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里发生的事,半夜“闹腾”的刘爷爷,原因是糖尿病低血糖

星期一早上一上班,病房来了一位90岁的刘爷爷,两个儿子反映:

大夫啊,

我爸这两天一到半夜就闹腾,

不睡觉,大喊大叫,还尿床,

折腾的全家都不能睡觉,

今天早上起来,

双腿突然就软得不会走路了,

这到底是怎么啦?

这要瘫在床上可麻烦了,

您快给看看……


量血压、测血糖、问病史、查体……医护迅速而又有条不紊地立刻开始检查诊治。“血压150/70mmHg,心率80次/分,血糖4.1mmol/L……”

护士回报,通过医护一系列询问及检查,初步考虑患者为低血糖以及低血糖以后引起的脑梗死。经过进一步完善检查,最后的诊断证实了我们的判断。


低血糖,是我们很多患者忽视的一个疾病。尤其对于我们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比高血糖危险更大。


高血糖的危害是逐渐发生的,以逐渐出现的并发症为主,而低血糖的危害是立刻的、快速的,严重者可以诱发急性脑梗死、急性心血管等疾病危及生命。


尤其老年糖尿病患者比年轻患者更容易发生低血糖,且所引起的不良后果更严重,危害更大,更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这位患者入院前每日注射30u胰岛素,入院后根据血糖情况减到了14u,还不足入院前的一半,即使这样,患者入院后连续两天凌晨3点的血糖都在4~5mmol/L之间,可以想象患者入院前在家里的血糖是多么的让人后怕……


今天我们就说说什么是低血糖以及低血糖的表现。


对于正常人而言,血糖≦2.8mmol/L为低血糖,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3.9mmol/L就是低血糖了。


低血糖分为三种,分别是:


  • 第一种:无症状性低血糖 血糖 ≦3.9mmol/L,但没有临床低血糖症状。
  • 第二种:症状性低血糖 血糖≦3.9mmol/L,且有临床低血糖症状。
  • 第三种:严重性低血糖 血糖≦3.9mmol/L,常伴有意识障碍(昏迷、嗜睡等),需要人帮助。


临床上还有两种常见的情况,我们也按照低血糖来对待。一种是患者自觉有低血糖症状,但是没有条件检测血糖。另一种是患者虽然血糖﹥3.9mmol/L,但是表现出来低血糖的临床症状。


我们知道了低血糖的诊断标准,那低血糖到底有哪些表现呢?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低血糖的临床表现。


  • 第一种表现:饥饿感、心慌、手抖、出虚汗,急躁易怒、头晕头痛、焦虑、不友好……这类表现是我们容易发现的。
  • 第二种表现:不理人、反应迟钝、说话不清,答非所问,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这种是我们平时容易忽视的,我们更应该提高警惕。
  • 第三种表现:没有表现!也就是我们说的无症状的低血糖,这种才是我们最可怕的,这种低血糖不容易被发现,耽误了救治时间,容易导致生命危险。


受低血糖危害最大就是大脑,容易引发脑梗死。

持续大于6小时的严重低血糖会导致大脑不可逆的损伤,可导致癫痫、昏迷,甚至死亡。


本文开头的刘爷爷就是因为反复发生低血糖导致了脑梗死,入院后经过及时治疗,调整胰岛素剂量,优化降糖方案,刘爷爷目前血糖平稳,再也没有出现半夜吵闹,尿床等表现,也可以自行行走。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低血糖,低血糖的临床表现,那哪些因素容易导致低血糖呢?

糖尿病患者平时应该怎么注意才能预防低血糖呢?

发生了低血糖我们该怎么急救呢?

后面两期我们将逐一为您讲述。


病房里发生的事,半夜“闹腾”的刘爷爷,原因是糖尿病低血糖


作者|杨秀萍 内分泌一科——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