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糗境”再丢脸也要站在孩子一方,别要了面子,伤了孩子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家丑不可外扬”,很多时候,大人都希望顾全整个家庭或者是自己的面子和形象而不惜让孩子做出忍让和退步。其实大人有自己的面子,孩子也有自己的面子哦。

【用孩子的快乐给自己挣面子,家长装了阔气,却伤了孩子】

前几天家里老人过生日时一众亲戚都聚在了一起,一帮小孩更是玩得不亦乐乎。就在吃完饭唠完嗑准备散场的时候,一位亲戚的孩子抱着大哥家孩子的玩具不愿意放下,大眼睛可怜巴巴的让姐姐和叔叔阿姨将其送给自己。

这种“糗境”再丢脸也要站在孩子一方,别要了面子,伤了孩子

“不行,这个是我最喜欢的玩具,我是因为也喜欢你才给你玩的,你还想玩就得自己买!”侄女萌萌人小鬼大,一点不退让。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姐姐让着妹妹怎么了?”萌萌妈妈对萌萌的回答很不满意,“”不就是个玩具,拿走吧,还要别的吗?我们家里玩具有的是。”

萌萌还想说话,但是萌萌爸妈用眼神制止了她,她也只好看着自己最心爱的玩具被妹妹带走了。萌萌爸妈本以为只是一件小事,并没有多在意,结果谁知道萌萌这下可不高兴了,又是独自掉眼泪,又是不说话的,让过生日的老人心疼得不行。

“你们这么大的人了拿孩子的东西装阔气算怎么回事?真想挣面子就给人家小孩儿发个红包,让人家自己买去。”老人先是训斥了萌萌爸妈,又接着回来哄孩子。

好面子的心理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但是成年人的面子可不能建立在牺牲孩子的面子和快乐上。除了像这样常见的强迫孩子送玩具的糗境以外,还有一些坑也是家长们最爱踩的。

这种“糗境”再丢脸也要站在孩子一方,别要了面子,伤了孩子

▶▶家长和孩子的面子是一体,这些“糗境”里家长的反应很重要

✔孩子当众出丑很尴尬,家长们别急着嫌弃

小学有一次文艺演出,家长们都在台下关注着自己的孩子,既为孩子的表现感到骄傲又生怕孩子出错。朗诵时,站在最前排左边的一个女孩却突然哭了,原来她想去卫生间又不敢说,最后尿了裤子。

老师急忙把她带了下去,她的父母立刻围了上来大声的批评指责她,她哭得更厉害了。从此以后她再也不敢在课上和老师说要去卫生间了,就连课间都不愿意在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卫生间了。

当孩子当众出糗时,他们的内心远比成年人更惊慌失措,更悔恨自己的表现。家长们这时候最应该做的是接纳孩子,安抚孩子情绪,给予孩子最大的支持

,而不是站到孩子的对立面批评孩子,把孩子的尴尬和自己划清界限。

✔孩子当众犯错很可气,教训孩子不能为出气

有不少人都看见过家长当众打孩子的场面,往往是孩子哭天抢地,家长怒不可遏,尤其是在超市这样的地方更为常见。

这种“糗境”再丢脸也要站在孩子一方,别要了面子,伤了孩子

孩子犯错,尤其是当众犯错固然可气也应该被教训,但是当众教训孩子,尤其是用比较激烈的方式的家长其实很大程度上只是急于为自己的严格管教和正直正名,而非为了管教孩子。

当众教训孩子收效多少不说,这段毫无自尊的被群观体验的心理感受却极有可能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深刻的影响,甚至是伴随孩子的一生。

一般来说,成年人心理素质更强大,对自我认知已经比较固定,即便是一两次没了面子也不会对以后的人生产生太大的影响。

但是对于心思敏感,自我认知尚不明确的孩子来说,“丢面子”的“糗境”可能会对他们整个人格和性格都产生深远影响

这种“糗境”再丢脸也要站在孩子一方,别要了面子,伤了孩子

面子虽然要维护,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先把面子放在一边,和孩子一起经历窘境对于合格的家长来说也并非难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