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脱离发明者初衷的发明?

浮躁的笔尖


创新是人力进步的动力,科学也从未停止改变人类自己的生活。正是科学家们废寝忘食,才有了人类历史上许多伟大或有趣的发明。当然,发明的过程是艰难的,发明者要经历多次失败,更要忍受时间的考验,才可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但是,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历史上有许多发明的结果,其实是与发明者的初衷相违背的,甚至与发明者的出发点相差万里。那么,在人类历史上,到底有哪些脱离发明者初衷的发明呢?

监狱跑步机

首先,要说的这个发明就是最常见的健身房里的跑步机,如果时间回到英国的1800年,这将是一种酷刑工具,而非现在用来锻炼身体的健身器械。在跑步机位发明以前,英国监狱用来惩罚罪犯的方式,是以死刑、驱逐和关押为主。

然而,这种惩罚方式太过残酷粗暴,侵犯了罪犯的权益,在宗教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呼吁下,1818年,英国工程师所发明的监狱跑步机诞生了。《医学日报》上指出这个刑具的具体作用,犯人过踩动轴条驱动磨坊工作,根据史料记载,这些囚犯每天要在跑步机上跑6个小时。

美国跑步机

这种刑具的可怕性就在于它是一种极其无聊、单调,又浪费体力的重复运动。犯人在跑步机上待6个小时,相当于每天攀登了一座4300米的高山。直到1898年,英国监狱将这种监狱跑步机认定为一种极度残酷的刑罚。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当时的犯人长期处于营养不良中,加上监狱卫生条件恶劣,他们每天这样劳累,导致罪犯意外死亡的事情常有发生。因此,监狱跑步机最终被监狱舞台所淘汰。但是,谁又能想到,过了13年以后,这款曾经的酷刑工具,已经成为了美国的民用健身跑步机。

法国护士与士兵

除了跑步机的发明历史违背初衷以外,一次性卫生巾更是与它最初的发明初衷完全背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一次性卫生巾,是由法国战争时期的一名护士所发明的。士兵在战场上所受的伤我会导致他们过度失血,从而危及生命。

为了控制士兵过度失血,他们发现那些吸水性极强,价格便宜,而且极容易获得的一次性餐巾纸可以当作很好的止血用具。同时在使用过后,愿随意丢弃也不会心疼,这样又减少了伤口感染的风险。

一次性卫生巾

然而当这种一次性止血巾传到美国以后,美国护士将它们制作成了护垫。从此以后,女性终于可以有一次性卫生巾使用了。在此物发明之前,女性在经期内所使用的卫生巾,其实都是一些需要反复洗涤晾干的布条,这些布条的吸水性也并不好,甚至在下一个月还要接着用,其实这种布条一点都不不卫生。

同时,这些反复使用的布条还会给女性带来尴尬,因为布条总是从衣服里面掉出来,这就会让女性受到歧视和嘲笑。为此,女性必须借助几根带子将布条固定在腰间。随着时代的发展,虽说一次性止血巾被背了发明者的初衷,但是对于广大女性而言,它绝对是一大喜事。


鸢飞九天2018


瞿颖在参加了一个综艺节目,节目组在她家翻箱倒柜后,在一堆奖牌奖杯中间发现了一个马应龙痔疮膏。


顿时引起了观众的哗然。瞿颖立刻解释道,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就在女神手足无措得时候。立马有人救场,“有听说过治黑眼圈的偏方。”

怕不是诓我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吧?翻来马应龙痔疮膏的历史,着实把我们吓了一跳。马应龙原本就是一个眼药品牌。

明朝万历10年(1582年),在河北定州的北街,有一个叫“定州眼药”的小店,换了布幡改名为“马应龙定州眼药”。也就是说这个叫马应龙的品牌从一开始就是做眼药的。


一直到1980年,马应龙第十三代传人马惠民将以“八宝古方”为基础制成的“八宝眼粉”,研制成“八宝眼膏”。也就是说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经历了400余年,人家马应龙品牌一直都是做的眼药。

因为八宝眼药里有麝香、牛黄、珍珠、炉甘石、硼砂、冰片、琥珀、羊毛脂等等这些清热燥湿、活血消肿、去腐生肌的名贵药材。所以普通老百姓买回去后,不只是用在眼部护理上,遇到蚊虫叮咬、皮肤瘙痒、甚至烧伤烫伤,都会拿马应龙眼药来涂抹,结果就被用成了“万能药”。


久而久之,有个老百姓患上了痔疮,痛苦难当,情急之下也将马应龙眼膏用于患处,不曾想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马惠民在得知这个情况后,在眼膏的基础上,经过研究人员多次实验,成功开发出“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并实现量产。

这就是我们现在市面上看到的“马应龙痔疮膏”,由于意外抓住了痔疮治疗这个市场,所以“马应龙痔疮膏”一下子就走红了,甚至一度该产品成了马应龙企业的最主要利润来源。

所以久而久之,我们只要提到马应龙,就想到痔疮膏,认为马应龙就是痔疮膏的代名词。但实际上人家原本正儿八经的眼药企业。


但是又由于勇敢的试验者,把马应龙痔疮膏直接抹到了自己的黑眼圈上,结果意外发现效果竟然比很多品牌眼霜都好。

炒米相信第一个干这事的女生,要比之前那个把眼霜塞到屁股里的老汉要大胆得多。现在马应龙又开发出了眼霜,正在渐渐成为抢手货。相信不久的将来,提到马应龙,人们得第一反应可能又变成了眼霜。

不知道马应龙老先生如果知道自己研发的眼药,在400年后变成了痔疮膏,然后痔疮膏又成了消除黑眼圈神器,不知道作何感想?



炒米视角


史上的存在哪一些背离发明人初衷的发明呢?

自古以来,发明创造都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尤其是古代随着各种发明跟创新技术的诞生,人类才能发展成今天的样子,但是有时候学者们发明创造的东西也会违背了自己的初衷,导致发展成不希望看到的样子,那么历史上究竟有哪一些发明违背的创造人最初的想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丝袜

这东西对女士们来讲能增添性感气质,对男士来说可用来保暖缓解脚步摩擦力,然而在历史上丝袜发明者创造此东西,起初是想给士兵们使用的,因为丝袜轻薄吸汗,透气又舒适,可让行军中的官兵长时间穿着且不用换洗。

在二战期间美国制造公司给军事研发的是尼龙丝材质的长袜子,由于含有尼龙纤维,所以非常的耐磨耐拉扯,其透气吸汗的效果也很明显,结果这一款军用尼龙长袜流出社会后,不久就被女性们追捧,而发展到后来,就慢慢衍变成爱美女人的性感装饰了。

卫生巾

如果历史上的丝袜已改变了创造者的初衷,那么卫生巾更加令人感到无奈,要知道当初的卫生巾并不是专程为女人创造的,它的诞生也是因为战争趋势形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际,外国公司的一支研究团队创造出一款特殊棉花材料(卫生巾雏形)。

它的诞生改善了当前的医用棉花环境,给受伤士兵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材料成本比医用棉花还低50%,其吸附功能比医用棉还高5~8倍,于是军方纷纷采购这款新型医疗棉巾,接着分配到各路野战医院里,让护士用它来救治伤兵。

使用结果得出,这种新棉巾确实具有超强的吸附效果,能够吸走伤者的坏血以及化脓臭液等等,后来不知哪位女士发现了军用医药棉巾的另一个用途,就是对女生来生理期后特别好用,为此就衍变成了卫生巾,而制作公司们为了利益,也纷纷响应需求研发出专门服务女生的卫生巾,所以发明者当初是想用来救治伤兵的,然而初衷被逆天修改,变成了现在的女性卫生巾。

可乐

现在不知道大家还喜不喜欢喝可乐,作为一种碳酸饮料,我想国外还是挺受欢迎的,但是大家知道可乐被发明后起初是用来做什么的吗?其实创造者是为了治疗头痛才发明出可乐的,他的发明人是一名美国药物大师,名叫彭伯顿。当年彭伯顿开着一间药店,为了解决头痛问题自己就研发出一种新药叫“可卡可拉”这就是可乐的原型,不过那时还没有气泡,在喝的时候还需要冲点冷水进去跟药剂胶合才能出效果。

起初彭伯顿觉得这只不过是自己调弄出来的一个能提神醒脑,缓解头痛的药水罢了。不巧,一日有一个喝醉的男子扭扭歪歪的撞入彭伯顿开的药坊,叫嚷着头疼,于是彭伯顿就拿出他的这款新发明,倒了一杯给醉酒男子,对方喝完后,居然表示非常棒,要求再来一杯,于是喝玩完一杯又三杯,男子全然酒醒头痛也缓解了,此事后来被传播开来,彭伯顿的“可卡可拉”药水就渐渐出名了。

但是连彭伯顿也没有想到,他发明这东西是用来治疗头痛的,结果几十年后却被饮料公司提炼成可口可乐,并且以饮料命名,火遍全球。

看来历史上许多发明者创造新物品的初衷,部分都是想用到军事战争以及救人治疗方面,可惜后来又被人们发展成生活用品食品,可谓是完全脱离了创造人的初衷,对此大家怎么看?


猫眼观史


讨厌的马赛克。

话说在古代希腊,有几个标新立异的工程师希望利用硅和陶土提炼出一种亮晶晶的装饰品,这种新产品比普通的瓷砖更亮,比大理石廉价。几经试验,他们终于发明了这种叫锦砖的产品,又被罗马人叫做“马赛克”。

第一个把马赛克发扬光大的是罗马人,他们通过在陶土里添加不同的金属成分,制成了五颜六色的马赛克,这种美丽的饰物顿时大受欢迎,然后,马赛克被广泛用于公共设施和民宅,以及其他一些让人尴尬的场合……

通过对庞贝古城的发掘,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批马赛克壁画,例如下面这幅著名的《丽达与天鹅》就是讲述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宙斯化身为天鹅,与希腊著名美女丽达幽会的故事,然鹅,你这表达方式是不是太直白了些……

进入21世纪,马赛克进一步被普及,然而这一次,马赛克由于太火,被彻底玩坏了。

人们充满热情地将它用于媒体领域,比如新闻报道:
卡梅伦这手势完全正常啊,没有什么不可描述的。

以及艺术领域,虽然我们认为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完全没有打码的必要,因为无码原图简直到处都是啊!还有恶搞:


以及令无数宅男深恶痛绝的“骑兵”:
(图片来自于《银魂》,侵删)

马赛克的迷之属性带来的应用潜力简直让人无法想象!

针对讨厌的马赛克,为了一窥传说中的桃花源,技术宅男们开发了许多除码工具,例如:


然而不管怎么样,马赛克还是在令其发明者意想不到的领域,发挥着和当初的用途风马牛不相及的作用。对于特别风流奔放,喜欢直白表述的罗马人来说,这马赛克的用途和当年完全相反嘛!


每日一段历史


高跟鞋、丝袜、高筒靴、卫生巾……这些女性专用品在发明之初,其实完全是给男性使用的,但不知怎么地就变成了女性专用,完全脱离了发明者的初衷。

1,高跟鞋

高跟鞋最早出现在欧洲,最初是为方便骑士们骑马时双脚能扣紧马镫,防止从脚底打滑,马背上跌落。后来,男人们发现穿上高跟鞋可以让自己变得身材更高,于是一些身材矮小又梦想长高的上层男士开始日常穿着高跟鞋,这时的高跟鞋起到了增高鞋的作用。

最喜欢穿高跟鞋的男人中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此人身材矮小,很想变高,让自己显的更加威武,于是每天都穿着高跟鞋,还让鞋匠制作长达4寸的鞋跟,穿到脚上增高效果十分明显,我们如今看到的路易十四画像上,这位仁兄基本都是穿高跟鞋的。



高跟鞋的增高效果后来被女性发现,她们也开始穿着高跟鞋,此时高跟鞋的另一个效果出现了——由于重心后移,穿上高跟鞋的女性不得不挺胸、收腹、提臀,无论站立还是行走,都摇曳生姿,袅袅娜娜,富有风韵,平添诱惑力,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从中获得美感和满足感,高跟鞋从此便走向女性专属。与高跟鞋类似的还有高筒靴,也是被女人剥夺的。

2,丝袜

丝袜与高跟鞋类似,同样最早出现在欧洲,最初也是男性穿着,最喜欢穿丝袜的同样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这位时尚达人喜欢把丝袜和高跟鞋搭配在一起穿,实在是太潮了。


只不过那个时候还没有发明尼龙,丝袜大多使用棉、羊毛和真丝织成,造价昂贵,产量低,只有上层社会的贵族才能穿得起,而且没有防滑效果,穿着丝袜的男人们需要时常撩起裙子,整理自己的丝袜,那场面不忍直视。

后来女性也发现了丝袜的美丽实用,既可以修饰身材,又可以保暖,也开始穿着丝袜,男人们发现女性穿着丝袜更让她们的腿部变得更修长、更有美感,比男人们自己穿更吸引人,于是丝袜很快风靡上流妇女阶层,并随着可以纺织精细丝袜的针织机发明,走入千万家。

3,卫生巾

excuse me?高跟鞋、丝袜也就罢了,卫生巾也是男人用的?听起来难以置信。


这里说的卫生巾是指现代一次性月经垫,不是古代那种用布和草木灰做成的卫生带。卫生巾最早是由美利坚“开国三杰”之一的政治家、发明家富兰克林。没错,就是那位用风筝捕捉雷电,发明了避雷针的发明家。

富兰克林发明卫生巾的初衷是为了给受外伤特别是枪伤的伤员止血,作用类似于医用卫生棉,据说效果很好,大家可以试试看。

后来,有一个疼老婆的美国男士无意发现,用这种东西给老婆当姨妈巾,效果比传统月经带好用的多,于是他对卫生巾进行了改良并批量生产上市,从此造福了全球妇女。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脱离发明者初衷的发明?欢迎留言补充!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美国的一位军医,有感于太多的士兵在战场上受伤甚至牺牲,于是立志发明一种威力更大的武器来减少士兵的伤亡,结果是更多的士兵在战争中受伤甚至失去了生命。没错,这款新发明的武器就是著名的加特林机枪。

加特林机枪,19世纪60年代就出现的手动型多管旋转机枪。最初被发明出来时,能达到每分钟200发的射击速度,经过改良后最高可以达到每分钟上千发的射击速度。在当时还以手动单发武器为主的时代,那简单就是一个恐怖的射击速度。

当它使用于实战,让敌人感受到了真实的“枪林弹雨”的感觉,那种弹如雨下的场面,让人不寒而粟。

可你知道吗?这名军医,也就是可爱的加特林先生当初发明这款武器时的初衷是什么吗?先来听他自己是怎么说的:

我发明加特林枪的目的,是因为看到战争中逝去的人实在太多了。所以我希望发明一种武器,依靠凶猛的火力,让一个士兵替代一个连的兵力,从而减少战场上士兵的人数,以达到减少战争伤亡的目的。

加特林医生是个军医。当时,正值美国的南北战争时期。加特林医生每天面对大量的伤员,也看到大量的伤员在他的面前死去。他就想到,要是能有这样一款武器,火力更强大,让更少的人操作,自己一方就能够少些士兵上战场,伤亡自然就更少些。

好吧,加特林医生的目的很单纯,就是让武器火力更猛,让更少的士兵上战场,这样达到减少伤亡的目的。至于,有了威力更大的武器,敌人的伤亡会不会更多?那一天,敌人也有了自己发明的武器,自己人的伤亡会不会更多,这似乎不在这个“单纯而善良”的美国人的思考当中。

看到加特林医生的想法,我忍不住“泪流满面”的笑了。美国人的思维方式真是让人无语,我们来捋一下加特林们的思考过程:为什么士兵伤亡那么多?是因为上战场的士兵太多了。为什么上战场的士兵太多?是因为需要杀伤的敌人太多了。那我们为什么不造出威力更大的武器杀死更多的敌人,而需要的自己人更少呢?

于是,加特林医生造出了在当时堪称“杀人机器”的加特林机枪。同时,这款武器的设计思路也让后来的武器设计者们眼界大开。虽然,加特林机枪已退入历史,但以它的思路制造的更多的自动化更高科技的杀人武器被研制出来,世界上无数人被这些武器吞噬了生命。

战争,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最大的恶魔。武器的进步,让这个恶魔更加肆无忌惮。制止战争,以非暴力来解决人类的一切争端,才能够让加特林看到的年轻士兵不再伤亡。而以发明新的武器来减少伤亡的做法,是荒诞而且无耻的。不管以加特林为代表的某些人的想法,在当时是多么“单纯和善良”。


您认为我的想法对吗?欢迎留下您的意见哟


写在最后:突然发现,M国现在秉持的正是加特林的思想,真是无法可想。。。。。。


挚守静笃


我说一个吧,大家耳熟目详的一个发明——百枯草

百枯草的发明者是为了庄稼除草的,而这种除草剂还有一个优点:对土地污染小。除草效果好、土地污染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除草剂。

但是这种神奇一般存在的除草剂被人用来···············自杀了

百草枯是快速灭生性除草剂,对人体的毒性极大、口服中毒死亡率极高。中毒者中口服自杀占了90%以上,甚至成为中国农村妇女最常用的自杀方式。

但其实很多喝下它的人

并不知道百草枯确切的威力

只是想吓吓别人

以为洗洗胃就没事了

最终在悔恨中眼睁睁看着生命流逝

“中国百草枯之父”李德军曾说:

它没有解药,但我没想到会有人主动喝。

百草枯中毒被形象地形容为

给你后悔的时间,

却不给你活着的机会

为防止被用来自杀

我国自2016年7月1日起

停售停用百草枯水剂

于是一个好好的除草剂,硬是喝没了


铯媒体


有些东西的发明真是有“上错花轿嫁对郎”之感。

譬如冰棍。1905年,11岁的弗兰克把用来制作苏打水的搅拌木棍及香料水忘在了寒冷的室外。第二天弗兰克想起了他的苏打水,到外面一看,那棍儿跟香料水冻在了一起,拿起来正好就棍吃冰—冰棍就这么诞生了。

还有某些人群很钟爱的那蓝色小药丸—伟哥。最初本是用来治疗心脏病,但很快人们发现这小药丸能将血液运送至身体某个部位,对于治疗ED很有效。于是,这药丸很快偏离了它的初衷。


微波炉也是由美国高级工程师珀西 . 斯潘塞 ” 无心插柳柳成荫 ” 意外发明出来的。1946 年,斯潘塞在麻省理工学院辐射实验室工作时,试图发明一种功能更强大的微波发射磁控管——这是一种用于雷达设备的真空管。

一天,当他站在一个测试模型前面实验时,他发现自己口袋中发出了咝咝的异样声音,他马上停下实验检查口袋,结果发现口袋中的一根巧克力棒居然融化了。斯潘塞立即意识到可能是磁控管的微波辐射烤化了巧克力,他又将一包玉米粒摆到了测试模型上,结果玉米很快被烤成了爆米花,炸得满屋子乱蹦。斯潘塞意识到这项技术能在烹饪上派上大用场,世界上第一台微波炉就这样诞生了。


钱多多读文史


大家手中拿着的手机就脱离了发明者的初衷。

1973年4月3日,一位男子拿着两块砖头那么大一个通讯器拨通了世界上第一台无绳电话,让移动电话这个词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个人就是美国著名发明家马丁.库柏。正因为马丁.库柏率先研发出可移动电话,所以被称之为“移动电话之父”。与现在手机接近的,则是在1983年才研制成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哥大”。



最初研制移动电话是为了军用,而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后来则放在了民用市场。这就为移动电话的出现打下了科技基础。研发出移动电话的初衷就是为了携带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通讯连接方式,仅此而已!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后来移动电话的功能越来越多。1992年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短信,1998年诺基亚6110开始内置游戏……等等等等,至但我们现在普及的智能机可以打游戏、上网、蓝牙、三防等,简直是可以替代电脑的趋势。这个时候恐怕马丁.库柏是做梦也不会想到的,早就脱离了他做移动电话的初衷了。

不过,虽然脱离了初衷,但这也代表着生产力的进步,代表着人类在科技领域不断的探索,是好事!


望风瑟瑟


我就说两个吧,海洛因和伟哥。

海洛因,这个东西真的是跑偏的典型例子。搞出毒品之王的初衷,其实是开发出一种麻醉效果好,同时没有成瘾性的麻醉药。

鸦片作为一种传统的麻醉药物,一直以来都会给人困扰,那就是会成瘾,如果停止吸食会产生强烈的戒断症状。为了加强麻醉效果,同时减少成瘾性,提纯了里面的有效成分,就是吗啡。这种药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广泛使用,特别是美国大兵几乎人人都有一支,以防中枪中炮的时候使用。虽然这种麻醉剂挽救了不少士兵的生命,但是结果是啥呢,吗啡的成瘾性要比鸦片高。

所以在大战之前很长时间,科学家就在折腾吗啡了,把吗啡和乙酸酐混合改变了分子结构,以试图让吗啡没有成瘾性。结果呢,麻醉效果倒是进一步加强了,但是成瘾性也爆棚了,吸收更快,更容易通过血脑屏障。搞出来的这种物质就是,海洛因。

这个东西最初真不是有意搞出来的。

如果说海洛因是个负面例子,那伟哥(西地那非),算是一个正向的例子吧,拯救了无数男性。

最初的西地那非是作为心脏病药物来研发的,但是这东西对心脏病的治疗效果并不好,所以被叫停了实验。而且还有一个尴尬的副作用,那就是参与药物实验的男性患者有个尴尬的现象,阴茎持续勃起。

但是叫停之后,很多试药者拒绝交回剩余的药物,因为家庭和谐了,呃……

于是敏锐的辉瑞药厂看到了商机,这东西可以给很多男性带来福音啊,于是一款改变两性关系的药物就这样上市了,是不是很意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