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村鎮故事

灌芝村的由來

文 / 趙發民

渭南市臨渭區豐原鎮灌芝村位於渭南東塬(即長壽塬或長稔塬)上。

渭南村鎮故事 | 灌芝村的由來

出渭南城,朝東南向,沿渭橋路,行十二三里,上長壽塬,至北雷村村部,南行數百米,就到了灌芝村。

灌芝村是我的祖籍地,也是我的出生地,我的青少年時期就是在這裡度過的,因此,我深深地愛著這片生我養我的熱土。

灌芝村是一個名村。

只要你上了長壽塬,沒有不知道灌芝村的。只要你一提起灌芝村,人們就會脫口而出一句話:“十里爛灌芝。”緊接著會說:“你們灌芝是個大村,十里爛灌芝”。

渭南村鎮故事 | 灌芝村的由來

小時候,常會聽到人們說“十里爛灌芝”這句話。確實不知其意,更不知道來歷。

我是一個好奇心非常強的一個人,遇到不清楚的問題總想弄個明白,探個究竟。

小時候,不經世事,強烈的自尊心讓我對“灌芝村”這個村名很排斥。心裡常想:老先人怎麼起了這麼一個很不雅觀的名字?即使和外村的孩子發生一點矛盾,他們總是拿村名攻擊我。

大約在我八九歲的時候,我曾問過我的三姑:“姑!咱村咋叫個灌芝?”三姑笑著對我說:“灌芝灌芝,就是罐子,爛罐子,十里爛罐子。”說完又是一陣笑聲。我聽後覺得很不滿意。心想:三姑沒文化,肯定說的不對,但又沒有證據。我又問:“那為什麼叫灌芝?”三姑笑著對我說:“過去咱村燒罐子哩,村西頭有個罐罐窯,所以叫罐子村。”“那你見過那窯沒有?”我又問。三姑說:“沒有。”

渭南村鎮故事 | 灌芝村的由來

1987年,我去省教院進修,常去三爸家,在和三爸拉家常時也問到過灌芝村村名的來歷,三爸的說法和三姑說的一樣。

前幾天,我專程回村走訪了一些村裡的老人,他們也支持這樣的說法。

我想,這樣的說法應該是對的,有以下理由:

一是形容村大,站不住腳。原因是:灌芝村共有七個村民小組,約2500口人。在豐原鎮,象灌芝村這樣規模的村子還有好幾個,有的還比灌芝村大,如勝利村有九個村名小組,北雷村有八個村民小組,豐原、西關、吳田、阿幹、三聯等村各有六個村民小組,這些村都和灌芝村的規模想當,為什麼唯獨灌芝村有“十里爛罐子”的別稱?道理上講不通。

渭南村鎮故事 | 灌芝村的由來

二是渭南東塬上村名的來歷大概有以下幾種情形:一、以姓氏為名。比如:吳田、郭向、杜田、高家、毛家等;二、以村所在地理位置為名。如:曹峪、箭峪、清水河、山根底等;三、因村裡出了名人,以人名作村名。如:豐原鎮北雷村的張世益村就是因為歷史上出了張世益這個名人而得名;四是以村裡有名望的工匠代稱。如:木劉、木張等,那是木匠劉、木匠張的簡稱,是因為在那個村子有劉姓張姓的木匠而得名;同樣的道理,桶張是因那個村子有做桶的張姓名匠而得名;杈張是因為有做杈的張姓名匠而得名。據此,灌芝村因有燒瓦罐(罐子)而得名就順理成章了。因此,我認為:灌芝村的村名就是因為燒罐子而得此名的說法是可信的。

這裡還有幾個要說明的問題:

一是是否有這個瓦罐窯的存在?據村裡的老人講:在灌芝村一二組正西約一里地的地方,確實挖到過很多破碎的瓦罐,那就是過去先人們燒瓦罐的地方。我也問過我的父輩及村裡一些八十多歲的老人,他們都說沒見過這個瓦罐窯的存在,是他們聽他們的長輩講的並有遺蹟實物為證,人民公社化時期村裡平整土地就挖過許多瓦罐、破磚及殘片。由此可以推斷灌芝村的瓦罐窯不但存在且已有至少百年以上的歷史。

渭南村鎮故事 | 灌芝村的由來

二是為什麼灌芝村叫:“十里爛罐子”?我認為:“十里爛罐子”的說法並不是表示村大,而是體現了灌芝村的影響非常大,當年燒罐子的工藝非常好,以至於方圓十里都有灌芝村燒的瓦罐,加之瓦罐容易破碎,十里之內到處都能看到爛罐子。這樣,久而久之,灌芝村有了“十里爛罐子”的稱謂也就不奇怪了。

三是灌芝村名字的寫法。老一代人都說,他們小時候用的是“貫子”兩字。其實,我1970年上學時的學校名就是“貫子小學”。那時的學校印章、獎狀、通知書上統一用的就是“貫子”兩字。大約1974年到1978年前後出現了“貫子”、“灌芝”混用的局面,甚至還有“灌子村”這樣的寫法,較為混亂。1978年以後就將“灌芝村”的用法基本固定下來了。

這就是灌芝村名稱的來歷。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一、此文中的觀點是我個人經過考察論證的結果,不一定對,僅為一家之言;二、文中引用的一些時間沒有經過詳細的查閱相關資料,錯訛之處在所難免;三、希望有更多關於灌芝村的史料和傳說被挖掘出來;四、希望更多的灌芝村村民和文史愛好者參與灌芝村歷史的挖掘整理工作,我這裡只是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渭南村鎮故事 | 灌芝村的由來

最後,衷心希望勤勞樸實的灌芝人發揚先人們勤勞樸實的優秀品質,把灌芝村建設的更加美好。

我堅信,在黨的領導下,在灌芝村人民的努力下,一定會把灌芝村建設的更加美好! 一個和諧美麗、宜居宜遊的灌芝村定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2018年7月20日

渭南村鎮故事 | 灌芝村的由來

深谷空幽,原名趙發民,渭南臨渭區人。60後文學愛好者,喜歡散步郊遊。臨渭區作協會員。《汗滴化雨伴筆耕》《渭南文壇》《優文網》等平臺特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