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历史中,几乎没出现一个昏君,为何还是走向灭亡?

爱笑的洁宝


那昏君的标准是什么?能把这样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霍霍成那样,不是昏君是什么?


王中文207


清朝没有昏君?谁给清朝的自信?我感觉各个都是昏君!顺治不爱江山爱美人,不昏?康熙基本上就是屠夫,康熙朝除了武功,有啥文治?臣都是献媚之徒,哪个是忠勇之士,雍正文治还算可以,但是,一言堂,刚愎自用,乾隆文字狱,一句清风不识字,就落地多少人头,一个和珅就搞得多少人倾家荡产?更是好大喜功,自称什么十全老人,开什么玩笑,这之后的皇帝就不用说了吧!属于各个昏庸,满清的国运都算长了,不是引进了占城稻,估计雍正朝就得亡国。粮食的够吃导致矛盾的平缓,高压的政治导致百姓愚笨,笨拙的统治导致百姓僵化,空有三百年国运,对中华民族又有什么建树?夏商周三代定民族文化,秦汉造就中华主体思想,隋唐开科举,解决贵族统治,造就文化大成,宋朝在不济,也是古代中国经济文化的顶峰,并且开启民主先锋,元明清三代最无能,蒙元不到一百年,也动乱了一百年,吃大宋的底子过,明朝拨乱反正了一下,起码大明朝堂上还有不怕死的大臣,民间还有敢议论朝政的学子,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大清有什么?丧权辱国?割地赔款?让八国联军吓得屁滚尿流跑西安?


霶霈


清王朝没有一位昏君吗?其实这要看你把什么样的皇帝看成昏君。如果是古代那种成天淫乱后宫,不问朝政的皇帝,那么清王朝的确是没有。

既然没有昏君,为什么清王朝只维系了276年的时间就灭亡了呢?其实和很多王朝灭亡的原因一样,都是因为内忧外患所致,只不过清王朝所面对的内忧外患更加尖锐。

一、清王朝有少数几位可以称得上是昏君的皇帝。

  • 可能出家的顺治皇帝。

昏君的称号,如果用在顺治身上,肯定很多人不服气。因为顺治是清朝第一位入关的皇帝,可以说是大一统清朝的开国皇帝,他怎么可能昏庸呢?

这要看他是不是真的出家了,因为顺治皇帝年仅24岁就死了,至于死因其实历史上有很多种含糊其辞的说法的。

朕於斯言,大相违背。以致臣工缄默,不肯进言,是朕之罪一也。朕既知有过,每自刻责生悔。乃徒尚虚文,未能省改,过端日积,愆戾愈多,是朕之罪一也。太祖、太宗创垂基业,所关至重。元良储嗣,不可久虚。朕子玄烨,佟氏妃所生,岐嶷颖慧,克承宗祧,兹立为皇太子。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即皇帝位。特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臣。---《清史稿》

而且最让人不能理解的,那就是顺治皇帝极有可能出家了。

他的爱妃董鄂妃去世,顺治皇帝又不喜欢孝庄太后给他安排的两位皇后,所以郁郁寡欢之下,选择出家。

顺治出家以后,把皇位留给了自己年仅8岁的儿子康熙。我觉得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

如果没有孝庄的帮助,很显然康熙皇帝早就被鳌拜这些人给搞死了,8岁的孩子还不是很好对付吗?所以说如果顺治出家了,那么他就是昏君一个。

  • 沉迷于鸦片的咸丰皇帝。

道光皇帝晚年将皇位传给了咸丰皇帝,咸丰期初也想要做个好皇帝,所以打算励精图治。可是现实非常残酷,他根本就不具备相应的能力。

  1. 咸丰上台以后,恰好就遇上了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运动,半壁江山都被人家给拿走了。虽然有曾国藩这些人帮助,可是也花了13年才给平定了,咸丰帝自己都没看到。
  2. 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杀进了圆明园,将园子里的所有宝贝都给抢走了,甚至一把火烧了这个园子,而咸丰帝只顾着逃命。
  3. 此后咸丰帝迷恋上了鸦片和女色,再也不问朝政。他似乎觉得只有在这两样东西里面,自己才能找到幸福感。

所以咸丰皇帝年仅31岁就去世了,极有可能是因为过度吸食鸦片,以及在后宫过度操劳所致。

  • 得花柳病而死的同治皇帝。

同治皇帝就比较有意思了,在位13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他老妈慈禧太后掌权。所以同治皇帝昏庸与否,都跟清王朝没什么太大关系。

不过正是因为如此,同治皇帝才会毫无压力地吃喝玩乐。他可不用管什么朝中大事,只需要管好自己就行了。结果因为逛妓院,导致自己得了花柳病去世,年仅19岁。

二、权臣袁世凯,成为灭亡清王朝的重要人物。

清朝至少有顺治、咸丰、同治这三位昏庸的君主,所以不能说清朝都是好皇帝。但是清朝的好皇帝率是挺高的了,所以皇帝昏庸不是清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各督抚当设法解散。获犯拟罪,分别叛逆、盗匪科论,被胁及家属不知情者勿株连。命张廕棠为全权大臣,与英人议藏约。敬信卒。己酉,定限年编练陆军三十六镇。丙辰,命张之洞、袁世凯并为军机大臣,以袁世凯为外务部尚书。丁巳,命杨士骧署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清史稿》

那么是什么原因直接导致了清王朝的灭亡呢?我认为是权臣袁世凯。和很多王朝灭亡类似的是,权臣执政,极有可能导致王朝的覆灭。

  1. 袁世凯在慈禧和李鸿章的支持下,逐渐有了相当雄厚的军事实力。早在朝鲜小站练兵的时候,袁世凯就成为了清王朝未来的希望。
  2. 因为他手底下的新兵,带有最先进的军事装备,也有最先进的训练方法。所以慈禧和李鸿章都很看好袁世凯。
  3. 可是时间长了以后,袁世凯自然是逐渐嚣张跋扈了起来,因为他手下的北洋六镇成为了清政府后期,唯一的希望。
  4. 在袁世凯的带领下,这支军队,可以说只听从袁世凯的调遣。这就比较尴尬了,因为清政府都必须要拍袁世凯的马屁,才能够得到袁世凯的相助。

由此可见,这个时候的袁世凯,已经成为了清政府权倾一时的权臣。他也是清政府的掘墓人,在他的手里,溥仪宣布退位,清王朝宣布灭亡。

他跟其他权臣不同的是,他没有直接做皇帝,而是支持了共和。如果直接做皇帝,那袁世凯就类似于杨坚、赵匡胤这一类的人物了。

三、孙中山等一系列反清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百姓逐渐清醒。

中国的老百姓,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以后,思想上早就已经僵化了。真正有觉悟,有思想的人,毕竟属于少数。

予游学毕业生章宗元等进士、举人出身有差。戊申,湖北按察使梁鼎芬言挽回时局,莫亟于禁贿赂,绝请讬,劾奕劻、袁世凯等夤缘比附,贪私误国。廷旨以有意沽名,斥之。是月,免云南旱伤等州县税粮。赈怀宁等县水灾。---《清史稿》

清王朝到了末期,正是解放思想的最好时候。不少学生从海外学习了先进的思想,他们将新思想带入国内,使得当时的老百姓们逐渐解放了思想。

  1. 在解放思想以后,清政府再想要用统治愚民的那一套来统治老百姓,可就不那么容易了。于是乎陆续出现了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等一系列渴望革命的先进分子。
  2. 他们在积极宣传新思想的同时,还组建了当时比较先进的组织中国同盟会。正是这一组织,成为了日后推翻清王朝的中坚力量。
  3. 新思想是势不可挡的,任何阻挡新思想的行为,那都是在跟全人类作对
    。愚民并不可能一直都是愚民,只要有人唤醒他们,那他们依旧可以创造奇迹。

正是在孙中山等一帮先进分子的带领下,清王朝统治下的愚民一个个都开始觉醒。清政府还想要用老一套的方式来统治这些人,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了。

总结:清政府亡于思想的落后,绝不是一两个明君就能解决的。

世界潮流是不断往前涌动,所有人的思想都在前进,唯独清政府的思想依旧落后。日本明治维新以后,都搞起了君主立宪制,可是清政府依旧希望自己能够大包大揽。

这可能吗?当然是不可能的。光绪皇帝难道不够英明吗?当然他的能力不够,因为有慈禧压着,他一直得不到施展,可是他懂得国家的弊端,他希望通过改革使得清朝变得更好。

但是他做不到这一点,因为整个清政府的思想,都是极端落后的。即使光绪皇帝接受君主立宪的想法,可是慈禧太后不接受。

真正的掌权者反对先进的思想,那一切就只能玩完。很显然,清政府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他们拒绝新思维新思想,最终被时代所抛弃。


江湖小晓生


努力方向错了,再勤奋也是南辕北辙

清朝皇帝的勤政,是有目共睹的。最著名的勤政皇帝,当属创建康乾盛世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最有名的当属雍正皇帝,他身为皇帝,“以勤先天下”,每天不到四点就起床,批阅奏折开始工作。做到了“不巡幸,不游猎,日理政事,终年不息。”,可以说当皇帝当到他这样,是一点乐趣也没有了。除了工作,几乎没有任何爱好。论勤之方面,作家二月河评论雍正是历史之最,“康熙、唐太宗,还有秦始皇这些勤政君主,没一个比得上他的”。康熙皇帝

康熙、雍正给后代子孙开了个勤政的好头,后代的皇帝也确实勤政,没有几个昏君。但清朝最后还是灭亡了。清朝为什么会灭亡,有多种原因。清朝的皇帝很勤政,基本上没有太昏庸的君主不假,但勤政与振兴国家并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不勤政吗?既勤政又节俭,但他亡了国。清朝的皇帝勤政,只是在封建专制的框架内,并没有突破封建社会的窠臼,亦没有改革开放的思维,这才是最要命的弊端


小陈小陈心想事成5


提问者是傻逼吗?满清都哪一个皇帝不是昏君?

爱新觉罗玄烨打了胜仗还签署不平等条约【雅克石条约】,这孙子不是昏君也得有人信啊!

雍正算是正常点,也他妈的签署不平等条约

爱新觉罗弘历那孙子更是昏君,与越南划界线,本来已经划好了,弘历居然他妈的往自己地盘上划三十里!

还有,这孙子把中国东北考证成高丽棒子地盘,这也是中国和高丽棒子扯皮扯不清的证据!(有部满清小说【姑妄言】作者直接说自己是三韩曹去晶(高丽棒子),但是这孙子偏偏是东北土著土包子,根本没出国过)。

爱新觉罗绵宁这孙子更是昏君,一个鸡蛋值多少钱都不知道,喜欢穿补丁衣服,但是一块补丁四两银子,有这钱都够买新衣服穿了,大伙都知道这孙子节俭,却不知道这孙子满清陵寝奢侈糜烂,没有之一,比慈禧陵寝还要奢侈!

外国侵略者来了作为统治者不是积极备战,动员四方诸侯勤王救驾,也不是积极组织皇后嫔妃大臣逃跑,而是跑到避暑山庄抽大烟,啥事不干啥事不管!啥鸡巴玩意!

至于花柳病皇帝,雷劈皇帝,踢死儿子皇帝,各种奇葩应有尽有。

最最不能让人接受的就是光绪那孙子,中环上下五千年历史,只有别人给钦差大臣磕头请安,没有钦差大臣给别人磕头请安的道理,光绪这个杂种成功了,这孙子他不但做到了,外国侵略者打进北京城,奸淫掳掠大臣宗室亲属,同治这孙子敲锣打鼓派钦差大臣送牌匾送金银财宝!

还有光绪这个忘恩负义的狗杂种,外国侵略者打进北京城,北京城八旗子弟没了铁杆庄稼都得饿死,【老残游记】作者刘锷花钱买下外国侵略者侵占的太仓,开仓赈灾,光绪回京后立马要杀刘锷,后来改流放新疆

另:北京城导游犹如畜生一般,百般嘲笑洪宪皇帝不是真龙天子,因为他坐的龙椅位置朝后,不是藻井正下方,还说如果不是真龙天子坐龙椅,藻井上的机关会砸死他。这龙椅外国侵略者不但轮流坐过,还拍照留念!


咆哮万里扑龙门


应该这么说,入关以后大清朝的皇帝们除了康熙和雍正还算不错,其他的都很一般。

在我看来,对于坐在皇帝的龙椅上,干着全世界最特殊的工作——皇帝来说,评价他们工作好坏的标准是和常人不同的,作为一国之主,一个平庸的皇帝就等于昏君。而不幸的是大清朝,有一大把这样的皇帝。

虽然这样说的话,乾隆爷,爱新觉罗•牛皮癣•弘历先生肯定会不服,他会为自己辩解说,朕是十全老人,有十全武功!

那我们就来说说他的十全武功,所谓的十全武功,只有两次平定准噶尔以及一次平定回部,算是名副其实的打胜仗,加强了中央政府对于新疆的控制。

而剩下来的七战,含金量很低,甚至还有败仗。

比如说第二次平大小金川,在这个地,不过千里人口不满三万的地方,大清政府花了当年平定天山南北路两倍的钱,调动了足足五万大军,好不容易才平定。

打缅甸这一战,就是还珠格格中尔康失踪的那一战,这基本上就是场败仗。缅甸军队的火器非常犀利,比清军的要先进的多,再加上清军对于缅甸气候的不适应

,非战斗简员很多,清军打得很费力,很煎熬。

甚至连清军的统帅都已经阵亡了,而不是后来暹罗复国,缅甸可不是德国,他们害怕两面作战,不得不做点表面功夫,向清朝表示求和。乾隆皇帝这才见好就收,否则打不过缅甸,真不知道他的老脸该放在哪里?

搞笑的是清朝和廓尔喀的战争,第一次清朝根本就没有打赢,清朝的监军私下答应给他们一万五千两赠款,廓尔喀才撤的军,这也算十全武功?

所以说乾隆皇帝所谓的十全武功水分大大的有!而且乾隆时期,这位皇帝挥霍无度,把他的爸比雍正积攒的家底挥霍一空,民间的土地兼并日趋严重,人民负担日益加,整个清朝在乾隆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大衰退。

不仅如此,乾隆盲目自大,要知道乾隆爷其实和华盛顿是同时代的人,人家欧洲工业革命已经起步,而我国还在做着天朝大国的美梦。

其实历史并不是没有给过清朝机会,在缅甸战争中,乾隆的小舅子,傅恒见识了西洋火器的厉害之后,就郑重的向乾隆提出,必须要加强火器的制造与研究。如果此时,乾隆如果能够采纳傅恒的建议,以中国人的智慧,相信在军工方面会很快迎头赶上。

可是乾隆皇帝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使得中国失去了一次和世界缩小差距的机会。乾隆皇帝可以说是清朝入关以后的几位皇帝中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了,他尚且如此,他后面的皇帝,那就更不谈了。

晚清时期,清朝面临的是千古未有之大变局。可是当时清朝的掌门人是慈禧太后,这个女人算不得昏君,因为她连君都不是,但是就是她带着中国一步一步的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由于他的存在,晚清时期的皇帝是昏君还是明君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们不是真正的清朝当家人,他们说的话压根不做数。从同治开始的最后几个皇帝,全部都是昏君,连掌握皇权都做不到,那不是昏君是什么?

其实清朝和中国的历朝历代都差不多,开国时期君主的能力不错,但是承平日久,就会接连出现一些昏聩之君。

有的运气好一点,会出现一个中兴之主,然后再一点点的走向灭亡。只不过最后阶段的大清朝做的特别的不好,丧权辱国的协议,一个接着一个签,换成任意一个,其他的大一统王朝,都不会比他做的更差。


历史评说


在中国历史上,明君、昏君等分类,是按照儒家体系定义的。

勤政爱民、从谏如流、节俭、爱惜民力、控制奢欲,等等,做到这些就能算明君了;如果再加上开疆拓土、振兴文化事业等,那就可以称得上一代圣主了。

昏君的标准是什么呢?把上面明君圣主的标准反过来就是了,懒政、不上朝、不辨忠奸、穷奢极欲、荒淫无度、不管百姓死活,等等。

这么一看,清朝是没有出现昏君。

但是,鸦片战争之后,看待皇帝好坏的标准变了

我们不要忘了,明君昏君只是以中国古代的标准看的。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清朝面临近代西方列强的冲击,中国已经一步步嵌入了世界体系,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了。

所以,从1840之后,我们看待清朝皇帝是否合格甚至优秀,就要改用近现代的标准来看了。

近现代世界与古代世界的不同,其最底层的差别是工业化。

工业文明的小国英国,能轻松打败农业文明的大国清朝。工业化呈现出的强大力量,对农业社会形成了代差,英国对清朝是降维打击。

因此,评价1840年之后的清朝皇帝,我们主要应该看皇帝能否都正确认识和对待工业化。

历史的现实告诉我们,清朝皇帝在此后做得很差。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中间近20年的时间,清朝没有认清东西方差距的根本原因,不知道自己败在何处;也没有采取任何实施工业发展的措施。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一样,清朝惨败、西方完胜。

近20年的时间被白白浪费了,没做任何顺应工业时代的改变。

即使后来进行的洋务运动,也是在地方督抚各自主张下开展的,清朝没有从国家整体层面进行规划实施、没有做开启民智的启蒙运动,导致各地重复浪费、低效,以至于后来国家有事时各自为政互不相帮。

比如,1884年中法战争,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竟然拒绝前去救援遭受法国人攻击的福建水师。结果导致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南洋水师竟然宣布对这次战争保持“中立”。结果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大清战败,被迫割地并巨额赔款。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清廷中央没有从整体规划、没有做开启民智的工作,整个官僚和国民没有形成国家民族意识。当时人们依然认为南洋水师是沈葆桢的、北洋水师是李鸿章的,而没有人认为他们都是国家的。

因此我们有了初步结论:

  • 在1840年之前的清朝皇帝,按中国儒家标准看,他们的确没有昏君;

  • 在1840年之后的清朝皇帝,应该按是否适应近现代世界的标准看,这样一看,没有一个称得上明君,甚至没有一个不是昏君。

清朝为什么走向灭亡呢?

从上面的论述可知,清朝没有做好从古代社会向近现代社会转变的工作,这最终让清朝遇到了双重危机。

第一重危机是:农业时代的人口过剩带来的问题,即马尔萨斯陷阱;这导致清朝在重复中国古代王朝改朝换代前的经历。

1851年爆发了两场大规模农民起义:南方的太平天国起义、北方的捻军起义。这个底层原因就是人口过剩,人民活不下去了。此时清朝人均耕地从最高峰的7.5亩降低到了1.6亩,太少了!

这两场大起义带来的影响是:地方汉族力量崛起,清朝开始逐渐丧失了对各个省的控制。

历史上亡国的朝代都是这样开始的:朝廷对全国的控制力下降,逐渐丧失各个地方的控制权,直到最后只剩下京城的地步。

第二重危机是:清朝面对外来近现代社会的物质和精神力量,中国社会逐渐开始民族觉醒、民智开启,因此专制的王朝失去存在根基。

西方列强带来的工业、民主、自由、人权、共和、工商业制度、契约关系,等等,这些综合力量开启了民智,人民逐渐认识到专制王朝的不合理性,人民意识到自己的自由和人权都被王朝拿走了,因此起而反对清朝,清王朝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其实此时清朝还有一个隐含的危机,那就是民族解放危机。占人口多数的汉民族逐渐获得了力量,因此起来反抗居于统治地位的少数满人。在辛亥革命前,这个口号短暂出现过;不过很快发现有问题,就改为中华民族的概念,满汉蒙回藏都是中华民族一分子。

因此,在内外多重力量的推动下,清朝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不过结局还好,清王朝皇室获得了相对较好的对待。

结束语

人口过剩危机引发了农民起义战争,清朝权力转移到地方汉人手里;西方列强带来了民智开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在这两方面力量的推动下,清王朝走向灭亡。

其实清王朝是有机会成为英国或者日本那样的君主立宪政体的。

如果清朝在第一次鸦片战后就能认清问题,开始工业化和启蒙运动,那么清朝将很快走上工业化之路。那样的话,人口过剩危机很可能不会爆发,清朝很可能迅速崛起。但是清朝皇帝对问题的认识不深,始终用传统专制的观点看问题;后来在压力之下进行预备立宪,但依然存在侥幸心理,试图糊弄国人,终于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在三千年未有的剧变面前,既是危险,也是机会,清朝不能顺应变革应对问题,灭亡也就顺理成章了。

(完)

凌烟阁论史欢迎你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有不同看法也欢迎你留言交流。谢谢!


凌烟阁论史


历史的发生,为历史发声!


清朝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十三副铠甲起兵,到宣统帝溥仪逊位,历时296年,历经十二位皇帝。虽然没有出现骄奢淫逸、忠奸不辨的昏君,但乾隆之后的皇帝都显平庸,一个不如一个。

清朝灭亡,内外原因皆有。



内部原因-封建社会的矛盾加剧

满清毕竟是少数民族政权,从东北一隅兴起到统治全国,在统治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汉人的文化与管理,比起蒙古人的自大还是有些进步。“康乾盛世”造就了满清统治的一个高潮,但随后就逐渐没落。

统治腐朽、阶级矛盾加剧是封建王朝没落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统治阶层来分析,努尔哈赤十三副铠甲起兵,先征服各部落;皇太极不断巩固东北大营扩大版图;顺治在摄政王努尔哈赤的辅助下进军全国;康熙北扩南平,功勋卓著……到了后期的光绪时期,慈禧穷奢极欲,不断满足个人欲望而对社会底层不闻不问,过六十大寿竟然花费数百万两白银,这些钱拿去买军舰多好!



从统治者下层来看,八旗铁骑入关后横扫中华大地,所向披靡;到了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时,八旗子弟平日里将精力耗费在鸦片、女人、吃喝玩乐上,结果溃不成军,慈禧只好让曾国藩、李鸿章等汉人组织练兵出战。

从老百姓来看,晚清末年朝廷腐败,一和洋人交战必败,割地赔款不亦乐乎,赔的钱最后还是摊派到了老百姓头上。再逢旱涝灾害,老百姓更是没了活头。

外部因素-列强觊觎加剧灭亡

进入19世纪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西方列强实力陡增,唯独古老的中华大地沉睡不醒,曾经世界的执牛耳者,竟沦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提及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帝,让人不由心生焦虑,不是被人打,就是准备割地赔款。原本就统治腐化,面对外患更是雪上加霜。

统治阶层不思进取

世界巨变,也震不醒装睡的清朝统治阶层,内忧外患如此之尖锐,晚清统治者也没想着下决心要变革。

美国军舰开到日本,震惊了日本天皇,全国上下一心力求变革,才有了“明治维新”。而我们呢,割地也好赔款也罢,只要不撼动清朝统治阶层的权利,怎么着都行。

清朝倒是兴起了洋务运动,但也只是士族阶层的一厢情愿,甲午战败,慈禧又开始打压主张变革的人。从根本上来讲,统治阶层还是没有主张求变。



结语

晚清的统治正好处在世界变革的当口,统治阶层的腐化,社会阶层矛盾的加剧,也没能触动统治者痛而思变,还是一味地捍卫自己的统治。


历史的发生


任何封建主义王朝,都必然会走向灭亡,无论是明君辈出,还是昏君辈出。无论有没有明君,无论有没有昏君,封建主义王朝的最终归宿一定是灭亡,无非是时间不一样。

清朝的确没多少昏君,但乾隆之后,清朝由盛转衰,明显是在走下坡路。而且此后清朝的皇帝都非常平庸。面对“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朝皇帝和统治者束手无策,拿不出解决方案来自救。

清朝统治者遇到的问题,是中国历代王朝所没有遇到过的。汉、晋、唐、宋、明这些封建王朝,遇到的敌人要么是农民起义,要么是北方胡人,这在历史上是非常平常的事情,朝廷处理起来有经验可循。汉、晋、唐、宋、明没有遇到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这样的对手,而清朝遇到了。面对新型对手,面对新问题,清朝统治者蒙逼了,不是农民起义,也不是北方胡人,而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新敌人。

清朝对新型对手,缺乏足够的了解,也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没有思考新的解决办法,依旧在用老祖宗传下来的那套办法,来面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怎能不灭亡?

这就是清朝倒霉的地方,清朝皇帝遇到了历代王朝都没有遇到的难题,那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这个难题,清朝皇帝无法从老祖宗那里得到解决办法,但他又给不出新的解决办法。所以清朝的灭亡是必然的。

如果跳出问题本身,去探讨中国封建王朝灭亡的原因,可以发现。所有封建王朝的灭亡,其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的制度,而不在于是明君昏君。

你看,汉、晋、唐、宋、明,没有遇到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照样灭亡。尽管清朝的灭亡的原因,和其他王朝不一样。但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封建王朝。封建王朝始终无法克服自身的一大推弊病,不管是农民起义、还是北方胡人,亦或者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都能加重封建王朝自身的弊病,从而导致封建王朝灭亡。


袁卫宇


清朝虽无昏君,仍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是:问题出在了最后四位皇帝当政时期,而罪魁祸首是慈禧太后。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如下:


慈禧太后从咸丰十一年(1861年)垂帘听政,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死去,实际总揽清朝政权达48年之久。而从清兵入关算起,清朝立国268年,慈禧太后当政时间占了清朝政权的近五分之一时间。

而且慈禧先后扶持六岁的同治、四岁的光绪、三岁的宣统继位,几个幼儿面对西方列强,怎能不输? 这是家天下、君主制的必然结果,最终导致在残酷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优胜劣汰,落后挨打,败下阵来,清祚覆亡。


尤其在慈禧太后当权的半个世纪里,晚清政府对外签约、割地、赔款、屈辱,对内 压迫、搜刮、专制、屠杀,中国陷人五千年文明史上最黑暗的深渊。

具体说来,慈禧有“八个不该”。 慈禧“八个不该”是:(1)不该对议政王奕诉用之招来,不用弃去;(2)不该对同治帝过于放纵,恋权不交;(3)不该选择4岁载湉继 位,重血缘而轻社稷;(4) 不该一再推迟光绪帝大婚,恋权而不还政;(5)不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影响近代化进程; (6)不该用义和拳反洋人,酿成八国联军人侵大祸;(7) 不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 之欢心”;(8)不该懿旨3岁的幼帝溥仪为皇帝,而无视世界民主的潮流。


慈禧在后期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派员出洋考察,宣示筹备立宪等。但是,改革良机已经错过,此时的清朝政府威严已经丧失殆尽。慈禧西逃回銮四年后同盟会成立,又过三年“两宫宾天”,再过二年武昌起义,清朝覆亡,民国建立,帝制结束,中华新生。

总之,正是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清廷保守顽固腐朽势力,屡立幼主,把持朝政,拒绝政体改革,加速了清朝覆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