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明成祖朱棣時期的黑衣宰相-姚廣孝

大家好,近期由朱亞文,湯唯領銜主演的影視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是一部講述了朱家爭權奪位的家庭劇,其中有一位幕後至關重要的人物------黑衣宰相姚廣孝,這位助朱棣成就大業的風雲人物,不知有多少網友瞭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八卦下這個歷史人物。

細說明成祖朱棣時期的黑衣宰相-姚廣孝

人物簡介

姚廣孝(道衍,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獨闇,號獨庵老人、逃虛子。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學家,文學家,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擔任了《永樂大典》和《明太祖實錄》的最高編撰官, 尤其是《永樂大典》,這是他在中國文化歷史上的最大貢獻,並整理了反排佛的《道餘錄》。

人物生平

姚廣孝出身於醫生家庭,14歲在蘇州妙智庵出家為僧,法名道衍,精通佛、道、儒、兵諸家之學,明洪武三年,侍奉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埭,成為朱棣的主要謀士,由此步入輔佐朝廷的政治生涯。洪武十三年三月,與朱埭一同前往北平鎮守。居金、元名剎雙塔慶壽寺(今西長安街北側,電報大樓一帶)。建文帝繼位後,為鞏固其統治地位,採納齊泰、黃子澄的建議削藩,危及燕王朱棣。朱棣靖難時,姚廣孝留守北平,建議朱棣輕騎挺進,徑取南京,使得朱棣順利奪取南京,登基稱帝,年號永樂。明成祖朱棣即位以後,姚廣孝擔任僧錄司左善世,永樂二年四月授予資善大夫、太子少師,被稱為“黑衣宰相”。

細說明成祖朱棣時期的黑衣宰相-姚廣孝

跟對人成就大事

1382年(洪武十五年),馬皇后病逝,明太祖挑選高僧隨侍諸王,誦經祈福。當時,道衍得到僧錄司左善世宗泐的舉薦,並與燕王朱棣相談甚歡,便要求隨朱棣前往北平。姚廣孝到北平後,任慶壽寺住持,時常出入燕王府,與朱棣密談。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駕崩,建文帝繼位,並實行削藩之策。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齊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繼獲罪,被廢除藩國。姚廣孝密勸朱棣起兵,朱棣道:“百姓都支持朝廷,怎麼辦?”姚廣孝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後來,姚廣孝向朱棣推薦相士袁珙、卜者金忠,使朱棣逐漸下定決心。朱棣暗中拉攏軍官,勾結部隊,並招募勇士。而姚廣孝則在燕王府後苑訓練兵馬,還修建厚牆環繞的地穴,打造軍器,用飼養的鵝鴨來掩蓋聲音。

1399年(建文元年)六月,燕王府護衛百戶倪諒告發朱棣謀反,朝廷下令逮捕燕王府官屬。都指揮張信暗中向朱棣報信,朱棣便決定立即起兵,並以誅殺齊泰、黃子澄為名,號稱奉天靖難。姚廣孝則輔佐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

同年十月,朱棣襲取大寧(今內蒙古寧城),南軍主帥李景隆趁機圍攻北平。姚廣孝指揮將士守衛城池,擊退南軍的進攻,又在夜間將士兵用繩子吊出城外,與朱棣的援軍內外夾攻,大破南軍。李景隆、平安相繼敗退。

1400年(建文二年),朱棣圍困濟南三個月,難以破城。姚廣孝讓人傳信給朱棣,道:“將士已經疲憊了,還是班師吧。”朱棣於是退回北平。後來,燕軍又在東昌(今山東聊城)戰敗,大將張玉戰死,朱棣再次退軍。

當時,朱棣本打算稍作休整,但在姚廣孝的極力勸諫下,繼續進軍,擊敗盛庸,攻破西水寨。後來,姚廣孝對朱棣道:“不要去攻打城池,應迅速直取京師。京師兵力單薄,一定能攻克。”朱棣採納他的建議,在淝水、靈璧連敗南軍,並渡江進入京師。

細說明成祖朱棣時期的黑衣宰相-姚廣孝

輔佐明主傳奇一生

1402年(建文四年),朱棣稱帝,是為明成祖。姚廣孝被任命為僧錄司左善世。成祖即帝位後,授道衍為僧錄司左善世。

  1404年(永樂二年),姚廣孝拜資善大夫、太子少師,並複姓為姚,賜名廣孝。明成祖每次與姚廣孝交談,都稱他為少師,而不直呼其名。

  後來,明成祖命姚廣孝蓄髮還俗,被姚廣孝拒絕。明成祖又賜他府邸、宮女,姚廣孝仍不接受,只是居住在寺廟中,上朝時便穿上朝服,退朝後仍換回僧衣。他到蘇湖賑災時,前往長洲,將獲賜的黃金全部分發給宗族鄉人。

  此後,明成祖往來於南京、北京之間,並幾次征伐蒙古,姚廣孝都留在南京,輔佐太子朱高熾監國。1407年(永樂五年),姚廣孝又奉命教導皇長孫朱瞻基。

病逝

1418年(永樂十六年),姚廣孝病逝,終年八十四歲。成祖廢朝二日,以僧人的禮制安葬姚廣孝,追贈他為推誠輔國協謀宣力文臣、特進榮祿大夫、上柱國、榮國公,賜諡恭靖,賜葬於房山縣東北,還親自為他撰寫神道碑銘,並授給其養子姚繼尚寶少卿的官職。

細說明成祖朱棣時期的黑衣宰相-姚廣孝

姚廣孝給朱棣的預言

  為了給朱棣找墓地,姚廣孝前前後後忙活了兩年時間,最後找到了一處叫黃土山的地方,只見這裡“東、西、北三面群山聳立,南面蟒山、虎峪山相峙而立,好似一龍一虎踞守大門;中有曲水環抱,山清水秀;山間明堂廣大,群山似封若閉,中間水土深厚確實是風水極佳的寶地。”朱棣看後也非常滿意,於是問姚廣孝,“你看看,這塊地可以埋葬我幾代子孫?”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弄不好人頭落地,只見姚廣孝不慌不忙地回答,“此地山間明亮廣大,藏風聚氣,可以埋葬皇上的萬子重孫。”朱棣聽後很是高興,以為姚廣孝洩露天機,隨即將黃土山改名為萬壽山,而自己的長陵就修建在正中間的位置,至明朝滅亡這裡共埋葬了13位皇帝,因此稱為明十三陵。

  其實姚廣孝的回答是一句隱語,“埋葬皇上的萬子重孫”意思是說明朝到萬曆皇帝的孫子崇禎皇帝就滅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