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容易鈣流失,糖尿病人如何補鈣?

嵇志浩


糖友容易鈣流失,糖尿病人如何補鈣?

當今社會,國人是普遍缺鈣的,尤其是老年人,少年兒童,孕產婦,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群體,缺鈣更加嚴重。鈣不但能強化骨骼,還可以軟化血管,並且預防多種疾病。

說到補鈣,很多人都有體會,感覺補了,吃了很多鈣片,喝了很多骨頭湯,吃了很多含鈣多的食物,可是沒效果。這是因為有的鈣片產品質量有問題,不容易吸收,養豬方式改變,豬的成長時間過短,骨頭湯裡含鈣並不多等。還有一個困惑,就是有的人覺得補多了有結石,真是兩頭為難,不知道怎麼不好。

科學的補鈣方法,要選鈣和鎂合成的優質檸檬酸鈣,到了血液裡,鎂與體內的草酸、尿酸等酸先結合,再被排出體外,不會形成鈣結石,身體是不怕鈣多的,骨骼是鈣的倉庫,多了都存進骨骼裡,以後備用,一位專家曾經說過,不該總想著給孩子存錢,要想著給孩子存鈣。到了老年,吸收的能力下降,提前存好的就可以派上用場。


霍體清


糖尿病人容不容易鈣流失我不清楚,但是補鈣要知道以下知識。

如何正確的補鈣  

1.鈣劑不可與植物性的食物同吃——植物性的食物大都含有植酸、草酸,它們可以和鈣相結合生成多聚體,從而妨礙鈣劑的吸收,果汁等也是如此。

對含草酸多的蔬菜先焯水破壞草酸(草酸能影響鈣的吸收),然後再烹調。如:甘藍菜、花椰菜、菠菜、莧菜、空心菜、芥菜、雪菜、竹筍。 

2.補鈣時間應適當掌握——許多人習慣白天補鈣,但鈣的吸收夜間處於峰值,因此,睡前補鈣效果更好。  

3.鈣需要持續補充——鈣在維持骨骼健康中的作用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補鈣需要長久、持續地服用鈣製劑。

4.多食用鈣質含量高的食物  如:酸角糕、牛奶、酸奶、奶酪、泥鰍、河蚌、螺、蝦米、小蝦皮、海帶、酥炸魚、牡蠣、花生、芝麻醬、豆腐、松籽、甘藍菜、花椰菜、白菜、油菜等。 

5.多做體育運動(運動可使肌肉互相牽拉,強烈的刺激骨骼,加強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減少鈣質丟失,推遲骨骼老化,同時有利於人體對飲食中鈣的吸收)。  

6.吃好早餐。

7.多曬太陽(紫外線能夠促進體內VD的合成利於鈣的吸收。但紫外線不能穿透玻璃所以不能隔著玻璃曬太陽)。或者使用ZZ-2紫外線治療儀照射皮膚促進鈣的吸收。

 8.補鈣蔬菜不能忽略——不少人偏愛動物食品,卻很少注意補充蔬菜。他們以為蔬菜裡面只有些膳食纖維和維生素,與骨骼健康無關。實際上,蔬菜不僅含有大量的鉀、鎂元素,可幫助維持酸鹼平衡,減少鈣的流失,本身還含有不少鈣。綠葉蔬菜大多是鈣的中等來源,如小油菜、小白菜、芥蘭、芹菜等,都是不可忽視的補鈣蔬菜。

最佳的補鈣食品——牛奶。

牛奶中的蛋白質含量3%,每250克牛奶中含有250毫克以上的鈣,有豐富的鉀和鎂,還含有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乳糖和必需氨基酸。

含鈣豐富的食物  

海帶、海藻、紫菜、木耳、豆腐、牛奶、蝦皮、蛋黃、魚貝、泥鰍、田螺、河蚌、河蟹、豬肝、牛肝、羊肝等。

巧服鈣劑  

◆葡萄糖酸鈣及乳酸鈣——葡萄糖酸鈣吸收率27%,乳酸鈣吸收率32%,乳酸蓄積容易人體乏力,葡萄糖對糖尿病患者不利。  

◆活性鈣——大多為海洋生物貝類外殼煅燒而成,多以氧化鈣、氫氧化鈣形式存在,含鈣量低,水溶性差,鹼性強,副作用大。對胃腸刺激性大,雖離子化程度高,溶解度大,但生物利用度仍不高,有一定毒副作用。  

◆螯合鈣——是含鈣量最高的一種,吸收率可達95%,鈣磷比合理,不溶於胃酸,在小腸吸收,已成為劑型最多、應用最多,目前市場上補鈣最好的製劑。

不同年齡的補鈣

發育中的青少年(生長髮育的需要); 素食者(飲食中過多的膳食纖維阻礙鈣的吸收);  老年人(吸收不好,鈣流失增加); 孕期、哺乳期、更年期及絕經期後的婦女(特殊生理需要);  精神焦慮的學生或上班族(補鈣能舒緩神經改善焦慮); 腰痠背痛患者(是骨質疏鬆的一種常見的表現);  經常失眠者(鈣可協調神經傳導放鬆肌肉改善失眠);  運動量少,長期臥床的人。 

老年人補鈣原則  

(1)補鈣莫忘吃醋。因為醋和食物中的鈣能產生化學反應,生成既溶於水又容易被人體吸收的醋酸鈣。  

(2)注意食物中鈣和磷的比例。當鈣和磷的比例在1:1至1:2時,鈣的吸收率最高。水產品中的鈣和磷的比例最符合這個標準。  

(3)在晚上補鈣最好。因為晚上睡覺時胃內食物較少,因此,臨睡前攝取鈣質能很快被吸收。

補鈣並非越多越好,根據身體狀況適量。

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RI)》中提出:成人的鈣的可耐受最高攝入量是每天2000mg,這個攝入量不是建議的標準攝入量。

一般而言,成人的推薦攝入量為每天800mg,一般從膳食中攝入鈣至少500mg。攝入的鈣越接近可耐受最高攝入量,危害健康的風險就越大。

攝入鈣過多,可能干擾其他微量元素對於人體的吸收利用,也可能導致患腎結石病的危險性增加等。也就是說,營養素攝入不是越多越好,缺乏對健康不利,而過量也可能對健康有害。一般而言,通過日常的均衡膳食和增加奶製品的攝入,可以基本滿足人體對於鈣的需求。


show趣thing


糖尿病與骨質疏鬆密切相關,據瞭解,1型糖尿病因胰島素分泌不足等因素可引起患者骨密度下降。雖然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變化尚未定論,但糖尿病患者骨折的風險都明顯增加。據測定,健康人24小時從尿中排出的鈣質為104±20毫克,而糖尿病患者卻要排出195±106毫克。\r  為什麼糖尿病會引起鈣流失呢?有專家指出,在機體持續處於高血糖狀態時,鈣磷代謝的平衡失調率幾乎是百分之百。腎臟在排出過多葡萄糖的同時,對鈣離子的濾過率也隨之增加,導致大量鈣從尿中丟失;在大量排出鈣的同時,骨骼中的磷、鎂也隨之丟失,低鎂刺激頸部的甲狀旁腺分泌,促使骨骼中的鈣質釋放,骨量減少,從而引起骨質疏鬆。\r  專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腰背痠痛、渾身乏力、小腿抽筋等症狀,要及時到骨科測定骨密度。\r  糖友補鈣 食補+鈣片\r  專家指出,日常飲食是糖尿病人每日鈣質的重要來源,要補充鈣質,飲食就要增加乳製品和豆製品的攝入量,最好每日攝入1200毫克以上鈣質。\r  據瞭解,消毒牛奶(250毫升左右)的含鈣量大約在250~300毫克之間,水豆腐(500克)含鈣量在400~600毫克之間。而且牛奶和酸奶中含有能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乳糖和必需氨基酸,還有對減肥有利的肉鹼、肌醇和甜菜鹼,以及脂肪分解必需的核黃素;豆腐中除了豐富的鈣質,還有調節腸胃功能的低聚糖、預防骨質疏鬆和延緩女性衰老的異黃酮類物質。這些好處是單純補鈣的鈣片無法達到的。\r  所以,糖尿病們在日常飲食的基礎上,每日添加100毫升低脂牛奶或“500毫升酸奶+250克水豆腐”,即可達到每日1200毫克鈣質的目標。\r  此外,不少研究證明,人體每次最多隻能吸收178毫克的鈣元素。如果1次性補充大量的鈣,其吸收率只有25%左右,多餘的鈣會排出體外;而採用多次小量地補鈣,平均吸收率可達到64%。所以,糖友每日補鈣可以分3-4次,每次補鈣量不超過200毫克。


恩平歐小歐


糖尿病患者血糖濃度較高,腎臟在排出過多葡萄糖的同時,對鈣離子的濾過率也隨之增加,日積月累,導致大量鈣從尿中丟失。據測定,健康人24小時從尿中排出的鈣質為104±20毫克,而糖尿病患者卻要排出195±106毫克,兩者相距頗大。

  糖尿病患者在大量排出鈣的同時,骨骼中的磷、鎂也隨之丟失。低鎂刺激頸部的甲狀旁腺分泌,促使骨骼中的鈣質釋放,骨量減少,骨質疏鬆。另外糖尿病患者除了糖代謝障礙外,還有維生素、降鈣素等代謝失調,影響骨骼新陳代謝,促發骨質疏鬆症。

糖尿病患者補鈣,一般主張食補為主,藥補為輔。

  1、調整食譜,多吃含鈣食物。

  增加奶類、豆類、綠葉蔬菜等含鈣量高的食品,以保護骨骼。可以每天一杯牛奶,由於牛奶的營養成分很高,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除了鈣以外,磷、鐵、鋅、銅、錳、鉬等元素的含量都很多,而且牛奶中的鈣,是人體所需鈣的最佳來源,鈣磷比例非常適當,有利於人體的吸收。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喝牛奶也是有講究的,在牛奶的選擇上,糖友們宜選用低脂牛奶或脫脂牛奶。

2、肉與骨一起煨湯,滴少許醋,肉湯的含鈣量可明顯增加。

  

3、給服用鈣製劑,同時也要服用維生素 D。醫生建議,糖尿病人每天至少要吃600毫克鈣片,50歲以上的女性糖尿病患者最好保持每天1000毫克左右,並加服維生素d400毫克。最好選擇溶解度高、不刺激胃、易於吸收的鈣片,並在進餐的時候服用,可比餐後服用的吸收率提升20%。

  另外,有些患者可能會提出疑問:”鈣片是甜的,其中含有糖,吃下去不是會影響血糖的控制嗎?”專家說,其實這是過於謹慎了,鈣片雖然表面包有糖衣或含有乳糖,但其實它的糖含量很小,對血糖的影響是很小的,糖尿病患者在服用時不必太過於顧忌。


酥子蘇


糖尿病人是可以服用適當的鈣片的,一般來說是晚上睡前服用的。這樣可以避免食物的相互干擾從而影響鈣質的吸收。建議服用朗迪碳酸鈣D3片II,每片含鈣500毫克和200國際單位維生素D3,這個黃金配比既充分滿足人體鈣量所需,又可促進鈣的充分吸收、安全性高。同時朗迪鈣片不含糖,對中老年人以及糖尿病人來說是非常適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