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口头禅“不许动”没作用,孩子感官敏感期好动,父母2招解决

周末闺蜜带着孩子到我们家玩,从进门的那一刻起,闺蜜说的最多的三个字就是,“不许动”,孩子碰碰桌子上的杯子,她说,“哎呀,这个不能碰哈”,孩子动动书架上的玩偶,她说,“不许动哈,这个可不能动......”,1个小时的时间,我就只听到她不停不停的说,“不行,不能动”。

在宝宝们玩耍的间隙,我跟闺蜜聊了一下,我说,你咋那么多规矩呢,你在家里也这样吗?闺蜜跟我说,孩子太调皮,怕他受伤,基本上是这样,不准爬桌子,不准站在凳子上,他们家的抽屉被她全部封上了,通通不准......她描述说,他家宝宝天天拽抽屉(闺蜜把抽屉封上根本打不开,只能晃动),咣当咣当的。

家长口头禅“不许动”没作用,孩子感官敏感期好动,父母2招解决

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从出生开始,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有不同的敏感期,比如: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动作敏感期,感官敏感期等等。孩子这种“好动”,其实就是孩子的感官敏感期,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视觉,味觉,触觉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

孩子本身就是一个感觉体,从嘴巴开始慢慢的感知,渐渐唤醒身上的每一种感觉。孩子通过触摸来感受周围的一切,家长的一句句“不许动”,彻底的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

书上是这样描述触摸的:触摸是孩子体验界限的一种方式,他们通过触摸体验,哪里是自己,哪里是外界,哪里又是边界。那么面对孩子各种好奇,各种“动”,家长们应该如何加以引导呢?下面2招教你搞定。

第一,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给孩子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身为家长的我们,经常主观的、想当然的,在没有经过任何验证的情况下,就对孩子的要求加以否认。

例如:

孩子:妈妈,我饿啦!

妈妈:饿什么饿,刚刚吃完饭就饿了?

孩子:妈妈,我吃饱了!

妈妈:怎能可能,就吃这么少,怎么可能吃饱了?

孩子:妈妈,洗澡水太烫了!

妈妈:我试试,不烫呀!

其实关于饿不饿、饱不饱,烫不烫的问题,当事人是最有发言权的,孩子是不会撒谎的,请不要用大人所谓的逻辑来做判定,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孩子的皮肤娇嫩,大人的皮肤粗糙,大人试着不热但是孩子因为比较娇嫩,相同的温度她就会感觉烫呢?

作为父母,可能我们大部分人是在这种被否定的环境中长大的,大家不妨回忆一下,这种被否定的感觉,是不是不太好呢?是不是感觉自己不被重视?我们要做的是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觉,要重视孩子的感受,不要轻易否认。

家长口头禅“不许动”没作用,孩子感官敏感期好动,父母2招解决

第二 ,认真聆听,试试共情

记得有一次宝贝很认真的跟我说,妈妈,我觉得我姥姥脾气不太好,很能唠叨。一时间我竟不知如何回答,片刻停顿后,我说,姥姥总是大声说话,你不适应是吗?宝贝回答,嗯。我接着说,你觉得姥姥为什么会这样?宝贝回答,姥姥很着急。

然后我就问宝贝,首先姥姥身体不太好,她的血压有点儿高,你早上上学起晚了,她怕你迟到就会催你,你慢吞吞的,她着急,本来血压高,声音可能就高了,你慢,她就会不停的唠叨你,所以你以后要怎样做呢?宝贝回答,我要快点,抓紧时间。问题就这么愉快的解决了。

其实道理孩子都懂的,先试着理解他,适时的共情,然后再找问题的突破口,会让问题简单些。

假想一下,如果宝贝跟我说姥姥脾气不好,我来上一顿劈头盖脸的批评,然后讲一大堆道理,问题会解决吗?也许会让宝贝从此之后都不在跟我袒露心扉了,他跟姥姥的关系也不会有所改变。

适时的做一个聆听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家长口头禅“不许动”没作用,孩子感官敏感期好动,父母2招解决

孩子好动是孩子自身的天性,这种天性有助于孩子更好的去关注这个世界,去关注外界环境的变化,从而做出相应的适应。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需要在了解孩子心理、生理的基础上,做好对孩子的整体呵护。

【文/布丁妈妈私享会】励志职场辣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专注孕产、亲子、育儿,亲子阅读践行者,健康育儿倡导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