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去打工,经常听人说“别太拼,要不等于坑自己”,有道理吗?

提到打工这事儿,农民心里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包工头要求太苛刻”“工地上的伙食太烂了”“工作时间太长了”“最后要钱的时候不爽快”等,估计要让农民工来个吐槽大会的话,没有几天吐槽不完。不过同样的问题,如果要问包工头或者是车间主任,现在的农民工干活儿怎么样的话,他们会有截然不同的说法,“农民工干活不踏实”“有些是混日子,出工不出力”“活儿没干好,要钱的时候倒积极”之类的说法就会涌出来,而且有意思的是无论到何时,这两种说法大都会截然相反。

农民去打工,经常听人说“别太拼,要不等于坑自己”,有道理吗?

无论谁说的是实话,但有一点一定是对的,那便是所有的农民最初离开村子,出去打工的时候都想着要好好在工地上或者厂里干,农民一开始都坚信只要认真干活了,总会得到该有的回报,有时候可能还有超额的回报,得到工头的赏识,能够多拿点工钱,但这么多年下来,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概率几乎为零,于是有些农民打工的时候,确实开始放水,浑水摸鱼的情况也有。

农民去打工,经常听人说“别太拼,要不等于坑自己”,有道理吗?

要是工地上有个农民工干活特别努力,特别拼的话,可能还有农民会在他面前嘀咕一句话叫“别太拼,要不等于坑自己”。要不是经常在工地上混的话,有些农民工估计还听不太懂,按理说干活多了,挣得就多,可为什么那些农民工当中的老油条会说太拼了等于是坑自己呢?

第一、活儿可以多干,但工钱不会多给

刚出去打工的农民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感觉在工地上打工跟以前在农村的时候种地是一个道理,但其实二者差距很大。种地的时候,家里就那么几亩地,就那么多农活儿,是有限的,农民若是头天多干点,那第二天就可以睡个懒觉,少干点,活儿也能做完。在工地上可不是这样,工地上的活儿虽然不能说是无限的,但绝对不像是种地那般简单,今天多干点,明天就能休息下了。

农民去打工,经常听人说“别太拼,要不等于坑自己”,有道理吗?

除了这点不一样外,收获也不一样,种地的时候,农民如果勤快,躲在种地上花点时间的话,粮食就能多产点,可打工不一样,在工地上不成文的规则是农民可以多干活,但是很少有包工头会站出来说因为农民干活比较多,而且认真,所以多给点工钱的事情。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农民工当中才有了“别太拼,要不等于坑了自己”的说法。

农民去打工,经常听人说“别太拼,要不等于坑自己”,有道理吗?

第二、再拼命,也很难有“贵人”提拔

工地上干活儿的都知道,工地上没什么所谓的提拔不提拔,只有农民工和包工头之分,如果农民工想要自己干包工头的话,前期需要有人带着干才行,如果没有有经验的包工头手把手带着干,基本上是接一个工程就要赔一个工程。对于工地上的普通农民工来说,无论怎么拼命,都不会有包工头主动站出来手把手带着他们成为下个包工头的,所以部分农民感觉没什么希望,就只尽职责,不多干一点活儿。

农民去打工,经常听人说“别太拼,要不等于坑自己”,有道理吗?

第三、农民工干的越多,包工头越挣钱

对于为什么“农民工干的越多,包工头挣得越多”这句话,懂行的人都理解,因为农民工的工资是按照天来结算的,单天如果干活儿多了的话,那工程的进度就会提前,这意味着包工头可以少给农民工结算几天的工资。和农民工的工资结算不同的是包工头的工程师按照个数来算的,一个工程只要结束了,不管是时间早晚,验收通过后包工头都能去找对应的单位拿钱。这一点让很多农民工心里不是很舒坦,所以才会传“别太拼,要不坑的是自己”的说法。

农民去打工,经常听人说“别太拼,要不等于坑自己”,有道理吗?

说了这么多,虽然农民工确实很苦,但这句话其实也很片面,也不对,老话说“在其位,谋其职”,既然出去打工了,挣着工资,还是要好好工作的,尤其是农民工,起点本来就低,在不脚踏实地好好奋斗的话,只能是越来越没市场,想要混出点名堂难度也会很高,你觉得呢?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分享,评论,让更多的农民都能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