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州浇汤面


乾州浇汤面


乾县,旧称乾州。是大西北一颗耀眼的珍珠,夹在这乾坤巨蚌里,闪烁着缤纷的光彩和古老的文明。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乾县人生活水平日新月异,当您走进乾县,乾县人就会用乾州四宝和各种美味佳肴款待您。犹为让您口舌生香的是乾州浇汤面,又叫一口香,是乾州四宝之一,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及陕西名小吃。是名扬天下的美食。

浇汤面堪称地方风味,是每个乾县人都喜爱的不可缺少的美食。也是待客必备的主饭食,浇汤面柔丝千缕,汤里摆动柔情万钟,它会绽开你的味蕾,吸引你的舌尖,不由得你不竖起大拇指点赞。

乾州浇汤面

在乾县,每逢婚嫁,孩子满月,乔迁,祝寿或重大节日,一定要吃浇汤面,特别是每年春节,走亲访友更是每天早上都吃,从大年初一开始吃到走完亲戚,满满的都是家乡的味道。

传说浇汤面从西周时期开始流行,周武王带兵伐纣,行至渭河边,见一条蛟龙从水中腾空升起,兴风作浪,残害百姓,就和众将士射死蛟龙,蛟龙肉供士兵食用。一日行至乾县境内,发现蛟龙肉已经吃完,剩下汤也不多了,周武王命人架起大锅,把剩下的汤倒入锅内,用众百姓慰问将士的韭菜,香菜等,剁成粉末倒入锅中,因为汤少,碗里放的面也就少。浇上汤,吃完面,又把汤倒入锅中,锅内热汤翻滚,香飘四野,将士们吃了一碗又一碗,碗里面少汤多,吃起更加可口。从此乾县的百姓也学会了这种做法,一直流传至今,因为用蛟龙肉煮的汤,最早叫蛟汤面,后叫浇汤面,又因碗里面很少,故也叫一口香。

乾州浇汤面

渺渺红尘,烟火人生。浇汤面经历代代人的精心尝试和改进传承,味道独特,制作尤其讲究,工序繁多。一,先将挂面在锅中煮熟,用笊篱捞出后放入凉开水中过一下,再用筷子捞成鸡旦大小的小撮,在甑笆上滤净水,以备浇汤。二,接着烧汤,开水中兑上陈醋,加上骨头汤或肉汤,再添上五香调料煎熬,汤沸后放入香油,大油鸡旦饼,葱花,韭菜,白菜心,香菜等漂稍。三,将挂面挑入细花碗里,用滚汤浇可食用。喜欢吃辣椒的,可放辣椒油,一碗红白绿相间油汪汪,热腾腾的浇汤面就做好了。

乾州浇汤面

浇汤面有细、筋、光、煎、汪、稀、酸、辣、香九个特点,吃浇汤面对乾县人而言,是美食,更是乡情的温馨!端起一碗油汪汪的浇汤面,真是美味佳肴,令人大饱口福,又舒脾健胃,更能令人神清气爽,精神倍增。旁边看的人无不涏水四溢,所以也叫哈水面。

一顿浇汤面,你会吃得过瘾,吃得酣畅淋漓,吃得心身愉悦。乾县人吃起浇汤面,十几碗不在话下,多则三、四十碗,也不足为奇。直到鼓腹而乐,真是嘹咋咧!

民以食为天。浇汤面是治愈乡愁的良药,而乡愁更是味觉上的思念!在外打拚的乾县人,想起家乡,就会想起热气腾腾的浇汤面。

回到家乡,用筷子挑起浇汤面,贪婪的双眸看不够,温馨了游子的情怀,一种久违的味道和久违的亲情一下子涌上心头,它即是乡愁的味道,也是妈妈的味道。

细如发丝情意长,高汤重醋一口香,香味直窜入鼻孔,顷时口舌生津。汤宽味鲜,有着独特的芳香,着实令人馋涏欲滴,欲罢不能。

乾州浇汤面

每当逢年过节,乾县人一家人围在一起,端上花瓷碗,盛上一碗浇汤面,用筷子捞起长长的面丝,像从岁月深处捞出一串串幸福,美美地吸着。这是定格在乾县人骨子里的幸福,是乾县人永恒的乡情!

浇汤面,舌尖上的美味!这世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拥抱每天的太阳和享用美食,浇汤面以它特有的魅力,也吸引了无数远方的游客,来乾县观光旅游,品尝美食。

浇汤面是地道的乾州美食,闻名天下,始终沸腾着乾县人的激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