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经典的骂人的话是什么?

妖鬼杂谈录


一、章太炎联骂康有为

民国大家章太炎才高八斗,性情狂傲,对自己看不惯的动辄开骂,当年在袁世凯府里大骂袁大头,砸了袁的家具,袁世凯也没敢拿他怎么样。

章太炎加入同盟会后,对保皇派首脑康有为视若寇仇,某日,自撰一联: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

上联源于《中庸》的“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下联出自孔子的“老而不死是为贼”。对联留下“有为”二字,隐去最后的“妖贼”二字,不带任何脏字,骂康有为“国妖,老贼”,可谓文采斐然,骂功深厚。对联传颂一时,骂得康有为灰头土脸,名声扫地。


二、黄侃套路胡适之

民国文人黄侃,才华横溢,然而天生脾气臭,一生骂人无数,堪称怼天怼地怼空气。

有一次,胡适在宴会上和人谈墨子,一谈起来就滔滔不绝,在一边的黄侃狂性发作,也不知是看胡适不爽还是看墨子不爽,骂道:当今谈论墨子的都是些混账王八蛋!

胡适修养好,没有理他。没想到黄侃得寸进尺,又骂道:便是胡适之的尊翁,也是混账王八蛋!

即使是修养好如胡适,也不能忍受黄侃大放厥词,于是反唇相讥。结果黄侃嘻嘻一笑,说:胡适之你不必生气,我是在试试你。墨子是讲兼爱的,所以墨子说他‘不党父兄’。你心中还有你父亲,那你就不配谈论墨子。

众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此处省略n个哈)。

胡适:……(卧槽黄侃玩得一手好套路啊!)


三、林白水联骂慈禧

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寿辰,清廷为办“万寿庆典”大肆搜刮,著名报人林白水愤于时事,作了一副“寿联”:

今日幸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再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

五十失琉球,六十失台海,七十又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蹙,每逢万寿必无疆!

上联骂慈禧穷奢极欲,是独夫民贼,下联骂慈禧丧权辱国,过万寿必割地,所以“无疆”。此联一出,国人纷纷传诵,拍手称快。


每日一段历史


有一次,张作霖出席名流聚会,其间遇到几个日本人故意刁难:“久闻张大帅文武双全,请赏一幅墨宝吧。”他们很清楚张作霖,出身绿林,识字有限。张作霖虽然在字画方面一点都不擅长,但是这个时候的故意刁难,大庭广众之下,怎么也不能输了我中国人的气势,于是张作霖说:“盛情难却,我张某人就献丑了。”笔墨备好,张作霖走到案旁,大笔一挥,“虎”字已成,然后行云流水般落款“张作霖手黑”,盖上私印,掷笔而起,旁边的日本人,一脸懵逼。这人为啥给题这字,手黑又是啥意思?

旁边的秘书也发现不对,“手墨”怎么变成“手黑”了,丢脸丢大了。这时候,日本人也回过神,果然出丑了,于是瞅着“张作霖手黑”几个字笑出声来。秘书赶紧走到张作霖身旁,悄悄说:“大帅写的‘手墨’的‘墨’字,下面少了个‘土’成了‘黑’了。”张作霖一看,还真写错了,但是又不能承认自己的错,当做修改,丢脸丢到家里去了。于是张作霖一瞪眼睛骂道:“妈那个巴子的!我难道不知道‘墨’字怎样写?因为这是日本人要的东西,不能有土,这叫‘寸土不让!’”


不怂历史


论骂人,好像还没人能超过章太炎。

很多人说,最会骂人的人,是诸葛亮,一句“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让他一骂封神。再加上舌战群儒的戏码,好像谁也比不上诸葛亮了。

我觉得直接用上“厚颜无耻”这样的话,差不多就算是爆粗口了,骂得不文雅,没风度!

不妨来看看章太炎是如何骂人的。

1,骂康有为。

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

完美化用了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老而不死是为贼个名句,并且把康有为的名字融入其中,让把康有为骂做了“妖孽”和“贼”,也十分贴切。

说康有为是妖孽,主要是说这个人没有一点节操,到处抱大腿。清朝没有灭亡时,他把只见过一面的光绪帝当做偶像,打着光绪的旗号到处招摇撞骗。清朝灭亡后,康有为先后跪舔过张勋、曹锟等人,就是为了混个官做,混点打赏小费。

说康有为是贼,主要是说这个人真的是明目张胆偷东西。康有为在西安游览卧龙寺,拿着名画就跑了,幸好主持动用各种关系,才追回来。事后,康有为还厚颜无耻得说“难怪孔子不去秦国!”当然,康有为还干过嫖妓不给钱的龌龊事,暂且不提。

2,骂孙中山。

远距离革命家

别看只有六个字,一下子把整个同盟会就点了。孙中山从华侨那里募捐到很多革命经费,可是他自己又不懂理财,三两下就花完了。同盟会内部,尤其是浙江人为主的复兴会,纷纷谴责孙中山,要求孙下台,要求黄兴上台。后来没有成功。

这些事,本来稀里糊涂厚着脸皮就过去了,可是章太炎不罢休,直接指责孙中山,说他是“远距离革命家”,自己在国外过得好好的,却让华侨和会党在国内送命。

于是,这六个字骂出去,整个同盟会都愤怒了,后来的多次起义,与其说是推翻清廷,不如说是想要自证清白。广州起义黄兴亲自冲锋陷阵,汪精卫还到北京刺杀摄政王载沣,更为可笑的时,镇南关起义其实根本没有和清军交火,也被列入十大起义之列。

3,骂吴稚晖。

足下既作此鬼蜮事,自问素心,应亦惭惶无地,计穷词屈。

吴稚晖也是民国骂神之一,遇上章太炎这样文绉绉的骂法,也是只能老脸一红。


历史知事


说起骂人不带脏字,还要骂的有文采,自然是读书人才干的出来的事。

以下几个故事,就是典型的骂人不带脏字,这几个故事是本人从明清笔记小说和杂记中摘录的,感觉挺有意思,拿来与大家分享。

判鼠

明嘉靖年间,朝中一御史,籍贯四川,口才俱佳,平日非常严肃。某日,一太监抓住一只老鼠(时称四川为鼠地,即蜀地)。想戏谑该御史,便找到他说:“这只老鼠咬烂了我的衣服,请御史大人判他的罪。”——太监此举,实际上是讥笑四川籍的御史为老鼠也!

谁知,那御史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此鼠若判笞杖徙流太轻,判凌迟绞斩太重,那就判它腐刑吧。”

腐刑,就是阉割的意思。太监知道御史在讥讽自己,但也佩服其思维之敏捷!

侍郎巡按

明正统年间,某日,户部侍郎焦宏与都御史王文等人在一起聚餐,大伙谈笑间,忽然一只狗走了进来,绕着桌子乱跑。下人见此状,赶忙呵斥,想把这狗赶出去。这时,只听得焦宏笑道:

“休斥它,它在这里巡按呢。”

巡按,乃是都御史的职责,这明显是调戏王文,说他是狗。谁知焦宏话一出口,王文便怼道:

“你看它是狗,实际却是狼。”

“狼”意会为“侍郎”,你笑我是狗,我说你是狼。才思之敏捷,着实令人钦佩。

兵刑侍郎谑

明景泰年间,某日,兵部、刑部的官员们一起开会。当时于谦是兵部侍郎,俞士悦是刑部侍郎。刑部某官员戏兵部官员文曜,说:

“于公是大司马,公非少司驴乎?”

大司马是对古代带兵人的称呼。这人将“大”对应“少”,“马”对应“驴”,乃戏说文曜是小毛驴也。话音未落,文曜应声怼回他:

“俞公为大司寇,公非少司贼乎?”

在古代,大司寇是管刑狱之人的别称。这里“寇”对“贼”,你说我是小毛驴,我便反唇相讥,骂你是小毛贼,妙哉!

严高相谑

明景泰年间,常熟严相国脸上麻子多,新郑高相国写文章喜欢打腹稿。某日二人相遇,高戏严曰:

“公豆在脸上。”

俚语中,讥讽江苏人是盐豆儿,严相国脸上有麻子,又是江苏人,高故戏谑他。话音未落,只听严怼曰:

“公草在腹中。”

新郑在河南,当时人称河南为驴,高相国是河南人,又喜打腹稿,乃怼他草在腹中,分明是笑他是驴,令人捧腹。

上达下达

明代景泰年间,达毅、王达同为郎中,一日签发公文,王达戏曰:“每次公文签名,你都把名字签在我的名字下面。”意在指对方推卸责任,凡事让对方出头,自己当缩头乌龟。达毅应声怼曰: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这句话出自论语,本意是“君子需向上通达仁义,小人才向下通达财利。”在这里,达毅用来自嘲自己是小人,所以把自己的名字签在下面,亦不失为一种睿智的回应。


孤舟钓江雪


中苏领导人在一次会面中,赫鲁晓夫讥笑周总理说:“我出生无产阶级家庭,你呢?"本意暗示对方是资本家后代。周总理回答:“你我都背叛了自己的阶级。”骂赫氏是叛徒,又不带脏字。


用户6001532626758


要论骂人,最牛的要数古人,他们可以不说一个脏字的把人骂的透心凉,更有甚者,可以让挨骂的人佩服不已。

骂人是一种技术,今天我分享两个历史上最经典的骂人的话。

一、上竖(尚书)是狗、遇屎(御史)吃屎

相信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朋友,都会对纪晓岚和和珅以狗对骂的场景印象深刻。

其实,历史上确有其事,但是主角不是纪晓岚,而是清朝名臣高士奇。

一天,高士奇在和吏部尚书索额图、都御史明珠徒步办事时,在赶路途中,突然有一只大狗从胡同里飞快的跑出,眨眼间便已跑远。

明珠随口问了一句:“是狼是狗?”

一旁的索额图听出了其中的话意,随即哈哈大笑,道:“是狼(侍郎)是狗,你得问江村。”

江村是高士奇的号,而他此时的官职正是侍郎。

要是他人,可能早已发火。高士奇能的康熙宠信,必然精明至极。以他的聪明,自然听出索额图二人是在一唱一和骂自己是狗。只见他想了想,这才不动声色的说道:“那是条狗。”

索额图二人以为高士奇没有听出话中玄妙,便接着打趣道:“何以见得?”

高士奇笑着说道:“狼和狗的区别有两个,一是看他的尾巴,下垂的是狼,上竖(尚书)是狗,二是看它吃什么东西,狼只吃肉,狗却是遇肉吃肉,遇屎(御史)吃屎。”

高士奇一番狼狗之辨,惹的索额图二人哈哈大笑。二人虽然挨了骂,但是心中对高士奇佩服不已。


二、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这句话出自历史上极其著名的女子,花蕊夫人。

从她的名字便能看出,貌如花蕊,此人必是倾国倾城的美女。的确是这样,苏轼曾这样评价花蕊夫人: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花蕊夫人曾是蜀王孟昶的女人。后来宋太祖赵匡胤攻打蜀国,蜀王天性胆小怕事,竟然不战而降,认宋为主。刚开始赵匡胤封蜀王为齐国公,蜀王本以为还会过着以前那般衣食无忧的日子,结果没过多久,赵匡胤便整死了蜀王。


一开始,赵匡胤爱慕花蕊夫人的美色,召见她时,戏谑的问道:“你如何看家破人亡?”

花蕊夫人面无波澜的写下了一首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十四万人竟然被几万宋军吓的不战而降,不带一个脏字,却讽刺蜀王的胆小和无能。

此诗一出,彻底征服了赵匡胤。


弹指间的历史


骂人不难,骂好很难,骂人的话都能成为畅销书,甚至是经典的就没几位了,在这里和大家介绍一下几位骂神

首先,是孔子,孔圣人这样一个老好人,也有骂人的时候,而且不骂则以,一骂惊人。

我们熟知的“是可忍,孰不可忍”就是孔夫子说的,当然了,流传最广的还是他骂上课睡觉的弟子“朽木不可雕也”。以及骂制作陶俑的,“始作俑者,其无后邪”骂人断子绝孙啊

其次是《左传》的作者左丘明,他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这句诗是先秦时期左丘明记载在《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的一句诗,骂人家,你要是死的话,估计坟头的书都老高了。今天说的坟头草老高的估计就出自于此。

第三位骂神,当属唐朝时期的大诗人骆宾王,他写的讨武檄文里有这样一句:“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和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骂的武则天觉得这个人才能太好了,连骂自己都可以原谅

第四位骂神,海瑞。明代著名清官。骂皇帝嘉靖皇帝。说“嘉者,家也。靖者,净也,嘉靖者,家家户净也”意思就是自从你嘉靖皇帝上台后,我们国家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是穷的干干净净,啥都没有了。


第五位骂神,鲁迅,经典语录“厨子做菜,有人品凭他坏,他故不应该将厨刀铁斧交给批评者,说道你是来做一碗好的看。”翻译成现在话的说就是说你行你上啊

还有这句略带俏皮的“做了人类想成仙,生在地上要上天”


第六位骂神,李敖,这就不说了,看他的一句话:“我骂人就是骂别人是万八蛋,但是我有一个本领,我能证明你是王八蛋”


羊告白说话的地方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我认为历史上最经典的骂人的话,就是那种骂人不带脏字的话。

这个故事应该是出自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说是有个侍郎(副部级官员)有一次到尚书加做客,尚书当时大宴宾客,来的人都非常的多。

突然席间冲出来了一条狗,叫的非常的凶,把在座的所有的人都吓到了。

这时,尚书就出来说:“这狗叫的这么凶,这是狼是狗呀?(侍郎是狗)”说到侍郎是狗的时候,尚书还冲着侍郎递了挑衅的眼神。

众人听了,也知道其中的意思,于是就齐声高呼:“侍郎是狗,侍郎是狗!”,随后笑声一片。

这侍郎听了,也不生气,他稍微想了一下,就说道:“这狗呀,你得看它的尾巴,这尾巴下拖的是狼,这尾巴上竖的是狗,这上竖是狗呀(尚书是狗)”。说到尚书是狗的时候,侍郎也朝着尚书递了眼神,尚书当时有些尴尬了,一时不知如果对下去。

侍郎随后又说到:“这狗呀,它就是贱,遇到肉就吃肉,遇到屎就吃屎,这就是遇肉吃肉,遇屎吃屎,这遇屎吃屎(御史吃屎)呀”这时,侍郎已经走到了在座的一位姓刘的御史身边,大声说道,说的这个刘御史万分尴尬。


老威观史


魏晋南北朝有很多骂人的经典,简直是神来之笔,我随便举几例。

刘景升儿子若豚犬尔

当年曹孟德评价同辈中人,说过两句非常经典的话,其中一句是“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是用来夸孙权的;另外一句就是“刘景升儿子若豚犬尔”,这句是用来损刘表的,意思是说刘表的儿子,简直和猪狗一样。由此可见曹操对刘表和刘表儿子的鄙视。

时无英雄,使竖子出名

魏晋名士阮籍,为人放荡不羁。有一次阮籍站在山头,观看楚汉相争时的古战场。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时无英雄,使竖子出名。很显然这句话是借古讽今,阮籍是在骂司马师和司马昭是竖子。

凡鸟为凤

魏晋名士吕安和嵇康关系要好,吕安每次想念嵇康时,不管隔着嵇康多远,都会跑过去看吕安。有一次吕安去看望嵇康,正好吕安外出了,没遇上,吕安遇到了嵇康的弟弟嵇喜,嵇喜上前迎接,吕安却不进门,只是在门上写了个“鳳”字。嵇喜以为吕安是在夸他,其实吕安是在嘲讽他,“鳳”拆开就是“凡”和“鸟”,吕安是在骂嵇喜是个废物渣渣。

使君辈存,令此人死

东晋名士孙楚为人孤傲,没把别人放在眼里,唯独很敬重王济。后来王济病逝后,很多名士都来吊丧。孙楚也过去了,他在灵堂前,对着王济的遗体说,你生前喜欢听驴叫,我就为你学几声吧。然后孙楚就在灵堂前学驴叫,在场的宾客哄堂大笑。孙楚抬头说,老天不长眼啊,让你们这些人活着,却让王济死了。

新出门户,笃而无礼

谢安的兄长谢万有一次和朋友喝酒时,他喝多了,起身就去找尿壶。当时阮思旷也在酒席上,有感于谢家突然兴起,于是说道:新兴门第,甚是无礼。

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

南朝梁武帝时,北魏将领候景叛魏投梁,为了在南朝梁站稳脚跟,候景向梁武帝提出请求,想取江南大士族王、谢两家的闺女。梁武帝嘲讽道,“王谢这样的高门,你恐怕高攀不起,不过你倒是可以和朱、张及以下的士族联姻。”这句话把候景气得够呛,后来候景发动叛乱,囚禁了梁武帝并把他活活饿死,还对以王、谢两家为代表的士族展开疯狂屠杀。


袁卫宇


古代骂人方式有的文言委婉,有的则是粗鄙白话,言语中都混杂了各种有趣词汇,类比动物的、民族歧视的、人格侮辱的等等,各有千秋。

秦汉时期,人们知识水平差距很大,而多数骂人都需要一定的知识量,所以文人开骂都是温和的,就算语言再直接也会让人感觉不疼不痒。

相信大家都知道楚汉相争时期,项羽和刘邦的鸿门宴故事,项羽刚愎自用,不听军师范增的劝告,犹豫间放走了刘邦,惹得放虎归山,后患无穷,着急的范增破口大骂:“竖子不足与谋”,意思是:我不想和你这个呆子一块儿处了。

子曰:“六老而不死,是为贼也”意思是:这么老了还不死,社会的大祸害啊!想想子曰无数,而这一句直接颠倒了我们对孔子的认识,孔孟之道的杰出代表,骂人也是更有冲击力,视觉感也是更为强烈。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有一位大才子名叫陈琳,乃是建安七子之一,曾奉袁绍之命写《讨贼缴文》直怼曹操,骂的曹阿瞒是七窍生烟,恨不得将其挫骨扬灰,假若曹操的祖宗地下有知,也便会不得安宁。

《讨贼檄文》:“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父嵩,乞匄(丐)携养,因赃假位…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

意思是骂曹操之父是妖孽,太监,而曹操入赘太监之家,本无德行等等。

直到了唐宋元时期,骂人的词汇才开始更加丰富,今天看来意境也更加取乐。

《资治通鉴》中记载,唐朝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曾怒其仙芝军,怪其捷报早传,上奏请功,直言:“啖狗肠高丽奴,啖狗屎高丽奴”,骂的高仙芝是“虽立奇功,今将忧死”,意思是吃狗屎吧,高丽奴才(棒子)。

千古一帝唐祖和宋祖也是未免脱俗。

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被敢于直言的魏征进谏的气炸连肝肺,回头大骂:“会需杀此田舍翁”,意思是:有一天会杀了你这个乡巴佬的。

宋太祖赵匡胤有一次在早朝上提及皇宫大殿需要屋顶修缮,文武大臣中有一人直言:截取一根粗大树木做房梁就好了。感觉自己聪明至极,不料太祖怒意满满,朝堂之上大骂:“截你爷头,截你娘头”,直接怼上了他的父母。

其实说到骂人最爽的就要属《水浒传》里面的鲁智深,做人敢于做自己,骂人更是不委婉,例如:


郑屠挣不起来,把那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


智深在外面大叫道:“直娘的秃驴们,不放洒家入寺时,山门外讨把火来,烧了这个鸟寺。”
俺只道那个郑大官人,却原来是杀猪的郑屠。这个腌臜泼才,投托着俺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做个肉铺户,却原来这等欺负人!


到了明清,像你这贼、你这厮、你这鸟人没有发展起来,原因在于国家颁布法律,骂人者是要受到律法严惩的,不过谁人生气不骂人,还是有不少更加粗鄙的骂人言语。

明朝大文豪王世贞就曾评论过别人诗词,言语中漏出不屑,充满讥讽,“此等语,何不以溺自照”,意思是:写的什么玩意,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什么德行。


四大名著《红楼梦》里有一段是狠狠的骂,那便是平儿大骂贾雨村:


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


说到骂人最狠、最直接、也是最解气的就要属清代《醒世姻缘传》里的话了。


“放你家那臭私窠子淫妇歪拉骨接万人的大开门驴子狗臭屁!”


简直了,一个人说话被形容的千万般的狗屁都不是,我服了。你呢?

其实古人骂人如同今人一样,也是大多充满了冒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过细细品读起来,字字诛心同时又那么的诙谐、搞笑,经典而又趣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