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悲剧的结局,是令人开心的

中国没有悲剧,这是西方学界对中国古代戏剧的评价。对此观点,国内学界有些人对此提出异议,说中国有悲剧,不过这悲剧的标准跟西方的标准不一样罢了,我们有中国式的悲剧,没有西方式的悲剧。并且,编写了《中国十大悲剧》之类的作品。

西方说中国没有悲剧,其重要理由是中国的戏剧结尾都是皆大欢喜,或至少是令人满意的,没有西方悲剧式的令人伤心的结尾。举例子,《窦娥冤》被国内学界公认为悲剧,不错,其情节是悲惨的:窦娥之父为了自己前程将窦娥卖掉,窦娥被冤杀人,被昏官判死。故事如果到此结束,那跟西方悲剧一样,属于悲剧了。但中国式悲剧还要发展:窦娥之父做了高官,窦娥冤魂向其诉说冤屈,终于坏人被处死,窦娥被平反昭雪。于是,戏剧在一片喜悦声中结束。

我们看现实,知道戏剧的前半截,窦娥被冤死,是现实中常见的,是现实主义的,而后半截的冤魂诉屈,平反昭雪,是现实中很难发生的,是浪漫主义的,也就是人们想象的。中国古代的戏剧作品,常常是这个样子的,就是无论前面情节如何悲惨,结局总是令人开心的。比如说,小白菜告状,最终正义彰显;白娘子被压雷峰塔下,最终状元祭塔,家人团圆……这令人开心的结局,会使观众前面流的泪立刻收回,破涕为笑,心情为之舒畅,不会被悲惨的气氛围绕,不会思考悲剧为何发生,如何避免等问题,甚至会产生心理上的平衡感:你虽然被冤死了,但最终不是给你平反了吗?这就扯平了。

人生如戏。现实中不少人将中国式悲剧的套路应用得如火纯青:本来是一件人为造成的灾难,死伤数百人,这是悲剧的现实。正常来讲,应该讲述其苦难,使人们思考其原因,追究责任,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但是有些人非要将这悲剧加上令人开心的结尾:在灾难处理中,多少人发挥了英雄主义的精神,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群众们欢欣愉悦,唱起歌,跳起舞,赞美美好的新生活。外国发生枪击案,死伤多少人,风景这边独好,我们真幸福!

悲剧,就是悲剧。给悲剧加上喜剧的结尾,令人开心,改变了悲剧的样子,这只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而已。

中国式悲剧的结局,是令人开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