肌纤维受损的数量有时候并不能达到引起痛觉的目标点。所以他们有时候并不会感受到肌肉酸痛,但这些受损的肌纤维的确也通过营养修复增长了,只是增肌速度会越来越慢。

所以初学者增肌速度快,就是因为他们只是“随便练练”就能造成大量的肌纤维损伤,通过修复后,肌纤维也会实现增粗变大。

是不是训练后肌肉酸痛感觉越强烈,增肌效果就越好?

同样的,肌肉酸痛感强≠增肌效果好。

因为有些情况下运动时某个部位引起受伤,或者过度训练,都会导致肌肉酸痛感很强,但这并不代表增肌效果好。尤其是前者,还会影响接下来的训练。

正常情况下肌肉的酸痛感会在2-5天内完全消失,如果某个部位在7天过后还仍然疼痛,你就要引起重视了,因为这个部位很可能是受伤了,而不是正常的肌纤维损伤。

所以,肌肉酸痛与否,不能和增肌效果的好坏直接画等号。

如果你是初学者,可以用肌肉酸痛来判定,但如果是进阶期,就不能靠这个来判断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波普董健身


力量训练之后,第二天肌肉不酸痛,是不是没练到位?力量训练的效果,不是肌肉酸痛;出现肌肉酸痛,往往是训练过度所致,应及时休息,待身体恢复之后再行训练。

力量训练到位,或者效果的重要标志,是训练时的泵感,也就是目标肌肉在相应强度的抗阻力训练下,血液涌向该部位,由之而产生的肌肉膨胀感觉。泵感对于力量训练者来说,是一种美好的身体和精神体验,也会更多地激发训练者的热情。

泵感的获得,在于训练方式、方法科学,饮食营养和休息到位等,初始的训练者,拥有泵感,需要一个逐渐摸索和不断感受的过程。就增肌训练而言,在正确训练和身体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应增加训练的次数和强度。

虽然大重量、少次数训练是增肌训练者的主要训练原则,但是要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或者说拥有泵感,还应想法增加训练的次数,也就是说,应尽可能的多次数训练。以平板卧推训练胸肌为例,不要满足于4-6组的训练,应多尝试8组以上的训练,泵感的明显体验多在4组之后的训练。

以多次数训练到力竭之外,还应尽可能压缩组与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并想法增加训练的强度。“三联组训练”是很多资深健身者经常使用的训练方法,背阔肌的训练可以引体向上/直臂下拉/拉力器划船,股四头肌的训练可以腿蹬举/腿屈伸/仰卧腿弯举,肱三头肌的训练可以仰卧杠铃臂屈伸/坐姿哑铃颈后臂屈伸/凳上反屈伸等。

最后要说的是,训练的泵感或者效果,离不开足够的饮食营养和休息,足够的饮食营养和休息也是保证训练状态的前提和避免训练受伤的保障。


沧海人间


不能这么简单的理解哦……

有些人在训练中,没有足够的延迟性酸痛,就想当然的认为自己的训练量不够,于是就不断加量,最后造成了过度训练甚至受伤。

因此,要客观的去判断酸痛感不足的原因,在做相应的决策。

酸痛感不足的原因,一般来说不外乎下列几个:

1.动作不规范

这是最坑爹的原因了……

明明使用了合理的重量,以及合理的次数组数,结果因为动作变形,导致前功尽弃。

就比方下边这个划船动作

这样训练的话,我敢保证明天你的背部肌肉没有任何酸痛感

因为都是胳膊和腰的力量把动作完成了啊!

所以,在你的酸痛感不足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看看自己的训练动作有没有规范。

2.饮食和休息

有的时候,你的酸痛感没有,问题并不出在训练本身。

假如你一次充分的训练后

没有良好的营养摄入,同时有通宵打游戏不睡觉什么的

第二天不会有肌肉的酸痛感

取而代之的是全身发虚的感觉

这就是饮食和睡眠的补充,给肌肉带来反馈强度的不同

3.平台期的表现

在增肌平台期,酸痛感会有减弱的征兆

这个阶段是比较苦闷的

你想使用更大的重量,做不起来动作

但是重量照常的话,肌肉又没有反馈

这其实是你的身体在这个阶段拒绝肌肉生长的一种表达,大脑认为你的肌肉够用了不想再多加一些块头了。

在这个时期,就要按部就班的训练

哪怕没有回报,也要持续付出

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平台期度过了,酸痛感就会重现。

--------------------

希望有帮到你。


虎山行不行


如果长时间休息没有训练,突然间训练了一次,第二天肯定会酸疼。

如果经常训练不是力量训练,突然间进行了力量训练,量到位的话,即使第二天肌肉不算疼,第三天、第四天也会出现酸疼情况的。

如果经常进行力量训练,第二天肌肉不算疼很正常,因为人体已经适应了这种力量训练强度,要想出现酸疼,需要突破日常的训练量。

根据人的雄性激素分泌多少的不同,不同人的肌肉酸疼程度天数都是不同的,雄性激素分泌越多的人练肌肉会更容易一些。这就是男生比女生更容易练成的原因。


萌宠打篮球


并不完全是,力量训练分很多种方式,可能刚开始锻炼的新人在力量训练以后第二天会觉得肌肉酸痛,甚至几天都休息不过来,这是因为刚开始肌肉松弛不适应而造成的。而对于经常锻炼的人来说并不是每次训练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随着长时间的锻炼,自己肌肉也会慢慢变得适应这个过程不在那么松弛,肌肉也会变得结实有力,同样的强度就不会造成肌肉酸痛啦



什么叫做练到位,也并不是每次都要练的酸痛,有些人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就增加训练的强度也不是完全正确。力量锻炼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的,所以在这个阶段有可能就是增加力量的过程。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如果你的动作不正确,训练的不规范也会对肌肉起不到作用,这个就需要你咨询健身教练啦


如果动作规范,力量各个方面没有进步,那么就说明你现在已经适应了这个强度,那么就可以适当增加训练量和训练难度,再挑战新一轮的力量训练。慢慢的适应了新的强度一段时间之后才可以再去挑战新的高度,总之一定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不能过度的追求肌肉酸痛,因为那个不是最终的目地,锻炼出成绩才是正确的

大家好,我是一名武术爱好者,如果您认同我的回答请点点关注,您的一个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本文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多多留言指点,万分感谢


奥辉搏击


力量训练后次日目标肌肉不酸痛并不能代表没有训练到位。严格来说我们并不淸楚你的力量训练用时用久,都训练了什么动作?

对于我们解答的人来说,也只能是一个大的概况。这个情况目前能说明肌肉对你眼下的训练已经适应了,可能需要增加一些训练量和更换一些强度更高的力量训练组合。

训练要按自身情况从力量、数量、数量方面去调整,以便给身体肌肉带来新一轮的挑战。





跳舞的皮皮峡


力量训练后产生的肌肉酸痛被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酸痛感的强烈程度,和有没有练到位有一定关系,但不是绝对的。

通常和训练水平,个人机体差异,训练频率有一定的关系。

我们从什么是延迟性肌肉酸痛,延迟性肌肉酸痛产生的原因,症状以及缓解方法来聊聊。



一 什么是延迟性肌肉酸痛?

当人体从事大运动量,尤其是一个新的运动项目时,由于运动项目的发力特点发生改变或运动的强度突然加大,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的肌肉酸痛现象。

一般出现在运动12—24小时后,3—7天以后自行缓解。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痛感和肌肉拉伤,扭伤的剧烈疼痛是不一样的。

在肌肉静态时不会自发产生疼痛,当肌肉收缩,外力碰触时才会产生痛感。

这是一种运动性的肌肉疲劳,是产生超量恢复的基础。

延迟性肌肉酸痛对运动能力产生影响,表现为肌肉力量减小,关节活动范围变小等。



二 延迟性肌肉酸痛产生的原因

1 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的人,更容易产生酸痛现象。

2 与运动强度有关,运动持续时间越长,痛感越厉害,当持续到一定的阙值时不再增加。

3 与训练的方式有关,不经常进行的锻炼形式更容易产生酸痛。

4 与肌肉收缩有关,向心收缩不容易产生酸痛,离心收缩时更容易。



三 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缓解

1 对于无基础或运动能力较弱的人群,应该制定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操之过急,运动之前要充分热身。

2 对于训练基础较好人群,要注意训练计划突然改变的影响,也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训练之前做好准备活动,更重要的是训练之后注意拉伸和放松训练部位。

3 注意训练频率,同一部位小肌群训练频率建议间隔48小时以上,大肌群间隔72小时以上。

4 训练后注意营养补充和充分休息。

我是老胡,我爱运动。每日健身干货分享,欢迎大家关注


老胡爱运动


首先,你这个事情说得不太清楚。

A、你力量训练多长时间?哪些动作安排?强度如何?

B、从另外一个角度:

肌肉酸痛也并不代表你的训练就到位。

反之,肌肉不酸痛也不代表你没有训练到位。

实际上, 肌肉酸痛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1、长期缺乏锻炼,偶尔锻炼一次,肌肉产生的酸痛感。

2、锻炼中动作不标准,导致肌肉拉伤所感觉到的酸痛感。

3、训练有强度,48小时或者72小时内产生的肌肉酸痛感。

……

所以,单从肌肉酸痛感来判断是否训练到位是不科学的。


FarFit


我健身差不多8年的时间了,从我自身的经验来看,肌肉不酸痛并不代表没有练到位!肌肉的酸痛是身体产生的乳酸没有及时分解造成的!大重量的力量训练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但因为肌肉其实是有记忆的,当你长时间使用一个训练计划而不做任何改变的时候,肌肉其实已经对你的训练强度产生了适应,没有开始那么强烈了,肌肉纤维仍然会撕裂重新生长,只是没有开始那么激烈和明显了。

所以,想要肌肉持续得到很好的增长,一是要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密度。其二就是要隔一段时间就改变你的训练计划,从训练动作的变化,训练动作顺序的变化,强度的变化,动作组合的变化,这样让你的肌肉持续处于强烈刺激状态,才容易出现我们经常所说的那种“泵感”!从而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C罗永远的7号


很高兴尚形君来解答这道问题。

在进行一次运动之后的第二天你肯定会体验过,身体酸痛的感觉,这是许多运动和锻炼时发出的一种信号,如果这个酸痛感觉不是很强烈,有些人就会认为是不是昨天训练的不够量,但其实并不一定,训练后的酸痛与训练是否有效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二者之间并不是必然的关系,许多高水平的运动员在训练后也会很少出现酸痛感。

这种肌肉酸痛是一种叫做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现象,一般肌肉在训练刺激后12-24小时就会出现酸痛,这种酸痛原因很多人都认为高强度训练导致肌肉发生微观级别的损伤引起,比较轻微和适中的即为训练有效的信号之一,这说明肌肉收到刺激,即将获得增长,但如果酸痛非常强烈,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则很有可能是运动损伤了,这种酸痛在新手期比较常见,因为身体对于突然得到的刺激反应比较强烈,但随着训练水平提高,这种刺激就会逐渐拥有适应性,酸痛就会减弱,这也是身体到达平台期的一个信号,,所以在4-6周左右就应该改变一次训练计划,让肌肉逐渐生长,无法保持适应性,如果在休息几天之后,某部位的肌肉还是存在酸痛,最好不要进行训练,但如果非常轻微,则还是有必要进行再次训练,再次训练能够加强目标肌肉的血流量,加速肌肉恢复,缓解肌肉酸痛,一般缓解酸痛的方法,有拉伸、有氧、按摩等方法,拉伸能够将身体提前预热,增加身体柔韧性,提高营养物质运输率,排出代谢垃圾,加速身体恢复,有效的缓解肌肉酸痛,有氧则是能够让身体血液加速循环,提高营养运输,代谢滞留在身体内的乳酸,一般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能够有效的缓解运动酸痛,最好是在力量训练之后接着进行有氧,按摩,通过手法按压松解目标肌肉,使目标肌肉得到放松,方便营养物质交换,血液流通,加强代谢,缓解肌肉酸痛,最为常见的就是训练之后使用泡沫轴和筋膜放松枪进行按摩。

如果没有酸痛不要惊慌,而是更加注重训练过程中的肌肉收缩,与肌肉刺激,太过在乎酸痛则很有可能盲目提高运动量,导致训练过度,健身训练并不是越多越好,有的时候训练的少反而比训练的多更加有效,只要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不要被酸痛遮蔽双眼,一步一步前进迟早会达到自己的目标。

谢谢查阅,更多精彩请关注尚形健身的专栏课程,为你推荐一枚好课【牟丛 增肌训练课】点击尚形图标,找到专栏就可以看到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