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想全面点了解各个朝代历史事件,看哪本史书,哪位写的好?

亦冰轻


1、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2、白寿彝:中国通史

3、吕思勉:中国通史

4、傅乐成:中国通史

5、中国小通史(1-7册)

6、中国断代史系列(1-16册)

7、史仲琳:中国全史

8、司马迁:史记

9、资治通鉴

10、廿五史(二十四史十清史稿)

11、上古史演义

12、上下五千年

13、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4、蔡东藩:历代通俗演义

15、萧军:吴越春秋史话


沧海一粟172978748


不知道您多大年纪,应该不是小朋友吧?彩图版的那种通俗读物就不推荐了啊,来点干货,接住了哦~


上古三代:夏商周,文字资料很少,被称为传说时代,看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就可以了;

春秋战国:这一阶段是中华文化形成的阶段,因此重点应该放在诸子百家的发展上,建议了解一下孔、孟、老、庄、韩非五位学者的著作,要看历史的话,其实读《史记》也可以,但为了增强趣味性,建议读一下明代小说《东周列国志》。

秦朝: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汉高祖本纪 都是《史记》里面的内容

西汉:读《史记·汉武帝传》

东汉:节选《三国志》和《汉书》就行了

三国:《三国志》,别看《品三国》私货比较多

魏晋南北朝:田余庆的《东晋门阀政治》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比较有趣味的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十六国:通俗读物《纵横十六国》

隋唐:《新唐书》

五代十国:欧阳修《新五代史》

宋辽夏金:《资治通鉴》《宋史》节选着看,节选,节选,节选,重说三

元朝:没发现好的书,《元史》《新元史》都挺差的,想看蒙古人的故事建议读余大均翻译的《蒙古秘史》

明代:通俗读物的话就看《明朝那些事儿》基本事实都是对的,想看更细的内容,读一下《万历十五年》,了解南明可以看顾诚的《南明史》

清代:没有特别好的,我想到的办法是去找重要的历史事件,比如清军入关、文字狱、康熙平定准噶尔等重大事件,找文章来读

1840年以后,也就是晚清,建议读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ps:中国人对史书、修史的执着,世所罕有,中国古代史书汗牛充栋浩如烟海,除了正史之外,还有私人编篡的史书,比如南宋郑樵的《通志》,明代谈迁的《国榷》,读史书,最好是知道自己兴趣在哪,是专门史?经济史?史学思想史?制度史?文学史?还是历史地理学?找准一个方面往里深入地读,定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二十四史书影

资治通鉴


托尼不带水的历史


特别推荐《二十四史》:

我不知道你想全面了解历史事件的目的是什么?但是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个伟人,奇人,他了解历史事件目的什么?

这位就是世人尊敬的伟人,奇人,毛泽东主席。他一生酷爱读书,特别喜欢读历史书籍,他二十四年芝芝不倦读《二十四史》,这种热爱历史书籍的精神前无古人。

他读历史书籍的目的就是为了“古为今用”。

一,学习毛主席“古为今用”:

毛主席读史,除个人兴趣,主要是为了以古鉴今,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这是毛主席的一个长处和优势。他时常从历史中获得灵感,提出适合今日需要的对策;也从古人的失败中得出教训,以免今日重蹈覆辙。他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论,不光停留在“知其然”,还力求“知其所以然”,考得失,明事理,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毛主席喜欢把《二十四史》中一些他觉得有意义的人物传记,送给其他中央领导人阅读,有乐趣共享,有史识共鉴,有经验共取,有教训共勉,也都是为了古为今用。

二,建议读“二十四史”:

所以我个人建议要像伟人毛泽东主席一样读历史巨作《二十四史》。更要像毛泽东主席一样以多个视角去看《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体现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发展过程,蕴藏演变规律,包含丰富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策略,各方面知识、经验和智慧。值得我们用政治视角,军事视角,经济视角,文化视角,策略视角等用心去读这部历史巨作。

学习伟人毛泽东主席读书方法和读书精神,更要学习毛泽东主席思想和智慧。用毛泽东主席思想和智慧改变人生。

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帮助,谢谢!


读毛选改变人生


这个问题有点难以回答……为什么呢,因为想通过一本书就了解清楚列朝历代的事,是没有可能的。因为中国上下五千年,即便是从有确切的纪年开始,也有2800多年,这几千年时间内,咱们国家的史官以及各种文人、学者都留下了大量的资料典籍,想通过一本书就写完,是根本不可能的。

不过呢,如果仅仅是了解一些重大事件的话,倒也有得选,方向有三个:一是中国历史大事纪年表,二是通史。大事纪年表只是陈述某个时节发生了什么事,是最精要的资料。而通史的话,往往还包括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这里推荐两本,《剑桥中国史》或者白寿彝版《中国通史》。当然了,中国通史实在太长了,白寿彝专门写了两本内容很少的《中国通史纲要》,几天就能看完。

那么第三个方向呢?这其实是我最推荐的,答案可能很多人嗤之以鼻,但确实是最靠谱的,那就是:中学中国历史教材。对,你没看错,从初一到高三的中国历史教材,是了解中国历朝历代事件最好的书。

但说实话,无论是通史还是教材,如果作为一项爱好者的入门科普读物还行,真想学习历史的话,还是要看专门的历史书籍,这些历史书籍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现代学者撰写的历史著作,一种是古人留下的史书。虽然无论是那种,都无法满足楼主一本书了解所有事件的需求。不过这里还是推荐一下。

首先是古人的史书,《左传》《国语》《史记》《资治通鉴》,这几本书必读,这是先秦史的最佳资料。如果能把这些书读一遍,哪怕是粗读,也能算个资深历史爱好者了。


先秦之后就是秦汉,这个阶段绕不开《史记》《汉书》《后汉书》三本书,也有许多现代学者著作,比如钱穆、吕思勉、翦伯赞都曾写过一些相关书籍。

随后的魏晋南北朝时代,《三国志》和《世说新语》必读,此外再推荐几本学术著作,万绳楠的《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田余庆的《东晋门阀政治》还有周一良的《魏晋南北朝史论集》。

关于隋唐的历史著作有很多,其中有一部日本学者谷川道雄写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别看作者不是中国人,但史学价值很丰富,此外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以及岑仲勉《隋唐史》也都是很好的选择。


至于宋朝,现代学者对宋朝历史研究最深的当属邓广铭教授,《邓广铭治史丛稿》是学习宋史不得不看的著作。而对于元朝历史,我个人并不是特别了解,所以不随便推荐了。明朝的话,轻松愉快向可以看看《明朝那些事儿》,正经严肃向,可以看孟森《明史讲义》。

当然了,这个回答只是列举了一部分,我国的史书和史学著作瀚如烟海,比如《二十四史》出了文中提到的前四史之外,还有二十部,又比如各种笔记、见闻录、野史等等,实在不胜枚举,穷我们一生也看不完。


卧闻海棠


建议题主可以先读名家所著之通史,了解纲目脉络;再读断代史,以便精研各朝之史事与典章制度;最后,有精力的话可以兴趣研读历朝历代的史籍。现推荐如下:

一、通史

1、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中国通史》

吕著《白话本国史》和《中国通史》,考证精细,叙述详尽,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各朝史事以及史学研究方法。吕书的历史观是从社会进化的角度立论的。此外,该书征引的文献十分丰富,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些来读。

2、钱穆《国史大纲》

钱著的《国史大纲》记载史事比较简略,叙事性较弱,议论性较强。钱穆对历史的因革变化自出机杼,颇有创建。这本书观点较高,不一定那么适合入门,但因为十分经典,且寄寓作者的史学思想和史家情怀,不可不读。

3、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观点中立,跳出意识形态桎梏,令人耳目一新。可读性较强。

4、香港中文大学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林蕴辉、杨奎松、沈志华等党史专家参与撰写,目前来看相对经典,就不再赘言了。

二、断代史

1、吕著断代史系列,见图片。

2、断代为史系列有许多经典,现举例如下:

杨宽《西周史》、童书业《春秋史》、杨宽《战国史》、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孟森《明清史讲义》、萧一山《清代通史》

3、剑桥中国史系列。这套书也很经典,是西方汉学家的学术结晶。外国人写中国史,优点是能跳出中国式的思维模式。国人读之,犹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缺点是,外国人很难接触到中国的第一手史料,对有些问题的理解有偏差。比如,复旦大学韩昇教授就说,由于建国后的历史原因,国内外学术交流较少,剑桥隋唐史部分主要参考的是日本学界的观点。











Hsieh1226


想全面去了解中国历史,首推《中华上下五千年》或者《中国通史》中国的大事件上面都有记载。

如果真的是喜欢历史建议买一部《二十四史》囊括中华五千年。可以读一辈子,买一部珍藏版的传给后人也是一笔财富。

如果嫌这些枯燥可以看一下《明朝那些事》或者读一些人物传记就可以了解那个时代。例如:唐浩明的《曾国藩》曹升的《流血的王冠》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茅海建《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

其实读书这件事开卷有益,你读一本书没感觉,读两本没感觉,读的多了,知识会连成片。量变产生质变。


史争朝夕


您好,武哥说文来回答这个问题。


分解您提的这个问题,您需要的书大抵是这样的:全面了解,各个朝代,历史事件。

根据自己阅读过的(有的还没有读完),分三个层面给您推荐:

第一层面:如果只是粗略了解,建议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这类的,推荐林汉达和曹余章的《上下五千年》,特别是1985年修订版,,75万字,上、中、下三册,是非常好非常好的中国历史启蒙读物。后来出现了许多的“上下五千年”系列,但是,个人觉得林汉达、曹余章的《上下五千年》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

时隔再版30多年后,在2009年的一项“建国六十周年的六十本书”评选中,《上下五千年》还入选其中。

第二层面:如果需要深入了解历史发展的线索脉络,建议阅读史学大师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他用大学教科书的体例写成,46章,53万字,比较简洁的将中国从上古到清,分为八部分,然后分章论述经济、政治、军事等等,体例博大,考证细致,是当时各大学的教科书,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大学都还在使用,影响深远。

钱穆先生编撰这本书时,正处于抗战时期,这本书的内容他从北京大学讲到西南联大,再讲到香港新亚,鼓舞了无数仁人志士,听众从历史文化的演进中吸取了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应该说,这本书透露出的文化情怀和历史使命,到现在,都还有很大的启迪,特别有利于正“三观”。

第三层面:如果需要更加全面的了解中国历史,吕思勉的《中国通史》您可以试着去阅读,它分为上下两编,从上古写到民国,对中国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叙述,其中最大的特色是有吕思勉先生的个人点评,能够给读者以全面而又人性化的阅读体验。

这本书被称为“最经典、最权威、流传最广的中国通史”,钱穆、柏杨、易中天等人都推崇备至,它与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称为通史双璧。只是这本书的阅读难度就是半文半白的文字,阅读更需要集中精力。

总而言之,选择书籍主要依据自己的阅读习惯和爱好,以及知识储备。正如鞋子合脚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

希望以上推荐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武哥说文


看到这个问题,心中着实吃了一惊,不明白题主只是想为提问而问呢,还是真心想学历史;也不知道题主是“全面点了解”还是“了解点全面”,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啊。不过还是聊聊这个话题吧。

现在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籍很多,各种文化层次看的都有,普及的有《上下五千年》,这个是林汉达教授的倾心之作,可以说是入门首选。普及版的还有《中国通史少年彩图板》,如果说想看点更深点的,那就建议读读《中国通史》,市面上的中国通史版本不少,给你介绍三个,这三个至少是我看过认为不错的,一个是范文澜的通史,这个属于简编,另一个是白寿彝版的,非常全,这两部文字相对坚深一些,内容相对枯燥。另一个版本是卜宪群版的,是根据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改编的,通俗易懂。另外还有两部,一部是《中国断代史》,上人出的,丰常棒,另一部《中国全史》,史仲琳编的,也不错,不过这种正规的教科书类的史书,太枯燥了,曾经给我看睡了许多次。

至于外国人的著作,推荐《剑桥中国史》和日本讲谈社的那套中国史,我读了一些,但是没有读完,东西方文化还是有差异的,这从历史的描写就能感受到。看了这些,如果还不够,那就读点古籍,比如说二十四史。不过太难读了,纪和传还好一点,志和书基本就不懂,尤其是关于天文、五行方面的,估计专家懂得都不多。了解过去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不难,难得是这些事为什么会发生,所以那些典章制度也得看,如果有兴趣,我推荐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其他两通,也可以理解。古籍中除了二十四史这种正史之外,像《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要录》等编年体的,也建议看看。如果还有余力的话,还有一些专门记载某一件重要事的,如《明季南北略》之类,也可以辅助性的读读。近年来的一些历史书籍就更多了,抛开历史小说不谈,仅讲历史的就走易中天,纪连海等人的作品,还有历史大讲堂之类的,品类繁多,不一而足。但是我觉得,学习历史尽量自己看书,这样才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描写中国历史的书,更是汗牛充栋,如果想全面了解中国历史,那我就只能告诉你,年轻人加油吧!








奕垣讲历史


我推荐1.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我读的是1965年版本),比较全面,言简意赅,比较容易学习和记忆。

2.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在这本著作里,钱先生指出:中国的历代制度以秦,汉,唐为最,此三朝演讲透了,其它朝代则均为在此基础上的加减。读后受益。




牛义顺义牛


范文蘭版“中国通史”,同時要具有福尔摩斯的侦破能力,强有力的逻辑思维,因为中国力史基本被强权篡改,呈现给你的是迷雾与盛世之歌;例如“贞观盛世”,李世为皇权杀兄弟,逼父亲,足见他六亲不认,权欲中天,情商几乎为零,其智最多中上,這样人品,智商的人会有盛世嗎?另一结论,专制社会的改造换代得逞的一定是会投机,很流氓的人,此几乎是定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