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泸州“打牙祭”,老一辈并不美好,又难以忘怀的岁月


再说泸州“打牙祭”,老一辈并不美好,又难以忘怀的岁月

“打牙祭”是四川方言里的一句老话,就是食肉动荤,泸州作为四川方言语系的一部分,自己的地方言当然也叫“打牙祭”,或叫吃油大。顾名思义,打牙祭好似祭神一样祭一下牙齿,吃油大是说食品中以油为大。旧时,生产落后,人民生活很苦,能打一次牙祭也是幸事。

北方人说的祭自己的五脏庙一样,我们古代人自我调侃生理的需求满足就跟神仙一样,也是非常契合的。

在泸州,打牙祭旧时有“牙祭期”,一般是农历每月初二和十六两次。故有民谣曰:“安逸、安逸真安逸,初二、十六打牙祭!”

再说泸州“打牙祭”,老一辈并不美好,又难以忘怀的岁月

在民国时期“牙祭”当时所谓的“资本家”、“地主”雇工时附加的一个项目,即每月打多少个牙祭都要事先交涉好,有的交涉了有时还借口不兑现。

江阳沽酒客听老一辈闲聊过去的往事,说泸州城内原大什(十)字德兴裕药行老板赵某搞了“革新”,即每逢周六晚打一次牙祭,过年、端午、中秋另外打牙祭不折算扣除。老板生日红白等事,职工学徒送不送礼同等邀请打牙祭,全年约可打60个牙祭,为全城较好的老板,被职工称“开明人士”。

再说泸州“打牙祭”,老一辈并不美好,又难以忘怀的岁月

城内人传颂当年生活最好的单位,是当年民国时期的中国银行泸县(民国泸县就是今天的泸州,并不是指今天的泸县)办事处。好到什么程度呢?据查中行泸州办事处1945年8月明文规定曰:“员生(行员和见习生)早餐稀饭、素小菜四菜、午晚餐五菜一汤,半荤半素为原则。员生早餐不食可退,午晚两餐不退;工友三餐一律进膳,不吃不退,早餐稀饭,盐咸菜一样,午晚餐两样素菜一汤,每逢周六晚,当荤一次,每人配备鲜牛肉或鲜猪肉六两(注:指16进位秤,折十位秤市斤三两七钱五)。”

再说泸州“打牙祭”,老一辈并不美好,又难以忘怀的岁月

牙祭期有两类人是没有的,一类是资本家、豪绅等有钱人,他们雇了伙房办小伙食,随心所欲。另一类是贫苦居民和农民,他们一年打了多少次牙祭屈指可数。已故的泸州民俗研究者梁心纯老先生曾经说:记得他儿时的一娃儿朋友,家里很穷,他妈妈出门送礼少,不好多带娃儿去,悄悄给他包了“杂包”(就是带吃宴席的东西,跟今天打包可不一样,今天打包大摇大摆,那个时候还是有些偷偷摸摸不好意思),两小块腌肉,他入嘴里嚼来嚼去的不咽,他妈妈担心地问:“吞不下去吗?”那娃儿哭丧着脸说:“吞了就没有了!”可见穷人动荤之珍贵。

再说泸州“打牙祭”,老一辈并不美好,又难以忘怀的岁月

“打牙祭”曾被写入川剧戏词。《焚香记》“打神”一折里,旧艺人便曾借“神”之口,指斥戏班的老板。唱的是“初二、十六打牙祭,哪个得你刀头吃(念“期”音)。好东好西拿出去,骨头骨节吾神吃。吾神吃了不争气,跑到后门去打稀。倘若会首知道你,剥你皮来抽你筋。”此虽俚俗,但反映了民间艺人对打牙祭一事的种种看法,戏词对神揶揄嘲弄,对老板痛斥,也表明了旧时各行各业,三教九流对“打牙祭”一俗的普遍关注。

再说泸州“打牙祭”,老一辈并不美好,又难以忘怀的岁月

今天的时代至少大多数年轻泸州人无法想象那个艰辛的岁月,你的父母如果是五零后的,起码他们知道长期饥饿是什么感觉。所以老一辈的人为什么节约,见不得浪费,你们根本不知道原因。

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城乡多数人家几乎天天吃肉,早已不再限于初二、十六的两次牙祭。“牙祭”已被推而广之,用以比喻为种种适意的美好享受,借代为尽情惬意的满足。“牙祭期”似已成为过去,但“牙祭”一词仍沿袭不衰。它带给人们的却是历史的回味,时代的留痕,社会的写照,旧俗的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