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布老虎 让柔软的布站起来活起来

布老虎 让柔软的布站起来活起来

她的布塑艺有着极深的家族内部传承特征,有100多年的历史,如今已传承四代。布老虎不仅从外观上看极具立体效果,柔软的布经过“雕塑”后,布老虎被赋予了生命的色彩。

“一块不起眼的布料先经过画样、剪裁,再按顺序逐层缝制,接着用木屑填充,老虎初具形态后,还要仔细地绣上眼睛、牙齿,这样,一只憨态可掬的布老虎就真正地‘站’起来……”手捧这样的一件工艺品的人,想必脸上都是带着微笑的,定会感叹民间艺术家的心灵手巧。

这门民间艺术称作布塑艺,又称布老虎。在咱大连,有一位业内的绝顶高手,名叫王格丽,她是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北京一位研究民俗文化的大家对王格丽的布塑艺作品有着这样的评价:作品寓意吉祥,歌颂勇敢,饱含母爱,传承了中国民间原生态的人文价值取向,对研究当地的人文风俗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工业生产较为发达的今天,人们依旧喜爱手工缝制的布老虎,因为在它的身上,不仅体现着中国妇女特有的心灵手巧和聪明才智,更多的则是老一辈对新一代的期望与祝福。从一针针、一线线的缝制中,将满腔的爱意缝入其中。民间布老虎没有统一的规格式样,心灵手巧的妇女们因手头材料的不同,随自己的审美观念创造出了形态迥异的布老虎。

王格丽凭借着对祖传技艺的热爱和先天的悟性,在七八岁的年纪就能制作出小桃子、小猴子等简单的布艺玩具,十一二岁时正式开始跟随姥姥和妈妈学习制作布老虎。时光荏苒,王格丽的技艺愈发精妙,她在沿袭传统手工技法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加入了一丝现代的风格,作品在国内外广受好评。其中“夫妻虎”“布长颈鹿”和“四件套娃娃虎”还被编入了《中国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家卷》一书。她还曾应邀到俄罗斯、新加坡、中国香港及中国台湾地区进行布塑艺手工技艺的展示及教学。2007年,王格丽被授予“辽宁省优秀民间艺人”称号,2008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