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哲學界的心理學家阿德勒教你“重新做人”

眾所周知,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的“原因論”,是把一個人的種種不幸的源頭,歸咎於原生家庭。

而他的對頭,同時也是心理學三大巨頭之一的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則認為,我們每個人都並非被本能、被過去所禁錮,我們完全可以重新定義過去,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我完善,獲得想要的人生和幸福。


《被討厭的勇氣》:哲學界的心理學家阿德勒教你“重新做人”

一、憤怒都是被捏造出來的

實際上,《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並是不由阿德勒所著,它的作者是日本作家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

有趣的是,正如柏拉圖之於蘇格拉底,岸見一郎也是阿德勒哲學思想的傳承與提煉者;而古賀史健,則是岸見一郎的柏拉圖。

此書用書中的“哲人”與“青年”的對話,探討了“人可以改變、世界是極其簡單、人人能獲得幸福”等問題。

青年無法認同“目的論”的觀點,他舉了個例子講:

自己在咖啡店看書時被服務員不小心弄髒了衣服,那是他剛狠下心買的新衣服, 於是勃然大怒的他忍不住向服務員大發雷霆。

《被討厭的勇氣》:哲學界的心理學家阿德勒教你“重新做人”

這種情況下,“目的論”還行得通嗎?怎麼看,憤怒都是由“衣服被弄髒”這個原因而引起的結果吧。

那憤怒是“目的”這個結論,就不成立了。

哲人不慌不忙的也舉了個例子:有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一天,母親和女兒在爭吵,電話突然響起。

母親拿起電話的那一刻還帶著一絲怒氣,可電話那頭是女兒的班主任,意識到這一點,母親的語氣馬上變得彬彬有禮了。

通話持續了5分鐘,母親一直客客氣氣的與老師交談,掛了電話後,卻勃然變色,繼續訓斥女兒。

所以憤怒,不過是一種可收可放的“手段”而已。這位母親並不是因為怒不可遏而大發雷霆,她只不過是為了用高聲震懾女兒。

《被討厭的勇氣》:哲學界的心理學家阿德勒教你“重新做人”

這種理論乍一看,簡直不可理喻。在我們平常看來,生氣不就是因為別人的過錯讓自己產生這種憤怒的情緒麼?

可在作者看來,卻不是這樣。

因為用憤怒去震懾別人,遠比講一通道理要簡單的多,因此憤怒即是一種能快速達到自己目的的手段。

試想一下,在生活中,我們是不是可以隨心所欲的向比自己弱的人發洩憤怒,卻很少對自己的上司或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發脾氣?

這就說明,憤怒是可控的,只是,相比心平氣和的講道理,憤怒可以讓我們獲得更好的體驗感

想一想,自家熊孩子上房揭瓦了,是耐心給他講道理,還是打一頓出氣心裡更爽呢?

答案不言而喻。

二、自卑感是可以自己選擇的

這句話,比前面的憤怒目的論看起來更扯淡了。

《被討厭的勇氣》:哲學界的心理學家阿德勒教你“重新做人”

但先別急,看看書裡的哲人是怎麼解釋的:

“自卑感”是一個關於自我價值判斷的詞語,因為這個詞是主觀性的,所以你可以自己選擇價值轉換。


舉例子來說,像哲人,身高只有155cm,年輕時一直苦惱,總想著,要是我再長高一點,我一定會擁有更愉快的人生。可朋友卻告訴他,這種想法太無聊了!

長高做什麼?你這個身高讓人感到輕鬆,不會讓人覺得有威懾力啊!

所以,把身高看成優點還是缺點,完全取決於你自己。


原本讓你產生自卑感的身高問題,在你把它當成優點看待時,這一自卑感,就完成了它的價值轉換——由劣性到優勢。

而更深一層,價值這個東西,是必須建立在社會意義之上的。


《被討厭的勇氣》:哲學界的心理學家阿德勒教你“重新做人”


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人,不論他是高矮胖瘦,英俊醜陋,都不會產生自卑感。

因為沒人同他比較,沒有任何的參照物。因此,自卑感只是來自於人際關係。不過,自卑感並不是什麼壞東西,有了自卑感,人就會產生“希望進步”、“追求理想狀態”的想法。

正如阿德勒所說:無論是追求優越性還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態,而是一種能夠促進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長得刺激。

這就是為什麼自卑感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的選擇。

你可以對自己的某個地方感到不滿,也可以把它當成一種與眾不同的特色。


《被討厭的勇氣》:哲學界的心理學家阿德勒教你“重新做人”

就像我們認為有礙於美觀的豁牙,法國人卻認為這是幸運的象徵,稱之為“幸運牙”。

是好是壞,端看你的心態。

三、人生的意義,由你自己選擇

對的,就如同前面兩條,這個依然是由你自己選擇。

實際上,在阿德勒看來,人就該以自我為中心。這裡的意思,並不是說讓我們只考慮自己,自私自利,不管他人的感受。

而是每個人都只屬於自己,你的身體,你的大腦,你的人生,只屬於你自己;同樣,也只有你能對自己負責。

在這樣的前提下,你就無法找藉口了。

弗洛伊德的“原生家庭論”之所以人盡皆知,是因為用這樣的理論,人人都可以甩鍋:我婚姻失敗,都是因為父母沒有給我樹立一個好榜樣;我找不到好工作,都是因為父母窮,沒錢讓我進958……

可阿德勒的“目的論”就不同了,他說,你過去所經歷的一切,只是經歷,若你沒有賦予它意義,那它就毫無意義。

《被討厭的勇氣》:哲學界的心理學家阿德勒教你“重新做人”

同樣,人生,也並不存在普遍性的意義。

我們可以坐在優雅舒適的咖啡店裡和朋友探討宇宙,談論人生哲學,卻不可能在那些被捲入戰禍而無辜喪命的孩子們面前談什麼“人生意義”。

也就是說,人生並不存在可以作為常識來講得意義。

況且,你若對過去發生的遭遇耿耿於懷,不斷回顧及追問“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這又有多大意義呢?

所以阿德勒在說了“並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義”之後,還說,“人生的意義是自己賦予的。”

阿德勒本人,也是如此。

他小的時候,個子小、駝背,學習成績也不好,矮窮矬佔了兩樣,還經常被長輩拿來和高富帥的哥哥相比。

再加上他三歲時弟弟去世,自己兩次被車撞,五歲時得了肺炎差點掛掉,這樣的童年,實在是命運多舛。

好在,他最終找到了獨特的人生意義,並且成為了一名心理學的大家。可以說他本人就是戰勝自卑、超越自我的人生典範。

發生什麼不重要,我們怎麼看待這些已經發生的事情才重要。

出生於1870年的阿德勒,在時空的維度上,距離我們很遙遠,可他超前的思想卻能穿過時空,給予我們思想上的指導,如清泉洗滌我們蒙塵的心靈;如明燈指引我們通往人生的幸福終點。

《被討厭的勇氣》:哲學界的心理學家阿德勒教你“重新做人”

人生的道路上,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而阿德勒的思想,正給了我們承擔自己的自由與責任的無限勇氣。



作者簡介: 我是如是,以字讀心,以文讀人。關注 ,你會獲得一份獨到的情感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