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種方式陪孩子“見世面”,是給孩子最好的陪伴

人生的成長,不在於有多高的起點,而在於有多寬的視野。帶孩子“見世面”,才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陪伴成長方式。

這三種方式陪孩子“見世面”,是給孩子最好的陪伴

作家龍應臺在她的作品《目送》中是這樣形容父母與孩子的關係: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他漸行漸逝,你站在路的這一端,看著他漸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然後,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

為人父母的我們每天在看著孩子一天天的變化、成長,深刻體會到父母子女一場,就是不斷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而父母可以做的就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儘量多給孩子陪伴,帶他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陪伴他成長。其中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帶領孩子“見世面”。

因為見過的世面就如同吃過的食物,雖然已經消化完了,甚至遺忘了,但這些食物卻漸漸地構成了助孩子成長的一部分,伴隨並影響孩子的一生。

就如作家海明威曾說過的一句話:“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到過巴黎,那麼以後不管你去哪裡去,它都會跟著你一生一世。”

那麼,什麼是見世面?

見世面,就是去感受、接觸這個世界,包括接觸世人、接觸山水、接觸社會等。

一個人見世面的方式無非有兩種: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這三種方式陪孩子“見世面”,是給孩子最好的陪伴

陪孩子在大自然中見世面

在鋼筋叢林的城市裡,在電子產品氾濫的生活中,我們的孩子接觸自然的時間越來越少。

書本承載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動物園裡的動物也是缺少生命最本質、最自然的展現。

只有帶孩子親身走進自然的懷裡,才能領略到大自然的多彩和生命之美。

席慕蓉說,如果一個孩子在他的生活裡沒接觸過大自然,譬如沒摸過樹的皮、沒踩過幹而脆的落葉,就沒辦法教他美術。因為,他沒第一手接觸過美。

自然界有潺潺的流水,鮮豔的花朵,婉轉的鳥鳴,茂密的樹林,這些都將給孩子帶來美的樂趣和遐想,讓孩子的想象力更豐富。

春天百花盛開的時候,孩子在自然中可以觀察到各種花草的千差萬別,認識到物種的多樣性,同時,孩子也可以在分辨花的形狀、顏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提高了觀察力。

這三種方式陪孩子“見世面”,是給孩子最好的陪伴

陪孩子在旅行中見世面

● 旅行,拓展生活廣度

哈佛大學的一位校長在演講中說到“一個人生活的廣度決定一個人的優秀程度”。

而帶孩子旅行就是拓展孩子生活廣度的起點。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學校和家庭這兩個地方並不足以拓展孩子的生活廣度,所以“旅行”對於孩子的成長就很有必要了。

例如,在旅途中,孩子看到各種各樣的生活,思考別人為什麼活,自己應該怎麼去活,旅途所見與內心所遇結合起來,這樣,孩子就明亮了眼眸,充盈了精神,同時也體驗了生命。

可見,旅行的意義,除了讓孩子開闊眼界外,那些旅行中的見聞、旅行中的經歷,還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等。

● 旅行,收穫真知

有句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旅行,就是絕佳的體驗過程,它如此鮮活、充滿未知的魅力、孩子的親身體驗是任何語言和文字都無法替代的,是孩子打開混沌、認知世界的絕好契機。

這三種方式陪孩子“見世面”,是給孩子最好的陪伴

陪孩子在閱讀中見世面

認知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種,閱讀便是其中一種。

閱讀開啟了孩子思維模式和眼界,同時讓孩子增長見聞。

我們無法返回二千五百年前去聽蘇格拉底或老子講學,卻可以通過閱讀他們的書籍作品,理解他們的思想,受惠於他們的智慧;

我們不能指望自己身邊就有一個蒙臺梭利,同樣,也可以通過閱讀有關介紹蒙臺梭利思想的書籍,然後收穫和分享她關於教育的精神和信念;

我們不可能親耳聆聽曹雪芹給我們講寫作、講人生,卻可以通過閱讀他的作品,學習到高超的寫作技巧及對人生的洞察力……

要想孩子以後的人生能通過閱讀見更多的世面,建議父母們在孩子成長的早期和孩子一起體驗“親子共讀”。

我們之前的文章再忙也要親子閱讀,好處遠比你想象中多

中就介紹到親子共讀的技巧。

人生的成長,不在於有多高的起點,而在於有多寬的視野。帶孩子“見世面”,才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陪伴成長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