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美貌而无见识,如同金环戴在猪鼻上。”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

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01

「美貌与愚昧」

记得刚信主不久读到这节经文,忍不住被作者深刻而又有些犀利的洞察力触动得哑然失笑。现在灵修读到这节经文,多年的训练让我得见这节经文里更多的睿智。

我想特别指出,这节经文并不仅仅是针对姊妹或者妇女,而是对所有人。

它主要教导的,也不是美貌与妇女的装饰,而是以色列青年男子有关外表与智慧的问题。

“妇女美貌而无见识,如同金环戴在猪鼻上。”


作者专门指出妇女,是要使用当时妇女们常戴的金鼻环来打个比方。

这金环本应该给美貌的女子增加荣美,但是戴在猪鼻上不仅不能提升猪的颜值,反而会让人对这样的不搭调感觉不适。

这里作者也明显地将妇女的美貌比作金环,是非常有价值的、值得追求的;而将一个没有“见识”的人比作猪,是没有什么值得羡慕的。

“妇女美貌而无见识,如同金环戴在猪鼻上。”


这样夸张的语言是箴言书作者的习惯,而并非贬低愚昧人的价值。因为《圣经》一直主张,所有人都具有相同的价值。

犹太人厌恶猪,认为将任何贵重的物件和猪放在一起都会践踏物件的价值。所以《马太福音》7章6节里面说:“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

这里,作者强调“愚昧”、“愚妄”可以让一个人变得如同那可憎的动物一样令人难以接受。

而将美貌加在这样一个愚妄人身上,不仅不能为其增添任何价值,反而让那些有洞察力的人更加感觉胃部不适。

人的外表与内在不匹配的时候,将会导致严重的审美不协调,从而使人产生恶心的感觉。

“妇女美貌而无见识,如同金环戴在猪鼻上。”


02


「猪鼻」

这节经文还有一个使用比喻的地方是只有在原文中才能理解的。这里的“见识”原文是טָעַם,很多英文版本也翻译成“discretion”,但是这个词的原意是“品味”、“口味”、“味觉”。

显然这里作者想到的是猪鼻,因为猪使用鼻子来寻找食物,是猪重要的味觉器官之一。

但是猪吃的东西都是犹太人觉得很肮脏的东西,所以一个没有见识(品味)的人就如同长了个猪鼻一样,常常被他这个失效的味觉器官引导到污秽、毫无价值的生活方式和事务上。

而当我们看到那贵重的装饰戴在这样一个毫无品味之人的鼻子上,就如同看到金环戴在猪鼻上一样,情不自禁的反胃。

短短一节经文,就叠加了几重的比喻。在这精炼的文字里,睿智和文学技巧妥帖地融合在一起。

“妇女美貌而无见识,如同金环戴在猪鼻上。”


3

「面具之下,仍是面具」

当然,仔细阅读圣经不仅让我们享受圣经的文学与智慧,更是带给我们生命的指引。这节经文对于我们现在这样一个虚荣、浮躁的时代真的是再切时不过了。

我们这个时代已经远远不止过于重视外表,我们这个躁动的时代在尝试用外表取代实质。

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在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看到病症。

不仅仅是《小时代》这样的“时代剧”当中充满了时尚外表的包装,就连曾经靠真实的故事、情感、张力打动我们的张艺谋,也蹩脚地把《雷雨》改编成了《满城尽是黄金甲》。

贯穿影片的是绚丽的除了那服装、炫目的场景,还有炫目的服装、场景、和巨星脸孔名录以外,而原作《雷雨》当中对人性、冲突、救赎的描述却已经不见丝毫不见。

“妇女美貌而无见识,如同金环戴在猪鼻上。”


“妇女美貌而无见识,如同金环戴在猪鼻上。”


当我们有时胆敢戳破这让人炫目的面膜,我们看到的是另一层面膜。

面具之下,仍是面具;虚浮之底,还是虚浮。

04

「美貌与智慧的相得益彰」

但是,这并不是说外表是不好的。不管是基于我自己的人生经历,还是基于圣经的教导,我都相信外在的美貌是美好的,是有价值的,是值得重视的。

有些基督徒把一切视觉的享受都视为“眼目的情欲”。我可以理解他们的动机,但是不能接受他们的结论。

“妇女美貌而无见识,如同金环戴在猪鼻上。”


我们的神是创造一切“美”的神,不管是在自然界里,在人的外形和容貌上,还是在我们的创造和表达中,我们的上帝是喜悦一切“美”的上帝。

即使在这节经文中,尖锐的作者也不是批判金环本身,而是批判金环所戴的位置。

外表的美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有内在的实质作为美的基础。

“妇女美貌而无见识,如同金环戴在猪鼻上。”


我们的鼻子是否如同猪鼻,已经完全失去功用,将我们引到污秽和肮脏当中?

我们是否有那真正的品味?是否有真的智慧?

金环戴在那美貌的妇人鼻上,美好的形式和装饰加在那真正的价值和智慧的人生之上,才是真正的相得益彰。

所以,每一天我们起床以后,把这一天的多少时间用在增加自己的能力、品格、和智慧?创造真正的价值?服事周围的人?这些问题应当成为我们每一天生活的重心。

“妇女美貌而无见识,如同金环戴在猪鼻上。”


在创造了真正的内在价值以后,面膜、服饰、珠宝才有了可以装饰的对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